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廣西:國家5A/4A旅游景區卷
- 本書編寫組
- 20字
- 2019-08-15 18:40:50
第一編 山水桂林 如夢如幻——桂林的5A/4A級景區
漓人歸,江水回——桂林漓江景區(5A級)
傳說在遠古之時,嶺南桂北有陽朔之地,因群山堆簇,道路不通,致使當地百姓出入不便,生活困頓。有一壯鄉男子為改變此地困境,趁夜幕之時攀上山頭進入天庭,用巧力偷到了一根具有魔力的趕山鞭。他趕忙回到家鄉,在漆黑夜色中奮力揮動神鞭,只見群山瞬時具有了生命,化成千萬只奔跑中的動物,爭先恐后地向東海狂奔,這景象十分壯觀。當這些動物跑到桂林時卻見天色已亮,便像失去了魔力般又恢復成了那千奇百怪的群山狀。那神奇的趕山鞭也掉落在了群山之間,化成一條蜿蜒曲折的江,而趕山青年也被化成了一座山守候在江畔。這條江,便是成就甲天下山水美稱的漓江,與岸邊山水組成了似夢似幻的情與景。這則動人傳說給發源于桂北貓兒山綿延蜿轉之后最終匯入珠江的百里漓江增添了許多神力色彩。這縈回在千山萬壑間化作青羅帶的漓水珍藏了世上所有稀奇的寶物,飄逸于山水風光之中。乘船游覽漓江,你會見到桂林自然之景中最為絕美的部分。桃花江邊,孝子董永不小心洗了回手腳,他遇到了七仙女,于是有了天仙配。漓江邊上,太白金星要找一個畫郎上天去畫畫,畫郎不愿意,于是讓他畫了一幅九馬圖。可是他卻遇到了麻煩,在逃難的時候,太白金星就帶他上天,而他依然牽掛漓江的美妙景色,于是就把這幅九馬圖留在了人間。于是,有了九馬畫山。漓江邊上,國畫大師徐悲鴻在陽朔隱居了兩年,于是有了傳世之作《煙雨漓江》。劉三姐那動人的歌聲,世代傳唱,不知感動了多少人。還有草坪、冠巖、楊提、興坪,景色多得數也數不清,唱也唱不完。當你乘船游于于漓江之上時,會被這清澈安靜的漓江水震懾,它是如此的剔透,能見魚游清波,能見青荇隨波輕舞,更能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假若能像漁翁般蕩著小竹排,披著蓑衣,在斜風細雨中垂釣,該是何等的游戲人生啊。

漓江景區│覃少榮供圖
漓江風光最優美的路段,是自碼頭啟程后至興坪間約四十公里的河道上,這里更是風光旖旎,美不勝收,所見之景無一不讓人拍案稱奇。這當中最值得人們尋味的便是那九馬畫山奇景了。船過楊堤便見有一幅巨大畫屏迎面而來。緊緊地盯著,注目凝視,好一幅雄偉壯觀的圖畫橫空掛于那巨大的崖壁上,那如刀削斧劈的斷面,粉白的是石,蒼黃的是泥,墨黛的是苔,青綠的是草,濃墨輕彩、酣暢淋漓地涂染出九匹神馬。依崖壁上那一匹頭朝左、身子倒向江面的大白馬為主視角,其嘴部下方隱現著一匹豎著兩只耳朵的黑馬的馬頭;其右側背又有一匹小黑馬,頭部、身子和四肢十分清楚,看那神態是正奮蹄朝山上在奔跑;在其肚子下方露著一個大馬頭,那黑色的巖洞便是這馬的眼睛……這一匹匹形態各異、形神兼備的駿馬,或抑天長嘶、或揚鬃奮蹄;或漫步山澗、或安然飲水。仔細地揣摩,你能發現它是一幅奇妙絕倫的漓江牧馬圖,隨著視角的緩緩移動,山活了,水活了,畫也活了。山活水活畫活當中,有茵茵的草地、有密密的林木、有潺潺的溪流、有漫漫的山岡。草地林木溪流山岡之間,有馬兒揚蹄的敲擊,有馬兒仰天的嘶鳴,有馬兒臥地的悠閑,有馬兒飲水的安然。就像那詩中所寫道的:“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程九首,奇物在人間。”一時間真讓人分不清這是畫還是山,這是真還是幻。真是“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又是“天成半壁丹青畫,幡然高向青天掛。”相傳畫中的九匹馬,原是仙界的神馬,它們被這漓江山水所迷,便私自相約凡塵,來到了這如畫的漓江邊,不料被玉帝發覺,派雷神下凡用仙索緝拿。可是,九匹神馬已經愛上了這夢幻的漓江,再也不愿回到那清冷的天宮,為擺脫雷神仙索的捆綁,它們只顧及揚蹄狂奔,沒有看見前面這塊巨大的崖壁,竟然先后一個個地撞了進去。先頭撞進去的見已擺脫仙索的捆綁,便已悠然自得飲水漫步,還不放心的仍在探出頭來窺視,后來撞進來的卻驚魂未定,一如揚鬃奮蹄之狀。九馬畫山的神奇,竟人為地神奇到了極至,以及于民謠流傳:“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幾多雙?看出七匹中探花,能見九匹狀元郎。”無怪乎傳說自古以來能看出九匹馬者,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了。美麗動人的傳說與畫山的天簌完美融合,增添了濃濃的神來之韻。

漓江景區│覃少榮供圖
一江流淌的水,萬千迷人的畫。回望這百里漓江,讓人不能不為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所折服,不能不為絕無僅有的桂林山水所震撼。這百里的漓江,是百里的詩卷,融合那些美麗動人的傳說,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