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疾陸眷在令支去世,其子尚幼,段疾陸眷的叔父段涉復辰繼位。
段匹磾與劉琨之子劉群得到消息后,率兵由薊州出發前往奔喪。
段末波知道段匹磾是義父石勒目前最大的障礙,也是東晉朝廷最忠誠的臣子,一直尋機欲除掉段匹磾,為義父掃除障礙。
段末波對段涉復辰說:“段匹磾一定不懷好意,我看他是想篡位。”
唆使段涉復辰帶兵出城阻攔段匹磾。
段涉復辰本就對段匹磾心存懷疑,聽了段末波的話更加深信不疑,立刻調兵攔截。
段涉復辰沒想到,他剛將人馬都調出城外,段末波就乘著他身邊空虛之時對他舉起了屠刀。
殺了他還不算完,還屠盡其子弟黨羽二百余人,并自稱單于。
之后,段末波發兵迎戰段匹磾,擊敗段匹磾并俘虜劉琨之子劉群。
段匹磾戰敗逃回薊城。
段末波厚待劉琨的兒子劉群,許諾任命劉琨為幽州刺史。
得了段末波的許諾,劉群便給父親寫了一封信,勸說父親支持自己對抗段匹磾。
結果這封信被段匹磾截獲,段匹磾原本對書信上的事并不相信。
可弟弟段叔軍卻持反對意見:“兄長,人心難測,信上如此說,未必無因。”
段叔軍在歷史上的筆墨并不多,卻因一句話而改變了歷史的軌跡。
聽了段叔軍的話,段匹磾疑心大起,將劉琨下了大獄。
不久,段匹磾假稱奉詔勒死劉琨,并殺其子侄四人。
得知劉琨被段匹磾處死,石勒大喜。
劉琨一死,段匹磾獨木難支,打下江南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溫嶠驚聞姨父劉琨被段匹磾殺害,跪求晉明帝司馬紹為姨父報仇。
因朝廷還需要段匹磾對抗石勒、劉曜,只能將此事壓下。
劉琨死后,世子劉群、姨甥盧諶、內侄崔悅等投奔段末波,而部下將佐大都投靠了石勒。
段匹磾實力大減,更加不是石勒的對手。
雙方拉鋸戰了一段時間,段匹磾不敵,依附于駐守富平城的冀州刺史邵續。
邵續曾任成都王司馬穎帳下參軍,司馬穎準備討伐長沙王司馬乂時,邵續不愿反叛當時的西晉朝廷。
于是離開司馬穎,到茍晞部下擔任參軍,升任沁水縣令。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邵續離開沁水縣,回老家召集起一支數百人的隊伍,決心保家衛國。
后被當權的大司馬、幽州都督王浚任命為安撫將軍、樂陵太守,屯兵在厭次,并任命邵續的兒子邵乂為督護。
邵續心性良善,到任后收攏流散的百姓,施政開明,周圍的百姓多來歸附。
石勒不久攻陷幽州,殺了王浚,俘虜了邵續的兒子邵乂。
厭次陷入四面被圍,孤立無援的境地。
石勒覺著留著邵乂用處不大,讓他回去勸降邵續,邵續因孤立無援假意歸附。
石勒早已不是政治上的小白花,唯恐有詐,扣留邵續之子邵乂為督護,實則就是人質。
段匹磾未落敗之前,曾寄信希望邵續一起歸降東晉。
邵續本來就是假意歸附石勒,接到段匹磾的來信后,與段匹磾結成同盟。
屬下勸諫道:“將軍就不為您的公子考慮一下嗎?現在您放棄石勒轉而投靠段匹磾,您扣留在石勒身邊的公子就危險了!”
邵續老淚縱橫,道:“忠義不能兩全,我怎能顧惜兒子而當國家的叛臣呢!”
于是斷絕與石勒的關系,宣布歸順東晉。
石勒大怒,立時斬了他的兒子。
得到兒子被殺的消息,邵續心疼難當。
一面向段匹磾請求支援,一面加緊修筑城池,鞏固工事。
石勒率領八千騎兵包圍富平城。
段匹磾派弟弟段文鴦前來救援邵續。
邵續登上城樓,日夜督戰,城若金湯,久攻不下。
段匹磾的弟弟段文鴦率領的鮮卑騎兵也及時趕到了。
石勒一向畏懼鮮卑人,聽說將段文鴦到了,無奈只能放棄進攻準備向東逃走。
邵續與段文鴦兩軍匯合,一同追討石勒到安陵,沒有追到。
有了這次的相助,段匹磾和邵續的關系一直保持得很好。
劉琨被殺,段匹磾落敗,富平城成了東晉在北方孤懸的堡壘。
東晉朝廷升任邵續為平原樂安太守、右將軍、冀州刺史,再進平北將軍,授予討伐職責,封祝阿子等。
邵續與段文鴦率領的軍隊,后來多次與石勒大軍交戰,敗多勝少。
東晉政權偏居江南,與富平城相隔兩千里,對于邵續的支援只能是精神上的鼓勵。
迫不得已,邵續一邊派兵向外討伐,力求擴大勢力范圍。
一邊采取屯田措施,希望能長期堅守。
結果在擴大勢力范圍的時候,又與西晉另一殘余勢力曹嶷產生矛盾。
曹嶷曾在前文提過,是被石勒殺死的王彌帳下將領。
離開王彌后,曹嶷率軍從大梁出兵,一路東行,勢如破竹,攻克東平、瑯琊。
