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采訪
- 重生95后
- 楚耳良
- 2040字
- 2019-09-16 23:37:24
收拾完東西,李朗就急匆匆的趕到了學校。
“喂,這呢!”教室門口,看到那道熟悉的身影,李朗笑著招呼道。
看到李朗,周敏驚呼一聲,接著就撲了過來。
“喂喂,周同學,注意影響。”好不容易拉開貼在身上的周敏,李朗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無視了四周的目光,李朗拉著滿臉通紅的周敏,笑道:“走,換個地方。”
倆人走在校園的小道上,不徐不緩,倒是也悠閑的很。不過幾個月后再回來,此刻的李朗卻又大不相同,手握數千萬美元資產,真可謂意氣風發。自然而然散發的氣場連旁邊的周敏都感覺到了。
“你做的那什么播放器,做好了?”周敏看著李朗的臉,好奇的問道。
她總感覺,李朗這趟回來似乎變了不少。似乎,身上最后的一點學生氣也沒了。
李朗去美國前跟她說過目的。這段倆人雖然也常打電話,但畢竟在國外,好些事李朗也實在不方便在電話里說。
“當然。”李朗掏了掏兜,很快拿出了一個播放器,“吶,送你的。”
“哇!真漂亮。”周敏接過來,眼睛頓時亮的很。
這外殼恐怕是李朗下力氣最大的部分了。現在來看,思路無疑很成功,所有人看到它的第一眼幾乎都要贊嘆其精致。
“這里邊存了當下流行的一些歌,這個是播放列表,很簡單的。”李朗耐心的為周敏講解道。
“這個可以直接下載歌曲嗎?”周敏問道。
“可以。”李朗點點頭,“只要是Mp3格式的都可以,美國有可以下載音樂的網站,國內不知道有沒有。”
拿著已經在播放狀態的播放器,周敏聽著歌,若有所思。
“這東西音質還不錯,聽歌的成本應該比唱片低很多,要是流行起來,不會把唱片淘汰了吧?”
“聰明!”李朗笑道:“你這算說到點子上了。我算是趟了條路,用不了幾年,更多的播放器廠商就會蜂擁而起,誰還花那錢去買唱片?”
對于這樣的替代,李朗也沒什么好說的,更不會惋惜,所有事物的結果不都是死亡嘛。
盡管聽著相當的不可思議,但周敏還是選擇了相信,接著她就不禁擔心。李朗在挑戰一個行業?這實在有些出乎了她的心里承受范圍。
“別擔心。”李朗伸手揉揉她皺起的眉頭,笑道:“反正都是在國外折騰,大不了再回來。”
這個理由終于讓周敏輕松了起來,臉上的擔心也去了不少。對啊,大不了回國唄。
……
跟周敏的愜意時光沒過多久,李朗就不得不去應付讓人頭疼的事了。
坐在一個會議室里,旁邊就是張平,李朗不禁有些坐立不安。
“老師,這人怎么還沒來?就剩五分鐘到時間了。”李朗終于忍不住問張平道。
張平嘆了口氣,瞪著李朗道:“還有五分鐘呢,你急個什么?……真是倒霉,攤上你個學生,凈耽誤我事。”
“您這話說的……我出了名,您臉上不也有光嘛。”面對張平,李朗氣勢天然的就低了半頭。
“哼,你以為我稀罕呢?要不是惦記著你承諾的捐款,我才不湊你這熱鬧呢。”張平瞅著李朗,意味深長的道。
李朗嘴角抽了抽,對張平的直白又有了新的認識。瞧那語氣,就差直接明說:你欠的錢該還了。
“您放心,我立刻就捐,先捐一百萬?”李朗試著道。
這是他現在能支配的最大額度閑錢。畢竟不是獨資公司,再多,那就得經過公司各方同意了。
“美元?”張平斜著眼道。
“當然。純美元。”
“那還差不多。”張平臉色總算緩和了不少。“先說好了,全是咱院的,你可認準了。”
“那必須的。我不能向著外人。”李朗笑著連連點頭。
倆人正聊著,門口一陣腳步聲傳來。接著,學校行政處的一個老師就領著幾個人過來了。
那老師指著其中一人,對張平道:“張老師,介紹一下,這位是齊記者。”
“你好,張教授。我叫齊政。”那記者看著倒是謙遜的很,主動跟張平握手。
“你好。”張平點點頭,指了指旁邊的李朗道:“這小子就是你們的采訪對象了。他叫李朗。”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你好。”齊政頓時笑容滿面,向李朗伸手道。
“過獎了。只是小打小鬧。”李朗這會卻是正兒八經的狀態,嚴肅的很,看的旁邊張平都愣了。一直習慣了李朗的嬉皮笑臉,這一認真起來,還真有些氣勢了啊。
“李先生謙虛了。”
齊政臉上突然有些感慨,即使面對的只是個小年輕,可他還是認真的很。“據我所知,您的公司最新估值都上億美元了,再謙虛恐怕也不合適吧?”
聽到這話,在場幾人眼睛都有些發直,接著幾乎同時懷疑起了耳朵。那是美元啊。今天的匯率是多少來著?
“有那么多?”張平眼睛盯著李朗,似乎在詢問。
開玩笑呢吧?這小子去了幾個月而已,轉眼上億美元?他到現在也不知道具體情況,以為李朗只是做的不錯而已。
“估值而已,不算數不算數。”李朗被張平盯得一陣緊張,連忙招招手,“咱還是快采訪吧。”
記者什么的,果然不能靠譜啊!都是一副不嫌事大,只嫌不夠刺激的家伙。
在會議桌兩邊坐定。因為只是刊登報紙,李朗又不愿意留照片,所以這次是口頭采訪,只錄音。
“那么,能不能請您介紹一下您的創業經歷呢?”齊政首先問道。
他的分寸把握的很好,盡量把話語權交到了李朗這邊。畢竟,這次本來就是個正面典型宣傳,都有固定模板的。他只需要聽李朗講完,然后問幾個不那么犀利的問題,中規中矩的就好。況且,國內官方媒體一般都正經的很,不是想著吸引眼球,內容的導向正常才是重點。
采訪進展的還算順利,李朗也沒遇到什么為難。當然,這也是采訪的性質決定了的,按著正常模式,從一開始就不會有什么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