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 深藏不露是紈绔
- 撫琴訴離殤
- 2184字
- 2025-05-24 09:18:13
在司空煜的暗中籌謀之下,求救信一經發出,至第四日清晨,東陵皇宮之中,司空征便收到了這封求救信。司空征覽畢信中之內容,不禁一怔,旋即神色很快恢復如常,當即將此事提上朝堂議程。朝會之上,他將此事道出,欲與眾臣共議對策。不多時,便有一部分臣子應和出兵之舉。
畢竟,長公主司空笑乃是大夏的王妃,若是坐視不出兵救援,在這些臣子看來,于皇室顏面有損,有損皇室血脈的顏面與尊嚴。然亦有部分臣子持反對意見,其言此乃大夏之內亂,我東陵若貿然出兵,倘若被他國探知,恐其猜忌我東陵覬覦大夏疆土,進而同樣舉兵伐夏,如此,大夏固然危矣,我東陵亦恐陷入戰事泥沼,難以獨善其身。
司空政亦覺眾人所言在理,此等情形下,實令司空征有些騎虎難下。恰于此時,暗衛悄然呈上一封信箋于司空征手中。司空征展信細閱之后,緊蹙的眉頭霍然舒展,繼而笑道:“此真乃天佑我東陵啊。”眾人聞之皆一臉茫然,不解司空征何出此言,紛紛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他。
司空征朗聲道:“朕已得線報,那云夜之國主云寒,素來只圖自保,厭于爭斗,此番定不會出兵大夏。至于南離,朕已遣人前往,與國主北冥楓會面洽談,其亦回朕,南離亦將兩不相幫。如此局面,眾卿以為朕此時豈有不出兵之理?”眾人聽聞,面面相覷,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作答。
司空征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道:“爾等還有何話可說?那大夏國主,乃是朕的妹夫。如今他有難,朕便是不論其他,單為朕皇妹故,亦決然不能坐視不理。”言罷,目光掃過眾人,繼而吩咐道:“來人吶,朕命你等即刻點兵十萬,出兵大夏。”見陛下已然下旨,眾人自是無話可說。
且說下朝之后,四王爺司空樂正在府中靜坐,聞聽今日朝堂之上所生之事,不禁陷入沉思。司空樂心思縝密,行事謹慎,他暗自思忖,那云夜國主云寒向來喜好明哲保身,此番不欲插手大夏之事倒也在他意料之中。只是南離那邊,卻為何突然轉了風向?自己此前可是已暗中安排人等前往南離,讓他們暗中散布謠言,意圖將司空煜之死悉數推到司空征身上。
南離國主北冥楓素以嚴謹穩重著稱,他麾下的那兩位王爺北冥逸和北冥軒,對自己兩個妹妹極為寵愛,若是曉得妹妹心儀之人竟是遭東陵皇帝司空征所害,不可能如此淡然處之才對。
司空樂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哪里出了差池,事情怎就未按他所謀劃的方向發展。果不其然,正如司空樂所料,南離那邊聽聞傳言后,北冥逸和北冥軒兄弟二人,見自己妹妹北冥羽自司空煜過世后,一年有余都未曾釋懷,心中實在不忍。北冥逸為人沉穩有擔當,北冥軒雖性子稍顯急躁,但也是個重情重義之人,見妹妹受苦,自是想為她出頭。
二人來到北冥羽的住所,只見北冥羽一臉憔悴,雖已過了不少時日,可自司空煜離世后一直未能從憂傷中完全走出,只是在家人的開導下,勉強振作了一些。兄弟二人進得院中,北冥軒便開口道:“小妹,我們兄妹有話問你。”北冥羽仿若未聞,只是靜靜坐著。
北冥軒還想再喚,卻被北冥逸止住。北冥逸緩步走到北冥羽跟前坐下,輕聲道:“小妹想必也聽聞外邊的傳聞了,如今大夏內亂,聽聞東陵欲出兵救援,我兄弟二人欲替小妹出一口惡氣。”
北冥羽依舊沉默不語。北冥軒見此情形,便說道:“那小妹好生歇息,我與大哥就此告辭。”兄弟二人起身欲行。此時,北冥羽卻忽然開口道:“大哥,二哥這般聰慧之人,怎么也會輕信那毫無根據的傳聞?”北冥逸趕忙問道:“小妹的意思是,那些傳聞皆為虛妄?”
北冥羽輕輕嘆道:“他人作何想,我并不知曉。但我心中篤定,司空征與司空煜兄弟二人之中,司空征對司空煜實乃情義深重,絕不是那陰險之人。我料想,這定是有人蓄意為之,妄圖借我等之手,打壓東陵。”
北冥逸聽聞妹妹之言,細思之下,覺得確有可能,便說道:“如此一想,那些謠言的出處確實可疑。我這就即刻安排人手,去探尋這消息到底從何處傳出。”北冥軒也頗為懊悔,道:“看來還是哥哥們太過魯莽,還是小妹心思細膩。”
北冥逸見妹妹北冥羽的神色,心中滿是疼惜與擔憂。他深知,此地猶如一座情感的囚牢,每一絲空氣似乎都在撩撥著妹妹心底那根名為傷心的弦。他不愿再看到妹妹沉浸在那無盡的悲戚之中,于是,輕輕拉起北冥軒的衣袖,悄然轉身離開。
北冥羽宛如一幅被定格的畫,靜靜地倚在桌前。她的手似無意識地搭在桌沿,手指無規律地輕輕敲擊著桌面,似在訴說著內心的煩亂。她緩緩地閉上雙眸,眉頭輕蹙,將自己的身子微微前傾,額頭輕抵著手掌,整個人沉浸在沉思之中。
兩年了,自司空煜離去,仿若白駒過隙,卻又似度日如年。司空煜的音容笑貌仿若鐫刻在靈魂深處,每每念及,心中的悲痛就如潮水般洶涌而至。北冥羽心中深知,當初司空煜阻止自己回去,定是出于對她無微不至的關懷。他總是這般,將所有的危險與艱難都獨自攬下,只愿將那最為安穩、平靜的生活留給她。可她怎能不氣呢?氣他事事瞞著自己,像個孤獨的行者,在黑暗中獨自前行,卻將她遺留在那無知的角落。
她常常想,若是當時自己知曉他所做之事,自己定會毫不猶豫地站在他的身旁,無論是刀山火海,還是萬難在前,她都會與他并肩作戰。若是如此,他又怎會選擇那條布滿荊棘、充滿未知的道路呢?她的心中滿是悔恨與自責,仿佛那無盡的痛苦都是自己一手造成。
這一邊,王后款步來到女兒的院中。她腳步輕盈,似怕驚擾了這庭院中的靜謐。然而,一進院子,便看到女兒那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模樣。女皇的眼中閃過一絲疼惜與理解,她抬手示意身旁的侍女,那侍女立刻會意,屏氣凝神,悄無聲息地站立在一旁,不敢發出絲毫聲響,生怕破壞了這一室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