第13章 兩浙路
- 汴京以南
- 水墨蘆薈
- 2058字
- 2019-09-07 23:27:49
路過杭州,隊伍不能停歇,只能遠遠的從城邊繞過。
王益柔兄弟二人還有柳永,騎著馬在一處小丘上停歇。
現在還沒有日后南宋臨安城的繁華,也還沒有設立市舶司。但杭州依舊是兩浙路最大的城市,而且海貿大城的潛力已經顯露。
“你看那邊就是杭州港,從廣州和南洋轉運來的貨物多半在此下船,換成內河船北上或者前往洞庭湖。”
柳永指著遠方的無數桅桿與帆影給二人介紹著。
“我十年前來杭州,這里可沒這么忙碌。”王益恭讓馬往前走了幾步。
“確實,現在有這副光景,還和令尊有關。”
“嗯?讓我想想。”
王益柔卻立刻反應了過來:“大河決口,這些船都是為了轉運糧草吧。”
柳永微笑著點點頭“你你看那些樣子差不多的船,都是沿路水軍的戰船。七月澶州河決的時候,王相就讓南洋轉運使開始征集糧草了。”
“南洋轉運使?”王益柔這時卻有些疑惑了,按理說轉運使一職,一般都是一路才設。怎么會有一個南洋轉運使?
“有些年頭了,雖然是轉運使,也不過配著六品的散階,設立之初一般都賜給南洋土邦,后來才在占婆設了官衙。”
柳永看向王益恭,聲音有些低沉:“具體的達夫兄可能比我清楚些。”
王益恭卻沒有立刻答話,卻是低頭好似陷入了回憶,過了一會兒才開口說道:“當時,是有一艘朝廷派去宣旨的船在返航的時候遭遇了海盜,幸虧被廣州的商人救下。朝廷覺得南洋目無上朝,這才找了一個港口設立了南洋轉運使司。”
王益恭眼睛有些發紅,自嘲的笑笑:“當然名義上還是為國朝采買所需物資的,所以才置的轉運使,而不是安撫使。”
“倒是柳景莊你,”王益恭看著柳永:“你現在可不像之前那個寫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柳三變了。”
“年少無知,都二十年前的事了,柳三變已經去了。景祐二年,聽聞官家開恩科的時候我便叫做柳永了。”
柳永笑的有些慘然。
“就是換了名字,還是被官家批注‘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幸虧還有令尊在一旁幫忙,柳永我這才能榜上有名。”
王益恭聽完,將腰間的葫蘆丟過去:“專門給柳三變買的。”
說完便撥轉馬頭追趕隊伍去了。
柳永拔開葫蘆猛地灌了幾口,然后將剩余的酒倒在地上:“真宗朝的時候,我和達夫那是游遍汴京城,當時我唱出‘黃金榜上’的時候達夫就在一旁合著。現在看來只有他做到了啊。”
柳永失去了繼續聊下去的興致,便和王益柔回頭,也往隊伍那邊騎去。
夜里,王益恭、王益柔坐在火堆旁。
王益恭從懷里拿出一份泛黃的邸報,摸著封皮,下了幾次決心也沒有打開它。
“當年,南洋轉運使還是土邦兼任,有商人報市舶司,南洋轉運使謊稱國朝不需要香料,并低價收購,再高價賣給國朝商人。朝廷便派人去問責。”
王益恭最后還是沒有打開邸報,將其遞給了王益柔。
“海盜也是那個轉運使派的。”
王益柔打開了邸報,邸報是事發當年的。王益柔翻到了相關內容。
當年那位屠戮國朝使者的轉運使被升遷了,沒有責罰反而有嘉獎。而邸報的最后是使團的訃告,主官也是一位汴京人,看來和長兄是故交。
“人死不能復生,達夫看開些吧。”柳永這時候不知道從哪里轉了過來。
見王益恭不理他,從袖中拿出個水囊:“喝吧,睡一覺就好了。”
王益恭瞥了他一眼:“你不知道我還在服喪嗎?”
“勝之不會說出去,我也不會說出去的。來點吧,就一口。”說完,柳永就自己喝了口。
王益恭最后還是接過了水囊,想都沒想一口咽下。
噗的一聲,王益恭將口腔中沒咽完的一半水全吐了出去。
“你這是什么東西,**。”王益恭有點打擺子,罵人都有些含糊了。
柳永嘴角一直抽搐:“撒等的花連,清弱解得的。”
王益柔看著眼前這二人,同歸于盡也不過如此吧。不過長兄也確實需要黃連清熱解毒一下,從汴京出來他就一直有點著急上火。
過了杭州,隊伍便轉向東向著明州城進發,在這里柳永要將130名廂軍中的100人及其家屬留在這里。
明州和王家一共收納的400名廂軍編制中其他的人,將會在入冬之前又其主官帶到明州。
而名義上一柳永為首的這支隊伍,則是一支先遣隊。
在城外軍營安置妥當之后,王益柔三人便進了明州城。
明州的知州在家中設下的私宴,三人自然換好了便服,優哉游哉,帶著李十四和甘草在城中逛著,等到了時間再登門。
“文通判是天圣五年的進士,剛好當年直入館閣,也就剛好參與了陛下親政之事。這些年可算是升遷迅速了。”
王益恭在一旁給二人介紹著文彥博。
王益柔有些奇怪,為何知州設宴他卻介紹通判文彥博呢?
王益恭看見他臉上的疑惑便解釋道:“明州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明州的知州現在已經快六十了吧,真宗朝的人了。現在幾乎就不管事。”
行吧,王益柔有些頭痛,看來宋朝這官制在這三年是必須弄懂了。
“文彥博那是真有本事,聽人說,當年官家下了罷免丁謂的旨意,翰林院竟無人書制。文彥博當時搶過白麻紙,走到御案前拿起御筆就開始寫,一氣呵成。”
柳永在一旁感慨感慨了一句。
王益恭讓李十四帶著甘草先回去了,自己一行便直奔府衙而去。
宴會在府衙的園子中舉行,參加者無非一些官員還有本地士紳。
知府走完宴會的程式便借故離開了,主廳中便只留下柳永、王氏兄弟還有通判文彥博。
“廂軍都送到了嗎?”
“稟上官,廂軍一都100人隊及其家屬現在全在城外營中等候。”
文彥博聽到柳永的回答,這才緩和了表情:“此乃私宴,景莊不必稱呼官職。一路上可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