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觸即發
- 火槍洗明路
- 血色中華魂
- 3488字
- 2021-12-19 15:15:51
“咚!咚!咚!…”
“我們一排又一排,英勇無畏的前行。
古代英雄不可見,現在我們列陣前。
聞所未聞米尼槍,無堅不摧黑火藥。
我們就是火槍兵,縱有危險亦無畏。
我們一排又一排,英勇無畏火槍兵。
每當命令下達時,摧敵工事勇沖鋒。
長官揚起指揮刀,我們舉起米尼槍。
哪怕敵人如浪涌,我們巍峨如泰山。
我們一排又一排,英勇無畏向前行。
殘酷戰斗終結束,我們休整于間隙。
逃命敵軍大聲呼:來了一群火槍兵。
英勇善戰不畏難,打的敵人喪了膽。
是誰一排又一排,唯有我們火槍兵。
美酒瓊漿斟滿杯,為祝勝利而干杯。
頭戴黑色軍禮帽,大兵身著紅外套。
還有他們指揮官,得享天年永幸福?!?
伴隨著改編版的擲彈兵進行曲響起,五千名遠征軍火槍兵在兩翼數百名騎兵的護衛下,排著整齊的戰列線陣形出現在馬尼拉眾人的視野中。
“那就是明國人嗎!看著這陣型倒是挺像樣的。不過嘛,除了那些騎兵,這五千不披甲的火槍兵實在是有些單薄了,連個護陣的長槍兵和其它輔兵都沒有。哦!后面居然還有火炮壓陣,倒是有些威脅。呵呵!居然想在違大的西班牙人面前玩軍陣,真是可笑。威利博,帶著咱們的棒小伙們出城列陣,讓他們看看啥才是真正的軍陣?!背穷^上,看著城外在自家火炮有效射程外停下前進步伐并不慌不忙重新整隊的火槍兵,站在才6.7米高德城墻上的費爾南多有些瞧不起的對身邊的眾人說道。
看到這里,有很多人會不理解,為啥要寫明國人和明朝人,因為作者覺得老外不明白朝代和國家的不同吧,如果有需要,后面作者可以統一改成明國或者明朝。
對于上一章馬尼拉城的描述,作者有些慚愧,資料方向找錯了,現在在這里水下字數,介紹一下當時馬尼拉城的情況。
1570年,西班牙探險隊到達了呂宋島。由于誤解和紛爭,西班牙探險隊和當地的土著為了掌控馬尼拉一帶的土地和村莊而發生了戰爭。經歷了幾個月的戰爭后,西班牙探險隊和當地的酋長于1571年簽訂和平條約。戰敗的土著被迫將馬尼拉的掌控權讓給西班牙。1571年6月24日,雷加斯皮宣布馬尼拉為西班牙東印度群島的新首都。雷加斯皮的成就令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感到喜悅,也就因此,腓力二世賜予馬尼拉紋章和宣布馬尼拉為“永遠忠貞與高貴之城”。
雷加斯皮依據腓力二世在1573年5月,于西班牙圣洛倫索頒布的皇家法令為馬尼拉規劃了新的藍圖。被設計成呈星形要塞,占地64公頃的王城區被2.44米厚,6.7米高的石墻包圍著。萊加斯皮在王城區興建道路,堡壘,教堂和學校。王城區也被設計成能抵御土著的反叛和中國海盜的侵擾。王城區于1606年竣工。王城區即時成了西班牙在菲律賓的行政,軍事和宗教中心。菲律賓最古老和最早的大學、教堂和女修道院都坐落于王城區內。其中最著名的天主教學校有圣托馬斯大學、馬尼拉雅典耀大學和雷特蘭的圣胡安學院;教堂有馬尼拉大教堂和圣奧古斯丁教堂。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府也本來設立于王城區內。不過19世紀的一場地震使總督府遷往馬拉卡南宮。
不過王城區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唯有合法的”白種人”才能在王城區內居住。而“白種人”的定義人群包括西班牙裔菲律賓人(在菲律賓出生的西班牙人),半島西班牙人(在西班牙出生的西班牙人),西班牙-馬來裔-漢人混血兒和西班牙-馬來裔混血兒
基于種族歧視和當時的社會道德觀,只有男“白種人”才可以和非白種女人結婚;女“白種人”是不可以和非白種人結婚。凡是和男西班牙人結婚的非白種女人,她們就自動合法地被歸為“白種人”。自然地,她們也可以和丈夫居住在王城區內。不過,除非被領養,否則男西班牙人和當地人所生的私生混血孩子是不能在王城區內居住。
至于馬來裔-漢人混血兒,只能因公工作原因而踏步王城區,不過這些人必須在日落時分回到他們位于王城區外的賓諾多社區的居所。另西班牙人實行了非常不公的課稅:白種人被豁繳稅;當地土著(馬來裔)則需要繳基本稅務;漢人混血兒則需繳納兩倍的基本稅務;漢人則需繳納四倍的基本稅務。
“將軍,現在攻城嗎?”軍陣邊上,負責指揮作戰的袁新飛問著身邊的龐帥。
“不急,咱們的艦隊就快到了,讓他們先開第一炮。一郎,拔刀隊的人都散出去了嗎?”
