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三個選擇

  • 大明猛回頭
  • 北天豬神
  • 3101字
  • 2019-08-28 20:59:11

三人坐在樹下臭貧,直到車隊趕來,大家一起下馬下車休息,吃些干糧。

李士淳歲數大了,吃不得硬食,只是逃難路上也沒有辦法,把餅子拿水泡軟胡亂吃了些。半日的顛簸,老人家身體有些吃不消,飯后稍作休息才來到朱慈烺幾人身邊。

李士淳對朱慈烺行了個禮,便也席地坐在了樹下,深吸了口氣開口說道:“太子殿下要去山東,不走水路的話便是一路南下了,我等要去通州搭船,不如飯后就分道揚鑣吧,省的老夫拖累了殿下的速度,京師情況不明,清兵要是很快追趕下來,殿下就危險了,還是快馬加鞭早日入得山東為妙呀。”

“老先生所言極是,我也正有此意,那就祝老先生一路順風,他日得還京師,必請先生回京襄助。”朱慈烺的確也想著飯后就先行了,這大半日跟著李士淳車隊,最起碼少跑了幾十里地。

朱慈烺現在時間緊迫,他要趕在敵人之前趕到即墨布置,如果情況不如他所預料,那還要帶著太子妃等人拋棄即墨繼續南逃。

李士淳看了看朱慈烺,欲言又止,最后還是忍不住勸道:“太子殿下,據老夫所知,山東自戊寅虜變以來,數次為清兵肆虐,已然殘破不堪。前年清軍攻克山東三府,還殺了魯王等宗室,掠奪財物人口無數。此時山東一無兵馬,二無糧草,太子去山東,恐置自身于危地呀!”

看著李士淳真誠的目光,朱慈烺不由解釋起來:“老先生所言,本宮亦深知。本宮曾設想三處安身之所。一為南下隱姓埋名了此殘生。二為直赴南京繼位稱帝。三就是山東組織力量擋住敵人南下。隱姓埋名之事不是我朱慈烺所為,本宮身為大明太子,自當竭盡所能中興大明,怎能明哲保身,愧對先皇,愧對列祖列宗!南京稱帝看似穩妥,其實南京如何老先生只怕比我了解。闖王入京,京師的大人們如何?只怕南京諸大臣還不及京師同僚。本宮一無兵馬,二無威信,大臣們爭權奪勢,互相掣肘,敵人殺到城下之時,怕是又要開城納降了,本宮豈不重蹈父皇覆轍?因此,本宮選擇去山東,就因為山東殘破,官員大多未赴任,可以安插親信掌控府縣,征集兵馬,恢復生產,山東靠海又背靠江南,本宮以太子鈞令,從江南征集些兵器糧餉應是不難,只要我不去動江南官員士紳的利益,他們應當還是會顧忌本宮身份給些面子。況且哪怕本宮敗了,只要能延緩敵軍的進程,就可給南方喘息之機,以江南人力物力,只要能有效組織,同心協力必可戰勝強敵。”

看著朱慈烺侃侃而談,李士淳不覺老淚縱橫。

他雖為伴讀,但太子府名師大儒眾多,他與太子接觸其實并不太多。印象中那個溫文爾雅的精致小男孩,如今竟成長為一個心思縝密,意志堅定,頗有擔當的翩翩少年。他并不如想象中那樣,長于深宮,婦人與閹豎環伴,不知世間險惡,人心狡詐。

“不愧是天家子嗣,當真是見識不凡,頗有中興明君風采。”李士淳心中不由對大明的未來多了幾分信心與期待。

其實李士淳是高看了朱慈烺了,他的這些見識畢竟是融合了兩個人的知識。

原來的太子如能逃生,恐怕直接想的就是跑去南京了,再不濟也是隱姓埋名逃得性命,只怕他是沒膽量單槍匹馬去組織勢力抗擊敵軍的。

朱慈烺這個選擇是基于他知道歷史走向,南明不成氣候,并未向南宋一般,能夠穩定的守住江南半壁百五十年。

他雖然不知南明準確的存活時間,但印象中絕對是不長的,對于滿清的抵抗更多地集中于史可法、張煌言、鄭成功、李定國等幾個英雄個人。

皇室稱帝的幾人都是被殺的命。他可不想去江南做傀儡,跟一幫失勢的老年人爭權奪利,爾虞我詐,他寧可在一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意圖勾畫。

至于為什么選擇山東?其他幾省,山西離陜西太近,未來一定是大順與滿清的戰場,況且山西地勢多山,他可不想鉆山溝打游擊。

河南人口稠密本是不錯的基地,但是河南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中原大地自古為四戰之所,以河南成大事者似乎只有曹公一人耳。朱慈烺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河南他沒有信心能在極短時間內,組織有效的防御。

山東雖然殘破,但是底子還在,人口眾多,民風淳樸,而且即墨所在的膠東,偏居一隅,多山臨海,不容易成為敵人主攻方向。

他相信清軍即使收編吳三桂和明順降兵,關內兵力也就是二三十萬,整合兵馬多則數月少也要個把月時間,李自成回到陜西也一定會厲兵秣馬以期再戰,滿清能夠派往山東的兵力短時間內絕不會太多。如果能在山東聯合郭升合力抗清,朱慈烺覺得勝算當在八成。

