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天譴——甲004
今天一早郭三日就接到了通知,上午10點到園區食堂二樓開會。食堂在行政辦公區,山腳下的一片低洼地。這構局是由他們的企業性質決定的,“死者為大”,至少在這個地方好地段都是留給死人的,活人的作用就是為這些已過世的人服務,陰陽平衡自有其道理。
食堂于行政區的正中心,面積也不大,一共兩層400多平,平時沒事兒時,上下二層都用來當做餐廳吃飯用的地兒。如果有什么活動了,二層就臨時變成一個會議室或者小型禮堂。今天負責人突然要在這開個總結會議,大家都有點措手不及,原本要下班回家的,也不得不一邊在心中暗罵,一邊隨著大家早早的到了會場。等郭三日不急不忙的晃到時,發現這不大不小的二層會議室已經坐滿了人,少說也得有個百八十號。這還真讓他有些吃驚,平時看上去連個人影都沒有的園區,竟然有這么多人各司其位。他哪知道,這么大一個墓園怎么能少得了人打理,只不過大家都不像他這樣24小時在這坐班,一般都是手里的活忙完,就可以回去,只要工作不出問題,時間都是相對自由的。比如園藝的,只要隨著各個季節變化對園內花草進行布置修剪就行了,沒人要求你每天必須做什么。在比如保潔的,由于園區就在山上,一半屬于自然風光,所以落個葉什么的都不需要大面積清掃,而墓位如果沒有特殊要求,一般也都是由家屬各自安排自行打理,他們只需要保持主路和一些公共設施的整潔就可以了。平時由于時間和工作地點的不同見到面的機會并不多。但這么大的一個園區,方方面面的加一起,百八十人還是要的。除了郭三日外,還需要按時上下班,按正常工作制度走的,就是銷售和客服這一部分。但他們都在市內辦公,所以于園區里的人接觸的機會就更少了。至于那些大小管理和財務雖然在園區的行政樓這邊幾乎一人一個辦公室,但沒什么事兒時幾乎很少過來。一個月有那么幾天能過來做做樣子,轉一轉,就已經算是很不錯比較認真負責的了。大多時間都是和銷售的那些美女帥哥們擠在市內的寫字樓里一起工作。
望著這臺下,少數見過面的和臺上,除了主席位的那個人在招自己進來時有一面之緣外,其他完全是陌生人。這是在郭三日,干了這份工作后第一次感到擁擠和拘謹。
就在他剛要在門口一把空椅子上坐下時,卻看見主席臺上那位領導正在向自己招手,并指了指前面的一個空位,好像是讓他到前面那空位去坐。郭三日,左右看了看,確定身后沒有其他人,應該是在招呼自己,就一臉迷惑的走了過去。剛坐好沒多久,在會議負責人的示意下,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等待領導講話,“現在由我們的劉總,對大家這段時間的表現做一個評價總結,也為大家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隨著會議負責人的一大串廢話告于段落,坐在主席位,向郭三日招手的那位領導清了清嗓,準備發言了。這讓郭三日不免有些吃驚,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個小保安,往好聽點說叫“管理員”,竟然是一個企業老總親自招聘的。這其實是他對情況不夠了解。剛剛從入會人員上就能看出整個企業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管理層和一些偏文職性的工作,這部分對人員的學歷和素質有一定要求,但在市區辦公。另一部分是園區的日常維護工作,主要是養護一些花花草草和保持環境衛生,只需要能勝任工作就行,對學歷什么的沒有要求。大多是附近的農民,無事在家了,正好來墓園工作。這一地區與外界溝通不是很多,都是打小和田地打交道的地道農民,園區給的待遇又好,工作還輕松,自然也是優中選優,選出來的,完成這點工作對他們來說不會有什么問題。但有一個崗位除外,就是郭三日這個“小保安”,一要要求年齡是不能太大,還需要有一定氣質,這就基本把附近村民淘汰掉了,現在偏僻點的村子剩的全是老弱病殘,有點能力和年輕些的都上大城市打工去,哪有幾個在家里種地的啊。另一點更要命,就是還需要管理十幾個監控視頻對電腦要有簡單的了解,這基本就不用在附近的村莊考慮了,一輩子都圍那點地轉,哪有機會學什么電腦啊,看見過長什么樣子的都少。因為這兩個原因在郭三日來之前這一位置已經空了大半年。但也不能因為沒有專人就不去做工作啊,來了人,總要有人接待呀。所以在此之前都是幾個領導帶著司機輪值看守,這個決定是劉總親自下發的,為顯民主,他自己一個月也要輪值那么三、四天,但他其實一天也沒去過,大家雖然都不愛干,但總有那愛拍馬屁的,硬著頭皮給頂了。這短時間內事情到得到了解決,但時間一長,坐貫辦公室的領導們可不干了,紛紛過來找人事部門的負責人,好一頓罵啊。但罵歸罵人還是招不到,劉總自己也感覺,這不是一個長久辦法,總不能一個企業的管理層整天輪流看大門啊。一個“門衛”就這么難招?他還真就不信這個邪了,決定自己親自來處理這件事。其實等說完,他自己也后悔了,這要找不到合適人選,不是自己給自己打臉嗎?但一個企業的領導說完話就變卦,那成什么體統。人事部門的負責人倒是樂得快要蹦起來了,這半年大家把他都罵成飯桶了,這回劉總親自來抓,看看你們這幫人還說啥,到時都老實的去看大門就沒脾氣了。不過還是那句老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能力是一方面,運氣這東西你不服氣還真是不行,劉總上來不到一星期就碰見了郭三日這愣頭青,事情圓滿解決了。人事部門的負責人還沒有緩過勁兒呢,大家對他嘲笑指責轉瞬即折,一股腦的變成了對劉總的大力追捧,“真是沒有劉總解決不了的事情……”,“要不怎么說人家劉總能把企業做這么大呢……”,“真是太有能力了……”,這回拍馬屁都省得打草稿了,另外也確實解決了大家的實際問題,而對于人事部這位負責人大家也都知道,罵他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今后他在公司里,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