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這邊,眼見著兩側翼城馬上就要拿下,關城方向炮聲也多時未響了,心中判斷最多半個時辰,自己就可以坐入這雄關的府衙之內,看著吳三桂匍匐在自己腳下了。
卻突然,城頭豎起數面新旗,三角形狀上銹龍紋,花花綠綠好不礙眼。
本已攻上北翼城的李過部士卒被逼到墻垛處,嘩啦啦的從墻頭栽下。南翼城城墻之上也突然多了許多裝扮與吳軍迥異的士卒。
李自成心中一突,不好的猜測襲上心頭。但他不愧是打老了仗的,當機立斷,命人鳴金。然后傳令大軍后撤,延角山至海邊布下一字長蛇陣。
朱慈烺在李自成身邊看得真切,趁人不備,忙問李來順:“李將軍,如今清兵已至,看來這山海關是攻取不下了,為何不趕緊撤軍回京,在這空曠之地布長蛇陣不怕被敵人尋機一攻而破?”
李來順自見到城頭立旗就皺起了眉頭,聽到朱慈烺問話,一聲嘆息答道:“公子不知,此時撤兵已經晚了,只要軍令一下,數萬人馬只怕頓時潰散了,陛下令軍士關前列陣,是欲野戰,一是能看看敵方到底兵力如何,二是…”說到此處,李來順卻止住聲音,有點說不下去了。
“二是為何?”朱慈烺最聽不得這種只說一半的話,著急問道。
“唉,二是列好軍陣抵擋敵軍,真要不敵,有這幾萬士卒阻擋,陛下與眾將能從容撤退?!崩顏眄橀]上雙目,無奈的說出了原因。
“好狠呀,果然是慈不掌兵,幾萬人性命換自己逃生,這李自成不愧梟雄!如我遇此情形,可能做出這等事來?”朱慈烺思考一陣,他也給不出答案。
“其實當年在陜西,這等作為也用過幾次,我軍起于草莽,散而復聚倒也不在話下。呵呵?!崩顏眄樋粗齑葻R吃驚的表情,自嘲了一句。雖然說的也是實情,可是明軍馬少,還好逃命,這滿清騎兵蹄下可還逃得性命?
李來順是一個立志要成為大將軍的男人,這種流寇作風,他是打心眼里不喜的。而且,他,李來順上次逃命的時候就已發誓,再不做喪家之犬。當然上上次和上上上次逃命的時候也是發過誓的。
“劉將軍~~~所言極是!”朱慈烺怪怪的看著李來順,這家伙好像臉紅了!
大順軍也不愧久經戰陣,從傳令下去,各部將領指揮士卒有序退后,不足半個時辰就整隊重新擺好陣型。
幾番大戰折損下來。李自成還有六萬余能戰之士。角山到海邊足足二十里地,六萬人只站了薄薄的一層。
朱慈烺隨中軍移至在關城對面一座小崗之上觀戰,此處視野寬廣,朱慈烺看著李自成這座一字長蛇陣心里發寒。
按說此陣適合步卒野戰,兩翼包抄可全殲敵軍,但第一此時大順軍已成疲軍,第二吳清聯軍只怕比大順軍數量要多,第三清軍戰斗力也強于順軍,第四吳三桂和清軍多有騎兵。這一字長蛇陣怎么看也是送人頭的呀!
朱慈烺趕緊四處環顧,他要好好看看一會要是逃跑哪個方向比較好。
“報,陛下,牛大學士信使已到?!庇H兵突然稟報,嚇了專心挑選逃跑路線的朱慈烺一跳。
大學士?牛金星?這個人名朱慈烺略有耳聞,好歹一個歷史人物,朱慈烺也是知道的。此人為李自成某主,與宋獻策和李巖共為李自成所倚重,只是劉宗敏極不待見牛金星,說他心胸狹隘,睚眥必報。特意囑咐朱慈烺,得罪誰都別得罪牛金星。
李自成接過信使手中牛皮袋,拿出里面信箋,瞅了瞅上面,然后轉身尋人,由于剛剛上了小山,隨軍文士還沒上來,身邊只有自己的親兵和高一功、李來順、朱慈烺幾人。直接越過幾位文盲,將手中信交給朱慈烺,命令一聲,“念”。
“靠,連個請字都沒有,信不信老子把信糊你臉上?!敝齑葻R心中不忿。
然而,身體很誠實!
朱慈烺畢恭畢敬接信,大聲讀了出來:“陛下,臣在京中多方催促,然降明之將大多推諉,我大順各路將領俱在征戰無暇來援,臣無能。吳三桂,喪家之犬,不足為據,京師方為國之根本,望陛下速速回京。”朱慈烺念完,見李自成暗自沉默思考,便把信交給親兵,退回李來順身邊。
拱了拱李來順,二人退后幾步,朱慈烺輕聲問道:“當年我觀邸報,闖王犯我府縣,動輒數十萬眾,怎如今幾萬援兵都派不出來?”
