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金錢的邏輯(5)

首先,中小企業的信用度較低。以青島市為例,63.7%的企業根本未參加任何資信評估,而參加者的信用等級也普遍較低,被評為AA級及以上的企業只有3.3%。所謂的信用評級就是由專門機構對企業的信用狀況作出評價,給出不同的信用等級,按信用從高到低分別為:AAA級、AA級、A級、BBB級……可憐的是,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常持過分審慎的態度,即使你獲得了AA級或以上,貸款時銀行也不太認可,本來可以享受的一些優惠條件也無法落實,可以說是備受歧視。

本來擔保和抵押是一個比較好的融資手段,但是一些效益好的企業既不愿給別人作擔保,也不愿請別人為自己擔保;效益一般的呢,又不符合銀行的擔保條件,中小企業之間相互擔保,常常是一家出了問題就連累一批企業,像赤壁中的曹操軍,最后誰也逃不掉,比較慘烈。而且中小企業規模小,可抵押物少,抵押物折扣率高,資產評估手續繁瑣,成本高。

此外,中小企業的融資形式也比較單一,融資渠道比較狹窄。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形式基本仍固守在傳統的借貸手段上,對現代的融資方式比較陌生,想想也可以理解,因為很多中小企業主本身文化程度不是很高,要他們能“與時俱進”,大膽熟練地使用現代的融資手段實在是比較勉強,那是相當典型的吃了沒文化的虧啊。

我國中小企業通過證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的難度很大,籌集的資金相當有限,銀行的信用貸款仍是中小企業的主要渠道,占60%以上的比重。而且,我們前面說了,對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來說,銀行融資也是很難的,因為信用不夠。但是活人哪能讓尿憋死,人總是會有辦法的,那就是通過民間借貸來融資。既然我手頭上錢不夠,那就找親戚朋友借一點,甚至入伙大家一起干,總之不管怎么說,看在各種“面子”上怎么也得拉兄弟一把,我可以支付比銀行存款高得多的利息,這樣大家也算是“雙贏”。雖然說這種借款風險比存銀行高得多,但是利息也高很多,不承擔風險哪有高收益啊!金錢的邏輯就是往那些高收益的地方跑。資本論中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對浙江中小企業近幾年的民間借款利率的調查也證實了這個結論,貸款期限半年以下的年利率基本上在12%左右,而3~5年的長期借款的年利率在15%左右,這樣的利率相對于銀行存款利率的誘惑力不是一般的高。但是這么高的利率水平對中小企業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簡單地計算一下你就能理解了。比如企業的利潤率為5%(其實相當一部分企業的利潤率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如果企業一半的資金是以10%的利率借來的話,那么這個企業的利潤正好夠付利息的,這一年基本上算是白忙活了。

如果你有機會去問問那些中小企業的企業家們,什么是他們現在最需要的?估計90%的企業給出的答案當中排在最重要位置的就是融資。而在今天經濟危機的背景之下,融資難更是讓不少的企業資金吃緊、雪上加霜。我們應該也看到了很多這方面的新聞,不少企業正在因為自己的資金周轉不靈、借貸無門而不得不倒閉。

小鏈接3:

2008年7月中旬,浙江頗有名氣的金屋集團老板張正健突然失蹤,這讓眾多聚集在金屋集團總部門口討債的人們情緒激動,張正健失蹤的原因被推測為躲避高利貸。根據當地政府公布的數據,金屋集團涉及欠款大約為17億多,其中14億為民間借貸,本金為8億,利息為6億。從2007年至今,浙江民企老板突然失蹤的新聞并不新鮮,大多是因為它們欠下了上億的高額債務。2007年11月,浙江寶興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創始人葉榮突然下落不明,傳聞欠債近5億元。2007年8月,浙江義烏招牌餐飲店一番餐飲老板朱世南突然失蹤,據傳當事人欠款約3億。2008年5月,臺州飛躍集團資金鏈斷裂,創始人邱繼寶向政府提出破產申請。眾多中小企業倒在了斷裂的資金鏈下,在外部環境困難重重的背景下,如何解決融資這個難題正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

上面例子中的飛躍集團本身是很不錯的,資金鏈也沒有什么問題,那么問題出在哪里呢?出在擔保上了。它牛氣烘烘地去為另外一個集團做擔保了,不料那個集團出了問題,它的擔保就連帶出問題了,然后就是信用等級的急劇下降,接著就是銀行切斷資金來源。所以不能叫企業死就死了,死了活該,它一死,和它關聯的企業就要被拖進去,這個危機就要蔓延開來,這就真的“無窮匱也”了,大家明白為什么美國這么一個崇尚自由市場的國家不讓某些企業隨便倒閉的原因了吧。那么怎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呢?