建立廣固城,把青州、齊郡、臨淄三地納入城中,
邵續開始的時候與曹嶷互相侵掠,互有勝負。
邵續東邊要防著曹嶷,西邊要防著石勒,東突西進均不順利,所轄地百姓也橫遭擄掠。
段匹磾依附邵續后,石勒知道邵續孤危,乘機派他侄子石虎再次將富平城圍住。
邵續首尾不能相顧,疲于奔命,數日激戰不下。
石虎對僵持的戰況頗為惱火。
這日,石虎大軍來到城下,他們把邵續治下民眾驅趕到城下,百般凌辱,肆意殺戮。
邵續明白石虎的險惡用意,他一向以愛民如子著稱,現如今轄下百姓正遭受屠戮。
若他不救,枉擔了愛民的虛名;若救了,沒了壁壘的保護,他現在手下兵馬空虛,又實在不是石虎大軍的對手。
邵續沒有猶豫,毅然率軍出城追殺石虎大軍,石虎命人埋伏兩側斷了他的退路。
毫無意外,邵續中了埋伏,慘遭俘虜。
抓了邵續,石虎很高興,捆綁著邵續來到富平城下,命令其部屬獻城出降。
邵續昂首高呼:“我立志洗雪國難,以此來報答所受到的恩惠,不幸落到這步田地。你們繼續努力,就奉段匹磾為主,不要有二心。”
石虎聞言大怒,一巴掌將邵續打翻在地。
邵續沒了作用,石虎派人將邵續送至襄城。
隨著石勒的地位越來越高,心胸眼界已非比尋常。
他意識到一味的殺戮可以占領一地,卻不能統治人心。
他派使者徐光勸說邵續:“我王威名遠播,八方歸心。而你邵續卻依附晉朝,驕傲跋扈,不尊我王的命令。難道胡人就沒有資格做皇帝嗎?真是見識淺薄!天下有德者居之,為什么非要有胡漢之分?!”
邵續回答道:“天下大亂,各方豪杰各顯英雄本色。保家衛國是職責所在。至于我歸順晉朝,是我的忠心所向,并無其他。跟隨我的一些志士,都是義氣相投的人,恐怕也不會向您投降。至于是胡是漢族,又有什么區別呢?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言!至于我,囚徒而已,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要說邵續這番對答絕對是口不對心,若石勒非胡人而是漢人,以石勒展現出來的才智能力,邵續未必不會臣服。
石勒聽了邵續的言論后,很感慨:“邵續忠勇可嘉,他的赤膽忠心,正是我所追求的。”
于是,石勒下令專門將邵續安排在驛館,從優款待,不久又任命他為從事中郎,凡是俘獲的豪杰志士都送到這里,希望得到更多的像邵續一樣忠心的將領。
邵續在石勒處時,始終穿著晉朝的服飾,寧死不從。
他自己動手灌溉菜園,種植蔬菜,自食其力。
石勒經常來驛站看望邵續,感嘆道:“真乃忠義之士也!”
石勒佩服邵續的清廉,數次賞賜谷物、布帛,每次上朝面對群臣時,都長吁短嘆,以邵續為榜樣激勵群臣。
這時的石勒越來越像一位政治家,他的這番作派也的的確確為他向世人贏得了一些好感。
邵續被俘獲之后,邵續之子及部將在邵續精神的激勵下,繼續頑強抵抗。
可是最終富平城還是難逃陷落的命運,邵續也被石虎殺害。
富平城陷落后,石靳派侄子石虎,再次進攻駐守在厭次城的段匹磾。
又派另外一名大將孔萇攻克了幽州轄屬的多座城池,境內百姓慘遭屠戮。
段匹磾手中的兵馬已然不多,為保存實力,不愿出戰,弟弟段文鴦看不下去了。
對段匹磾說:“我以悍勇聞名,頗受民眾倚重。現在眼看著百姓被劫掠而不去救助,非大丈夫所為。失了民心,以后誰還會再為我效命呢?!”
于是不顧段匹磾阻攔,僅率領數十個壯士騎馬出城與石勒大軍死戰。
石虎對段文鴦大聲呼叫道:“兄長和我皆是胡人,我敬佩兄長神勇,很久以前就想和兄長像家人一樣相處。如今你們孤立無緩,還打什么呢!放下武器,歸順我王如何?”
段文鴦罵道:“你這奸賊,早就該死了,只因我兄長不用我的計謀,才讓你活到今天,我寧愿戰死,決不向你屈服!”
段文鴦神勇無比,從辰時一直打到申時,馬累死了,就下馬對敵,長矛折斷后,又持刀苦斗不止。
石勒大軍四面包圍,解下戰馬的羅披護住身體,圍堵抓捕段文鴦。
段文鴦力竭被俘,城內兵民看見段文鴦被抓,痛哭失聲,斗志消沉。
段文鴦被擒,段匹磾打算出逃建康。
邵續的弟弟樂安內史邵洎帶領軍隊不愿聽從段匹磾的號令,有心投降。
還想抓住朝廷使者王英送給石虎做投名狀。
段匹磾正色斥責道:“你不遵從你兄長的遺志,又逼得我不能回歸朝廷,還想抓獲天子使者!不忠不義,所作所為還不如我一個胡人呢!”
邵洎聞言惱羞成怒,將段匹磾綁縛起來,與邵氏族人抬著棺材出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