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星宿——甲009(2)
崔日屬又名崔日,原籍博陵,唐初詩人。早年孤苦,家境貧寒,因此而淪落寓居在宋州,后年少的他決意西上少室山,拜師求學,求取仕途。“獨往路難行,窮陰人易傷;傷此無夜客,如何蒙雪霜。”這一詩句道出了旅途的凄苦和寂寞。到山上后多年的孤獨生活,讓其于山上的高僧,修士成了忘年之交,常于作詩以自勉。志況舒爽,苦讀書,高棲少室中,專心于學問,堅信器為人用,勢本天作。明時無廢人,廣廈無棄材。開元二十六年,崔日應試,做《名堂》,其中“秋來霜滿月,日后一孤星”,甚為絕妙,考官十分推崇,送至殿前御審。皇上看過之后也大為贊賞,取為狀元,官授河內尉。次年秋,開元二十七年,崔日便因病離世,崔日死后只留一女,名喚“星星”,世人皆以為,“秋來霜滿月,日后一孤星。”是讖語,道盡其一生坎坷,無不嘆息其滿身才華報復未展,身已故去。
但至此后本朝學風更勝,百姓都認識到只要有學識,無論出身如何,是否有人提拔,只一首絕妙的詩句,就有機會見天子,蹬于廟堂之上。至于天命,沒人能掌握,到很少去加以考慮了。當時鄉間,牛童在放牛時,如家中條件尚可,有書可讀,便在牛頭處掛一本書便于翻閱,而富貴人家則在廳堂旁擴建書房,終日手不離卷,以致家家的后花園沒人觀賞,漸顯荒廢。
民間還傳出了一段因求學而朋友絕交的佳話。說當時有兩個兄弟,從小兩家便住的很近,關系甚好,一起進私塾求學,隨著年紀增長,兩人的性情卻大不相同,一個樸實好學,一個虛華事故,有一天兩人同乘一車去拜會一位老先生,途經鬧市,樸實好學者,應手捧書卷專心苦讀,而他的好友卻東張西望對市井的繁華充滿了可望,兩人本非同類人,如何長久相處。到了老先生的住處,兩人下車入席時好學者取出佩劍,將兩人的席子從中間割斷,并道出緣由,后者羞愧難當,離席而去。從此這個故事便在坊間傳開,可見當時學風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