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廣西:中國馳名商標卷
- 本書編寫組
- 1266字
- 2019-08-15 18:35:32
序言
“山、海、邊”是三種有關廣西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特點的概括,無論是“山”“海”還是“邊”,似乎都有著一種遠去他鄉、疏離于中心的遙遠之感。可實際上,這里熱烈、蓬勃、多彩,有著熱騰騰的生命力。
一億多年前,廣西升出海面,但境內卻是一個沒有開口的大湖。直到大約三四千萬年前,梧州峽口由于地殼運動而被割穿、下切,湖水傾瀉而出,才形成了今天的廣西盆地和西江水系。“廣西盆地”只是對廣西地貌的籠統說法,從地理上看廣西的連綿山脈,形成了四道大“弧”。其中的第三道弧:都陽山—大明山—鎮龍山—蓮花山—大瑤山—架橋嶺,被地質學家李四光命名為“廣西弧”。在這道黃金弧的兩側,穿梭著廣西最大的兩道水系(紅水河—黔江,右江—邕江—郁江),它們在桂平匯合成為潯江—西江。而北回歸線也正好重合在“廣西弧”上。
廣西盆地和西江流域幾乎造就了今天的廣西地緣格局。如果將廣西比喻為一幅畫,有了廣西盆地和西江流域,便完成了基本底稿的勾勒。“海”和“邊”以及北回歸線,是作畫的色彩,使廣西這幅畫色彩亮麗又層次豐富。
高山眾多且沿海沿邊的省份在中國怕是找不出第二個,這樣復雜的組合加上亞熱帶季風氣候帶來的充沛水熱,注定了廣西擁有多樣的生態、豐富的物產和獨特的文化。
或許正是因為廣西太復雜了,過去代表廣西的似乎只有“桂林”。陳毅元帥曾把桂林推到極致,賦詩“寧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還有課本里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讓桂林在很長時間里獨享光芒。而柳州靠著工業和螺螄粉,北海憑借潿洲島和銀灘在大眾輿論場上的突圍,讓人們驚覺廣西原來這么有趣,這么有特色。
人們愛把廣西稱為“秘境”,這也說明了廣西豐富的風土物產與它們的知名度并不匹配。作為出版人,平日來往于廣西各色的文化瑰寶之中,時而驚嘆,時而慚愧,驚嘆于廣西文化的獨特,而慚愧于為之“吆喝”不足。為此,我們決定用一套書,把廣西的“家寶”列表,所列在目,都是廣西人引以為豪的“國家品牌”,代表著廣西的“中國之最”,以獲得國務院授予以及國家有關部委認定為標準,涉及文化、旅游、特產等領域,比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等。希望它們能夠作為一個個文化品牌,代表廣西之美。
于是,就有了您手上的這套《品牌廣西》。經過我們的整理,叢書共分為十卷,分別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卷、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卷、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卷、國家5A/4A級旅游景區卷、中國知名城市卷、中國知名村鎮卷、中國馳名商標卷、中國特產之鄉卷、中國長壽之鄉卷、國家自然保護區卷。
這套叢書所列的每一個文化品牌,都有足夠的底氣讓您贊嘆它的獨一無二。從山川河流,到美食物產,叢書所列是廣西人賴以生存之根,是滋養廣西人文化自信的源頭。“山、海、邊”在過去聽起來或許有些遙遠,但在今天便意味著廣西文化的豐富、純粹、原汁原味。“山、海、邊”決定了廣西人的生活方式,決定了我們的所思所想所玩所樂都因不同于他人而獨具魅力。
廣西的文化品牌,還有很多不被大眾熟知,正因為不知名而期待揚名,因為不知名而亟待被探索。其中之天地大有可為,望廣西與讀者您,相互都不錯過。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