“唉,公子不知,我大順當年人多勢眾,多為裹挾饑民,真正能戰士卒十之一二,且各路義軍聚首共推陛下為主,但兵馬勢力各有其主,往日大家還能勁兒往一處使,現今陛下坐了龍椅,各路首領只怕心中不服的有之,不滿官職爵位的有之,就是想著陛下死在這里好有機會取而代之的也未嘗沒有呀!”李來順痛心疾首道。
“呵呵,原來是烏合之眾呀!”朱慈烺幸災樂禍道。
“哼,反正烏合之眾也滅了你大明”李來順看不過朱慈烺小人得志的樣子,回嘴道。
朱慈烺被噎得夠嗆,半天才幽怨的回了一句:“順子,你變了!”
他倆這斗嘴暫且不提,李自成這方完全準備停當之后,關里才慢吞吞出來一只人馬,只見這支隊伍軍容不整,無精打采,正是幾乎被團滅了的吳三桂人馬。
隊伍出了關向北行進數里,布下陣勢,說是陣勢,完全就是雜亂無章的站在那里。
要說也是,連日鏖戰,活下來的這些人好不容易盼來援軍,卻不得休息就被逼著出來做先鋒,任誰也是斗志全無,不少人甚至想著一會一個沖鋒趕緊死在陣前算了。
緊隨其后,大隊清兵魚貫而出,一個個精神飽滿直奔海邊列陣,直到清兵全部出關,列于關外,大家這才看清,這清兵只怕得有七八萬人!此戰敗了!
李自成在渤海邊布置的是剛才攻打南翼城的劉宗敏部,劉宗敏部本就人少,此時頓覺壓力山大。
朱慈烺遠遠看著隊伍中一人騎著高頭大馬來回奔跑,似是喊著什么。那人該是劉宗敏了,但愿他能逃過此劫,朱慈烺稍稍為劉宗敏擔心了一下,馬上就轉來為自己擔心了。
李自成如紅了眼的賭徒一般,仍然不愿就此退走,他令左翼壓上,直攻吳三桂部,又命劉宗敏不得出擊,多布拒鹿馬,死守陣腳不得后撤。
大順軍將也知眼前局勢,匪氣上來頓時幾萬人呼啦啦沖向敵陣。吳三桂只余一萬多殘兵,但他知道多爾袞不會讓自己死,于是胸有成竹一般。最多把這一萬炮灰扔在這里,反倒更能獲得滿清信任。要說這吳三桂的狠毒與李自成倒是如出一轍,這可能就是所謂梟雄吧!
兩軍甫一接觸,頓時人仰馬翻,兩撥殺紅了眼的高級靈長類動物,完全展示著最簡單的殺戮方式,雙方毫無技巧可言,都是出自本能的砍刺,直到自己倒下。
眼看已到正午,吳三桂部畢竟弱勢,眼看著人數越來越少,突然,戰場上一陣大風,飛沙走石,揚塵蔽日。一直陣前閉目養神的多爾袞似乎是被大風吹醒了一般,剎時睜開雙眼,兩道兇光直射敵陣。
“阿濟格,多鐸聽令!”多爾袞高聲喊喝。
“末將在!”兩員大將騎馬出列抱拳應到。
“你二人各率兩萬人馬,阿濟格去救吳三桂,多鐸直插李自成中軍。不得有誤!”多爾袞威嚴喝命,狀若神明。這是一員天生的戰神!
“得令!”二人抖擻精神,領軍而去。
多爾袞看看剩下的四萬人馬,大手一揮,豪氣沖天的說到:“大軍隨本將軍沖陣!”
四萬生力軍,步兵在前小跑,騎兵在后慢行。這烏泱泱一片緩緩壓了過來,對面劉宗敏的一萬多疲兵為之奪氣,各別士卒竟然扔下兵器扭頭就跑,頓時被劉宗敏親兵執行軍紀,斬殺于陣中。
清兵前面跑步沖鋒的都是漢軍,有遼東招募的漢民,幾次入關掠奪的奴隸還有各次大戰投降的邊軍,他們戰必在前,為滿蒙騎兵清除路障,同時也消耗對方箭弩,可見漢軍在清兵中地位最低,但也是最為賣命,因為只要立了戰功,就可抬入旗籍。拋開大義不說,大清的激勵機制的確是強于大明與大順的。
很快步兵清除了臨時布置的障礙,騎兵提速沖了過來,劉宗敏部早就沒了箭矢,沖也不敢沖,守又沒箭射,就只能呆呆的看著敵軍從容而來,十分被動。
當滿蒙騎兵沖入劉宗敏部的一刻,士卒們再也扛不住了,大家四散躲避著敵人的騎兵,但是沖鋒起來的騎兵對陣步兵,失去組織的步兵只能是被屠殺的命運。然而,心理完全崩潰的大順軍,就連以命換命的勇氣都已喪失。
雖然劉宗敏極力彈壓,但是失敗并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午后申時初,劉宗敏部終于潰敗了。緊跟著北面李過部,中路田見秀全線潰敗。
朱慈烺沒有看見大順軍抱頭鼠竄的場景,因為在清兵出擊的一刻,李自成跑了,帶著他的中軍一起跑了,只留下了他的帥旗,在小山包上孤零零的矗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