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兩人的秘密
- 媽靈飛飛
- 不讓小孩逮
- 2035字
- 2019-08-10 16:07:41
自從借200元錢之后,懷天安家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懷天安的哥哥和姐姐家不好再張口要錢了。貓娃、狗娃雖然來了幾次青水鐵路機務段,見到懷天安,也試探著要錢。可一提到要錢,懷天安就講起去尹衛國家借錢的經過,歷數20多年幫助他們兩家的過程,以及現在懷天安一家八口人生活的窘境,婉言拒絕了他們。
是啊,哪有要別人借錢去幫助他們的道理!他們雖然心有不甘,欲念難耐,卻又無法強行要錢,只好悻悻離去。
沒有了勉難資助的負重,懷天安一家從積悶已久的氣氛中一下子解脫出來,變化是顯而易見的。懷天安本就謙和、寬厚、善良,徐蘭芝又是夫唱婦隨,簡單而又易滿足的女人,當卸去沉重的經濟生活壓力后,這個家庭變得更加和睦、溫馨和快樂。
貧窮也未必完全都是壞事。窮人家的孩子早立世,貧苦的生活讓人養成節儉的好習慣。體味艱辛,甚至能影響個體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難得的人生經歷。而正是因為貧窮,更容易得到幸福感、快樂感和滿足感。一件新衣服,一頓好吃的,一個小禮物,都會給人帶來欣喜、快樂、幸福和滿足。
反之,當財富到了一定的程度,財富越多,欲望越強,幸福感、快樂感和滿足感就越少。面對珍饈美饌可能索然無味,面對普通衣物可能無動于衷。對有些人而言,可能只有財富數字的變化,奢侈生活的新奇享受,以及不間斷地炫富,才能讓他們感到心動和滿足。
這里絕對沒有仇富的意思,更不是鼓勵人們再去過貧窮的生活。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就是要擺脫貧窮,讓人民過上富裕、幸福和有尊嚴的生活。
世界很奇妙,總是此起彼伏,有得有失,有失有得。貧苦的生活,艱辛的歲月里從來沒有缺席過快樂,尤其對于孩子們。這樣的經歷值得留戀,催生希望和夢想,磨礪意志品質,激發向上的動力和高遠的追求。
米粒又長大了兩歲,他愈發感到孤獨。因為三姐和四姐都到了上學的年齡,再沒人領他玩了。他沒有同齡的玩伴,又時時顧忌自己的安全問題,不想讓父母多為他操心,活動的范圍只有家和樓下很窄的區域,每天的時光過得寂寥而又漫長。
令米粒喜出望外又倍感幸福的,是徐蘭芝對他的偏愛。懷天安對親人的愛從來都是不偏不倚,雨露均沾,一個都不能少。每次買好吃的東西回家,總是6個孩子均等分份。如果哪個孩子不在家,他都要再三叮囑,把不在家孩子的那份留好,等他回家后再吃,一定要享受所有孩子一樣的待遇。
徐蘭芝則不同,表面上對6個孩子一樣,實際上卻有所偏愛。這不是徐蘭芝一碗水端不平,是她不得已而為之。徐蘭芝改變不了自己不能上班的命運,就必須面對自己沒有勞保工資收入的事實。年輕的時候她可以依靠懷天安,等到老了,如果懷天安在還好,如果懷天安先走了,沒有勞保工資收入的她,能指望誰來養老呢?
6個孩子,她仔細端詳,直覺告訴她,還是最小的米粒值得依賴和信任。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孩子是否善良孝順,觀察最細致,判斷最準確的無疑是母親。徐蘭芝篤定自己的直覺沒錯,加之米粒確實是聽話懂事,她對米粒格外地偏愛。
吃過早飯后,該上班的上班了,該上學的上學了,家中只剩下米粒和徐蘭芝。當四周歸于寂靜后,米粒問徐蘭芝,
“媽,他們都走了,我現在去買丸子好嗎?”
“好啊,你現在去吧。”徐蘭芝笑著說。她遞給米粒9分錢和貳兩糧票,叮囑道,
“過馬路橫道要小心,確認前后沒有車才能過,安全第一啊!”
米粒答應著,他端著大茶缸,喜滋滋地跑下樓。
米粒要買丸子的地方是個糧店,距離米粒所在單元樓下不足60米,實際上與他住的這棟樓只間隔一條過道。糧店白天賣米面油,只在早晨賣油條和炸丸子。
米粒日常在樓下玩耍時,就可以聞到糧店飄來的香氣。那香氣絲絲縷縷,或遠或近,或濃或淡,隨風漫舞。米粒總是告誡自己不去想,不去聞那香氣。周圍的鄰居偶爾會去買些油條或丸子不經意從米粒身邊走過,那沁人心脾,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的香氣就會撲面而來。米粒總是使勁吞咽口水,若無其事地走開。米粒家從來就沒有在糧店買過油條或丸子。
是啊,連米粒上幼兒園的錢都拿不出來,連3分錢的冰棍、5分錢的冰糕都舍不得買,又怎么會奢侈地去買油條和丸子呢!
去買丸子?米粒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卻是真的發生了。這是只有他和徐蘭芝才知道的秘密。除了星期天,全家都休息之外。每天早晨,當家里只剩下他們倆人時,徐蘭芝會固定拿出9分錢和貳兩糧票讓米粒去買丸子。
孩子多的家庭最忌諱父母偏心,這會引起其他孩子的不滿,也影響父母的威信和形象,徐蘭芝和米粒小心地保護著這個秘密不被發現。米粒的內心也曾閃過這對哥哥姐姐不公平的念頭,但這個念頭閃過之后就再沒出現過。米粒沒有做過對哥哥姐姐不公平的事,也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最小,就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高哥哥姐姐一等,有多吃多占的特權和待遇。米粒沒有主動要求過買丸子,這是徐蘭芝的決定。米粒想,徐蘭芝這么做自有她這么做的道理。米粒把媽媽的愛深埋在心底。
在食物緊缺的年代,這不是一筆小支出。去除星期天,以每月26天計算,這相當于徐蘭芝每月把2元3角4分錢和5斤2兩糧票,單獨花在米粒一個人身上。米粒當時還不會算賬,可他清楚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
但這個秘密還是被人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