“太子既然心意已決,老夫就不多勸了,老夫老了,已失銳氣,只想著茍延殘喘,保全性命,卻忘了太子的身份,怎能茍且偷生。老夫回到家鄉一定聯系同僚,組織鄉勇,籌集糧餉,為太子助力。”李士淳號稱嶺南夫子,在潮州一帶頗具名望。

嶺南偏荒之地,歷朝均為朝廷貶秩官員之所。但經過千百年開發,尤其是南宋之后,嶺南逐漸發展起來,人口經濟文化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能得到李士淳之助正是朱慈烺求之不得之事。

朱慈烺激動地握住李士淳的雙手,感激道:“老先生真乃國之棟梁!國難方顯忠良!有老先生的支持,真大明之幸,本宮之幸也!”

“祖父放心,溫兒必竭盡全力輔佐太子,粉身碎骨在所不惜,以全我李家忠義。”李恒溫在邊上趕緊表態。

李來順撇撇嘴沒有說話,李士淳官宦之家,祖孫二人對自己主上表忠心無可厚非,他一個反賊小頭目,如今雖然跟了朱慈烺,但畢竟身份尷尬。

朱慈烺送李士淳回到驢車,親自扶老人上車,李士淳吩咐家人各自上車準備趕路。然后便和朱慈烺告別,依依不舍的向通州方向行去了。

眾人送走了李士淳一家,都感到無比輕松,畢竟跟著這么一群老幼婦孺,自己的行動太受限制。這時朱慈烺一行十幾個人,二十幾匹馬,京師到濟南八百多里路程,快馬加鞭的話四天左右也就到了。

“各位。”朱慈烺沖著眾人一拱手,說道:“大家不論之前為何身份,今日追隨了我朱慈烺,我視大家如兄弟手足。亂世之中能走在一起即是緣分,我希望各位能真心追隨于我,建功立業。如哪位不想跟我,可自行離去,或去追尋闖王亦或隱居為民,悉聽尊便。但是一旦決定追隨我朱慈烺,那便要死心塌地,不可再心懷舊主了。他日我若與闖王兵戎相見,諸位難舍舊情,可請命回避不戰。”

雖然知道李自成命不久矣,與李自成交戰的可能性極低,但朱慈烺也怕歷史發生改變,今日這十幾人就是自己的初始班底,誰知道里面那個會成為統兵大將,還是把丑話說在前頭的好。

尤其是李來順,這個朱慈烺極度看好的漢子。說罷,朱慈烺不由的看向了李來順。

李來順見朱慈烺看向自己,環顧了一下左右,十幾個自己的老兄弟們也都在看著自己。

回想自己的戎馬生涯,雖然感念闖王救命之恩,但他在義軍之中的確人緣不佳,才華不展,空有一番抱負,也常常心生怨念。

自己這十幾個手下基本都是和自己一般的不受待見的,但凡有點滑頭的誰也不愿在李來順手下受苦。

因為老實,他這一隊人馬,多干些苦活累活危險的活,為闖王立下過汗馬功勞。

當年被邊軍追的到處逃竄的時候,李來順不知多少次拼死保護李自成。心中自問,并不虧欠李自成。

李來順心志慢慢堅定起來,雖然劉宗敏命他跟隨朱慈烺時,他就認可了自己是朱慈烺的人了,但是此時他想要做個徹底的了斷,今后李來順要為自己而活,他要施展心中抱負,輔佐眼前這個他看好的青年成就大業,他自己要做主公身邊的大將軍,主公臂之所指,他就揮師所向,為主奪取。

既然下定決心,李來順絕不拖拉,他就是個雷厲風行的漢子。

知道朱慈烺不喜跪拜大禮,李來順右手握拳擊打在自己胸口,朗聲道:“太子殿下,李某攜眾兄弟十八人今日拜太子為主,從今往后與大順闖王再無干系,日后我等為太子征戰,絕無二心,生為大明卒,死為大明魂!”

“生為大明卒,死為大明魂。”另外十七人見李來順做了決定,都跟著李來順喊道。

十八個壯漢,這一句話喊了數遍,朱慈烺聽得心潮澎湃,他在幻想著十八人身后,數十萬大軍,槍明甲亮,軍容整齊,士氣高昂,只待他大手一揮就殺回京師,驅強敵灰飛煙滅,塑正統得繼大統。

正所謂大丈夫當提三尺青鋒,揮千軍萬馬,橫掃寰宇,建千古霸業,誰不服揍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尾市| 武陟县| 崇州市| 永清县| 天津市| 万载县| 灵山县| 黔南| 永春县| 绩溪县| 镇平县| 丹棱县| 洪湖市| 化州市| 绩溪县| 闻喜县| 高平市| 威信县| 楚雄市| 乌拉特前旗| 灵山县| 泰安市| 长岭县| 云浮市| 唐海县| 湘潭县| 金湖县| 黄龙县| 香格里拉县| 类乌齐县| 三江| 河曲县| 达尔| 胶州市| 泰兴市| 镇坪县| 濉溪县| 九江县| 青龙| 乐平市|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