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戰爭不可避免
- 先秦的星空
- 舟者
- 2131字
- 2019-08-23 02:00:00
關押的敵人跑了,事態嚴重了,危險也會隨之來臨的。
“大夫,怎么辦?”犬丘司馬問道。
“此事萬急,還能怎么辦?”秦仲對嬴開道:“速速準備兵馬,跟我追---”
“諾---”
眾人上馬,出了北門一路向北方追去。
從犬丘出來,向東北而去便進入了隴山地區。由于隴山是一座大山,山中小山遍地,紫荊山、牧丹山、峰臺梁、清涼山、北象山、蟠龍山等等的小山脈星羅棋布。
經過一天一夜的追擊,秦仲的馬隊越過一座又一座的小山,終于來到隴山最北端。一路過去,始終沒有見到豐戎探馬的蹤影。
這賊人你到底到哪兒去了?
站在這里,秦仲作難了,他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如何去做?因為再往北就是鹽池地區,哪里就是豐戎當下的老巢所在地。
“前面就是豐戎的大本營,我們該當如何?”望著不遠處,一座又一座的帳篷,秦仲問嬴開道。
“祖父回吧,除了戰斗,我們別無選擇。”嬴開對秦仲說道。
秦仲一臉愁容的望著遠處的天際,沒有挪動步子。
“大夫走吧,說不定豐戎此時已近得知消息,正在調集兵馬。當此之時,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戰斗的準備,以免被敵人打個措手不及。”見秦仲沒有動,犬丘司馬也跟著說道。
“走吧!”秦仲聽罷調轉馬頭,無奈的說道。
事已至此,就算他想挽回也沒有任何辦法了。拼死一戰是當下秦人唯一的選擇。
回到犬丘,秦仲沒敢歇息,立即召集犬丘所有官員前來議事。
不一會兒,犬丘所有的官員都來到了秦仲府上,與此前興奮的神情相比,此時所有犬丘官員的臉上都寫著一個“愁”字。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與禍之間的轉換實在是太快了,昨天夜里大家還高興的喝酒吃肉,暢談未來,聊聊理想。但是今天一早,所有的事情都變了。
變得一點都不認識了。
豐戎探馬逃走了,敵人應該知道消息了,整個犬丘危險了。
當此之時,什么建城,什么修筑堡壘,什么向東發展等等,等等,都化作泡影了。
還沒等坐下,就已經有人開始抱怨了。
“這犬丘司馬是怎么搞的,讓他看守敵人,怎會讓敵人給跑了?”
“也就是,從一開始我們就不應該去得罪人家豐戎的探馬,看看看這下惹下禍端了吧!”
“人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有人偏偏不信,觸動老虎的屁股,這下知道厲害了吧!”
......
聽著這些抱怨的話語,嬴開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雖然大家沒有明說,但言語之中已經對他有些抱怨了。
抱怨是國人的一個“優良傳統”,每當事情發生,總有人喜歡抱怨別人,以顯示自己的聰明和與眾不同。
幸好這是祖父秦仲說話了,“諸位大概已經知道豐戎探馬逃走的事情,事情已經發生,大家也都別抱怨了,說說我們該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戰斗吧。”
“當此之時,還有什么好說的呢?準備戰斗就行了。”老三嬴照聽罷,想都沒想的說道。
“戰斗?你說的輕巧。秦人所有的兵馬加起來不足五千。你可知道豐戎有多少兵馬?”秦仲很是不滿的對兒子說道,“人家至少有一萬以上的騎兵,實力相差如此懸殊,你拿什么跟人家戰斗?”
“不打又能怎樣,難道坐在這里等死嗎?”嬴照很不服氣的說道。
“我覺著三哥的話沒錯,既然豐戎要攻打我們,我們只好迎戰就是,說的多了也是無用。”老四嬴亥跟著說道。
“好了,都別嚷嚷了。我當然知道戰斗不可避免,但是該如何戰斗,我們總該想想辦法吧!”秦仲說道。
當此之時,打是肯定的了。
但是該怎么打,這事情還有待商議。
許多人就是這樣,發泄一下情緒的一個頂三;但是要讓他們拿出好的策略來,十個也頂不了一個。
“都說說啊!看看我們如何能夠避免這場災難。”秦仲繼續問道。
關鍵時刻,還得自己人說話,見眾人都不說話,犬丘令趙周說道:“大夫,我想事情已經發生,我們何不向百姓們說明情況,讓大家多少先有個準備,以免戰爭來臨,百姓們死傷過重。”
“另外我們應立即把犬丘周邊放牧的百姓盡快收進城里,慢了我們的牛羊可就要受到重大損失了。”司農令王坤也跟著說道。
事情已經出來了,其中那些在外放牧的秦人百姓起到了非常壞的作用。
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秦人都不在外面放牧,豐戎探馬從那里弄馬匹呢?沒有了馬匹,單憑他一雙腳又能跑多快。
“好,你們說的都對,現在就派人出城告知周邊的百姓們?”聽著眾人的建議,秦仲一邊安排道,“來人啦,立即派人出城告知周邊的還在外放牧的百姓速速回城,同時將各自的牛羊轉移至安全的地方。”
“諾---”
傳令官走后,秦仲問道:“下面我們商量一下這仗該如何打才能取勝,或者說如何迎敵我們的傷亡會小一些。”
“大夫,歷來戎狄作戰短刀快馬,講究的是速度,只要我們能夠拖延住他們的進軍速度,就能夠爭取到了取勝的先機。”犬丘司馬說道。
拖?
或許是一個辦法。
“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拖延住敵人的進軍速度呢?”
“這個,我還沒有想好。”司馬當下語塞。
時間緊迫,但眾人卻一時之間拿不出更好的辦法來,秦仲只好把目光轉向嬴開道:“開兒,你自從關中歸來之后,總是能夠拿出好的建議,說說你的看法。”
嬴開起身,環視了一圈在座的諸位道:“諸位,由現在的情況來看,大戰已經在所難免。為了避免我秦人在這場大戰中損傷過重。嬴開這里有三策可供參考。”
三策?
好吉利的數字啊!
要知道中國古代最好的數字并不是今天的八八八、發發發,而是三六九,三代表的是“多”的意思,六代表的是“順”的意思,九代表的是“尊貴”的意思。
“有何三策,快快道來。”秦仲一聽,立即來了興趣。
此時的秦人首領秦仲猶如溺水之人,只要有可以依靠的任何東西他都愿意一試,且不管這個可以依靠的東西是稻草還是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