一是在證券市場里面專門設立中小板,這個我們已經開始了,但是能夠從里面籌措資金的中小企業還只是一小部分,因為它設了較多的門檻。另一個辦法就是由政府向專業的中小企業貸款機構提供補助。比如向中小企業貸了一百筆款,壞掉了一筆,可能一般的貸款機構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想干下去了,但是政府說那筆壞掉的貸款我來補貼,你還要繼續為國家發光發熱干下去。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政府的投入不夠,經濟不景氣,政府也沒余糧啊!

還有其他的辦法,就是在一個行業里面,在行業組織的協調下進行企業之間有規則的資金拆借。在行業里面大家都知根知底,你個人信用怎么樣,企業經營狀況怎么樣,大家都清清楚楚,想忽悠還是比較困難的,于是就可以規范。比如大家約定10%的利率進行項目之間的拆借,來解決短期資金缺口,這樣就避免了企業到地下錢莊去借錢,去借高利貸。

信用互保也是一種方式,比如一個行業成立了一個信用組合,里面有10家企業,每家拿出10萬元錢,這樣就有100萬了,然后拿這100萬到銀行做擔保,要銀行貸款給企業,任何一家企業提出貸款,都是以這100萬做擔保。實際上同樣的信用狀況下,通過聯保企業可獲得的貸款資金額度放大了10倍。

最后還有一種可以探索的就是中小企業聯合債券。單個的中小企業很難發行公司債券,比如說你需要2000萬資金,但是為這區區2000萬發行公司債券成本可能就要幾百萬,那還怎么玩得轉?所以一個行業里面或者某一個相關產業鏈行業的中小企業可以結合起來,作為一個信用共同體,聯合發行公司債券,以解決長期資金融通的問題。

總之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下,很多企業都已在一條船上了,要渡過危機,解決中小企業短期資金融通的困難最關鍵的是相互幫助進行自救,所謂的“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全要靠我們自己。

上面談到了民間融資對中小企業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資金來源,而從民間融資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依稀發現一個隱約的龐然大物——地下金融。下面就和大家簡單聊一下地下金融的情況,權當消遣,大家完全可以沏一壺茶,悠閑地聽下面的故事。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經濟逐步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以民間借貸、地下錢莊、“標會”等形式的地下金融活動在沿海發達地區日趨活躍,并且從經濟發達地區逐步向次發達及落后地區發展。這種現象被人稱為:地下金融。說起這個詞,恐怕很多人腦海中出現的印象會是:在燈火忽明忽暗的地下室,一幫類似黑社會性質的人提著裝滿現金的密碼箱偷偷地干某種見不得人的勾當……其實,實際情況與此還是有很大出入的。所謂的“地下”,倒不是說這種活動發生在地下,而是說明這些活動包括非法行為、缺乏納稅義務、沒有統計在官方報表之中、在官方的監督之外等。而且地下金融往往與黑社會有著某些聯系,這也可以理解,任何活動想要長期發展都得有一個“規范”之類的東西,既然對“地下”的東西沒有政府這個最大的權力機構來規范,那么退而求其次,找某些有“信譽”、有“規矩”的黑社會來規范也就順理成章了。

2005年末的統計結果顯示,僅溫州的民間金融規模大約有400億~420億元;花旗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在2004年5~10月期間,銀行居民存款流失額在9000億左右,這些資金都用于自己投資或民間融資。地下金融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對地方民營企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但是地下金融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嚴重。2003年5月,福建福安25億元民間標會崩盤,標會影響了當地80%的家庭;內地每年有120億港幣通過“地下保單”流入香港保險市場,占據了香港壽險市場1/3的份額、內地個人壽險收入的1/10,給我國境內保險公司帶來了嚴重的沖擊;2004年調查顯示廣東省29個縣的農戶購買地下六合彩的資金高達33.3億元,估計流失金額為13.3億元,平均每個農戶損失300多元……

蓬勃發展的地下金融,不但反映了國人財富的增長,還反映出了人們蠢蠢欲動的急切的暴富心理,再次證明了馬克思所說的資本天然的逐利性。

由于地下金融的形式很多,這里咱們篇幅有限,所以只選取存貸型的地下錢莊來和大家相對詳細地聊聊。

存貸型的地下錢莊經營范圍相當有限,只有存款和貸款業務,有些地下錢莊甚至只有貸款業務(放貸資金為自有資金),這也說明這個錢莊的老板是個闊佬,他自己的錢放貸都放不完,你說牛不牛?