拔刀隊,是龐帥為了攻略呂宋而臨時新設的一支六千人的部隊,全體成員均由倭島流浪武士組成,其作用就是維穩。呂宋雖是大島,不過附屬島嶼眾多,且原生土著既多又桀驁難馴,所以,為了未來能更好的管理和開發呂宋,拔刀隊的作用便體現出來。
拔刀隊的作用有二,一是肅清島上一切敵對殘敵,而敵對殘敵的標準由拔刀隊說了算。不過,有一點,那就是除了漢人和自己人不能動。所以拔刀隊說誰是敵對殘敵誰就是(當然,作為文明人的下屬,拔刀隊絕對不會干出呂宋島土著大屠殺的事的,呃!應該是干不出來的);二是作為治安隊,用來維護島上秩序和治安;三是,炮灰確實廉價。
“是的,主公,都已經以中隊(拔刀隊編制小隊100人,中隊1000人,大隊3000人,因為為臨時設置,會隨著流浪武士的數量隨時調整)的規模散出去了,軍令不到絕不封刀!”在龐帥麾下,武忠一郎辦事一直很用心,也很貼心。
“干的不錯,一定要把這些禍害呂宋島的土匪全干掉,還呂宋島人民一個朗朗晴天。”龐帥煞有其事的說道。
“將軍,你看!西班牙人這是忍不住了,打算玩野戰啊!”看著西班牙士兵正源源不斷的從打開了城門的馬尼拉城內出來,袁新飛出聲說道。
“是嗎?那咱們就見識見識傳說中的西班牙方陣吧,很難得的機會??!”
眼見對面的明國人任自己出城,沒有一點動靜。西班牙人也沒有放松,抓緊了出城的速度,一隊又一隊的火槍手和長矛手在自己長官的帶領下出城列隊。
“愚蠢的明國人,這是想要像騎士一樣戰斗嗎?那就滿足你們,讓你們見識一下縱橫世界的西班牙戰陣。”對于明國人的一動不動,費爾南認為,對方這是要和他玩戰陣對決,便決定一戰定輸贏。
因為沒有受到干擾,出城作戰的西班牙人集結的很是順利。也就半個小時的功夫,一個完整的西班牙方陣便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只見作為戰陣主體的1200名長矛手排成了密集的方陣,其方陣正面一排為60人,縱深為20列。在四個邊角上是排成密集方隊的重型火繩槍手,一個邊角250人。而兩翼則由800名劍盾兵作為機動打擊力量來壓陣,唯一的騎兵力量,300多名騎兵則在戰陣后方視威海衛遠征軍騎兵的動向而動作。
歷史上,西班牙方陣的基礎配置便是中間由長矛兵為主體,四個角上配置火繩槍兵小隊。這種方陣的全方位防御能力很強,密集的長矛方陣負責防御,而火繩槍手則在方陣的四角上用密集的火力向四面輸出火力。而進行戰役級作戰或者大型會戰的時候,常見的西班牙方陣則升級成:中央4個西班牙大方陣為主,兩翼部署騎兵和炮兵為輔的陣型。而這種陣型則會使縱深變得更厚,抵御沖擊的能力更強。
1525年爆發的帕威亞戰役中,西班牙憑借著西班牙方陣戰勝了法國敕令騎兵和瑞士長矛兵后,便奠定了西班牙方陣的王者地位,也奠定了重型火繩槍在未來一個世紀里的領先地位
不過,凡事都有利弊。西班牙方陣雖然抗揍,但是它畢竟還是步兵為主的冷熱武器結合方陣,也會出問題。
后來,也就是在1643年5月間的羅克魯瓦之戰中,西班牙德梅洛將軍率領2.8萬人和30門火炮擺出西班牙方陣與法國由路易二世·德·波旁帶領的2.3萬人和12門火炮干架。結果在作戰中,法國人的騎兵在成功的驅逐了兩翼的西班牙騎兵并包抄西班牙軍隊的側后方后,雖然不斷的沖擊卻始終無法撼動西班牙的中央步兵方陣,但機動性較差的西班牙大方陣只能原地防御,無法反擊法軍。又因為西班牙方陣隊形密集,方陣不斷的遭到法軍火炮的遠程打擊,雖然法軍火炮數量少于西軍,但卻仍然能給陣型密集的西軍造成大量的傷亡,最終西軍敗北。
可以看出,大戰中,在缺少騎兵等機動力量支援的情況下,步兵的密集方陣即使火力再猛再抗揍,在無法阻止敵方火炮遠程有效火力打擊時,如果不能解決掉對方的炮兵,那么就只能在不斷的被動挨打被揍得越來越慘。
“將軍,要不要派人前去交涉一下?”看著兩家都擺好陣型,就差準備開始干架時,袁新飛問道。
“不需要,干就是,我們...”
“砰!”
“轟!”
龐帥話還沒說完,遠處的海面上便傳來了炮聲。
隨著遠處海上炮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密,岸上準備交戰的兩方都不由的把注意力轉向海面上。
隨著視線轉移,只見馬尼拉灣內,原本待命準備隨時支援岸上戰斗的西班牙海軍正在挨揍,十幾艘戰艦此時沒有一艘完好的。
“哦!上帝呀!”
馬尼拉王城區內的一處制高點上,循著炮聲舉著單筒望遠鏡越過己方戰船往遠處望去的萊科寧頓時便張大了自己的嘴巴。
海面上,3500頓級的“榮耀”號正帶著小弟們群毆西班牙海軍,估計用不了一刻鐘的時間,西班牙馬尼拉灣艦隊就得全部沉海喂王八。
“Preparación(準備)!”
“Ignición de la Cuerda de fuego?。ɑ鹄K點火)”
“各部準備!彈藥裝填!”
“火炮準備!”
等大家收回看向海上的視線都回過神來后,馬尼拉城下早已等的迫不及待的雙方頓時便紛紛開始準備起來。
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