一般這種錢莊存款和放貸都采取現金方式,沒有轉賬業務也沒有票據業務,可謂是“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吸收存款的對象往往是本地村民或市民,通過親友關系介紹招攬存款。一些地下錢莊形成一定規模后,會享譽當地,也能吸引一些人主動上門存款,可見招牌的重要性啊!放貸的對象集中于業務根基不深、可抵押財產有限的中小私營企業主,或是生活中因疾病、婚喪嫁娶等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村民或市民。

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都是高利息,甚至數倍于銀行利率。借貸雙方彼此比較了解,放貸也沒有什么擔保,以口頭承諾為主,或者只需要一種簡單的借條,往往沒有成文的貸款契約。存款時,錢莊一般會向存款人開一個存款憑證。

不過它們的壽命往往不會很長,或被取締或因為貸款收不回來、無力支付存款利息而陷入困境,這充分說明銀行不是什么人都能開的。總體看來,存貸型地下錢莊業務簡單,甚至沒有任何金融知識的老大媽也能操作,正所謂簡單明了,老少皆宜。

小鏈接4:

何某是浙江余姚市的一名農婦。2003年9月到2005年2月的一年半時間內,她以2%~5%不等的高利率為誘餌,吸引附近村民的資金來她所辦的“銀行”存款,累計存款超過290萬。同時,她又將村民的錢以10%的高利率借給需要資金急用的親戚朋友或本鄉村民,靠存貸差從中獲利20余萬元。何某的妹妹是個賭徒,她見姐姐手上有錢了,開始向姐姐借錢賭博,何某陸續把150萬元借給她。2005年2月,何某妹妹因賭博被判刑,其所借100余萬賭資無法歸還。由此何某資金鏈斷裂,許多地下錢莊儲戶的到期存款無法歸還,高額利息無法兌現,只得向公安機關報案。

信用是金融業的本質,而地下錢莊符合這個規律,因為它的基礎在于血緣、親緣和地緣關系,它的存款和貸款都是靠我們特定的民間信用為交易基礎的,它們能長期存在正是因為它們的信用基礎。它們能吸收存款首先是因為有較高的利率,但是儲戶除了考慮收益之外,還要考慮風險。而正是因為有各種民間關系存在,才使得他們比較放心地把錢交給地下錢莊,因為大伙兒基本生活在一個圈子里面,如果他“亂來”的話,以后也就很難在這個圈子里面混下去了,這也是地下錢莊一旦出現問題,其主人馬上“跑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怕報復,更關鍵的是怕碰到熟人。

地下錢莊的客戶群體相對固定,有較強的地緣性,跨地區的比較少見,即使在一個地區開設多家“分行”的也很少見。它們對存款對象一般沒有地域限制:反正你把錢交給我,我可不管你是哪個廟的;但對放貸對象卻有嚴格的地域限制,要求對貸款人的情況很熟悉,容易控制風險。你看,其運作是不是相當的“科學”?

此外,它們還提供“個性化服務”,利率可以商量,借貸金額也可以商量,可以分次貸款也可以一次貸款,總之一句話:大家都是自己人,萬事好商量。在無法獲得正規銀行金融服務的對象中間,它們滿足了那些人的需求,這就是它們的“群眾基礎”。這充分說明了經濟學的一個重要規律: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禹城市| 临武县| 安远县| 四川省| 临汾市| 蒙自县| 壤塘县| 顺昌县| 白玉县| 桃园县| 会昌县| 思南县| 承德县| 桦甸市| 龙海市| 娄底市| 连平县| 宣威市| 天水市| 宣武区| 彭阳县| 辛集市| 灵宝市| 郸城县| 长兴县| 静安区| 清苑县| 镇巴县| 大英县| 临沂市| 河西区| 大埔县| 杭锦后旗| 民县| 丰台区| 文昌市| 宝清县| 青州市| 尚义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