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齊頭并進
- 極品國士
- 冰藍之刃
- 2218字
- 2019-09-07 02:50:36
此類的邏輯小故事對蘇燁來說比比皆是,可以說信手拈來。
唐代可沒有“邏輯”這樣的現代概念,短時間里把現代那些知識灌輸給魯材他們是不可能的,這種事只能潤物細無聲,慢慢來。
對這時的人們來說,文化知識以及娛樂活動是極度缺乏的,但,當前急需解決的,還是物質的短缺。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倉廩實而知榮辱。
如果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哪來的精力去讀書識字?
當然,任何時候都有窮人和富人。
窮人還是占大多數的。
蘇家莊人們的生活只能說勉強達到溫飽,文娛等對他們來講只是生活以外的添頭罷了。
蘇燁本人并不是喜歡多管閑事的人,人各有命,蘇家莊其他人生活怎么樣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況且,蘇燁看了一圈,蘇家莊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
就連蘇燁家也是和其他莊戶一樣粗茶淡飯的水平。
蘇燁自信憑借后世那些知識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日后成為富可敵國的大賈也不無可能。
但在那之前,他仍舊要在蘇家莊生活,要考慮自己和環境的關系。
若他自己過的太好,免不了遭到其他人紅眼……
次日一早吃完飯,魯材就和小五一起上山砍竹伐木。
而蘇燁則和小梧一起挖泥燒磚。
不得不說竹山縣是名副其實的一塊寶地,山清水秀不說,山林里野生生物奇多,而且泥土十分適合燒磚。
蘇燁記得自己村里有過土磚窯,雖說是個小的土磚窯,但也是很常見的輪窯,燒出來的磚二十年后還可以當做蓋新房的材料。
燒磚需要大量的炭以及粘土,磚窯也需要磚,以后的爐灶也需要磚。
燒磚的流程蘇家莊除了蘇燁無人知曉,燒磚在這個時代屬于工匠的業務范圍,有專門的燒磚工匠。
燒炭倒是容易,鄉下人基本都會在山里用泥糊個土窯,就地選取木材來燒炭。只不過他們這種就地取材的方式效率極低,對環境的污染還很嚴重。
寶豐山,林深草密。
某處草木稍淺,有山澗流過的空地上,兩個身著短褐的身影正毫不停歇地埋頭用手里的鋤頭在地上挖坑。
“燁哥,炭要怎么燒?”
“土窯怎么建?”
對小梧來說,這一切都很新奇。
見他這么好學,蘇燁樂得把相關的東西都教給他。
在山里就地取材建爐子或炭窯并沒想象中那么難,在短視頻自媒體十分發達的后世,那些野外動手diy的視頻蘇燁看了又看。
“燒磚一需要火,二需要泥。有了這兩樣東西,你在哪里都可以燒磚。想生出溫度足夠的火你需要有炭,炭的來源一是煤炭二是木炭。至于泥,上等的以粘土為最佳,要知道粘土是做瓷器的原料。若沒有粘土,那么平常的泥里加上草木灰,樹葉等也可以,只是效果肯定不如粘土。”
蘇燁邊說邊吩咐小梧去搜集枯枝樹葉草木,這段時間都是好天氣,枯枝樹葉等在山林里隨處可見。
他自己則就地取材,開始壘燒炭的爐子。
燒炭需要爐子,燒磚也需要爐子。
不過材料都很簡單,只要有水有泥有火就可以了。
記得以前看澳洲小哥的視頻時,蘇燁被小哥鉆木取火的技術震驚的五體投地。輪到他自己時——很遺憾,鉆了半天木半點火星都看不到,只有呼哧呼哧的刺耳摩擦聲,好在有火折子,隨時隨地可以引火。
小梧就在周圍不遠的范圍搜集枯枝樹葉,來來回回每次都抱一大堆薪柴。
蘇燁說話時他就認真聽著,偶爾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插嘴問上一兩句。
當看到蘇燁用泥磚壘出的爐子在爐膛里的火的炙烤下逐漸變硬,逐漸有模有樣,他的眼睛也逐漸變亮。
“燁哥,你好厲害!”看著火苗從高高的煙囪里冒出來,小梧覺得很神奇。
爐膛在地面以下的坑里,薪柴也在地面以下,然而火苗卻從半人高的煙囪里冒了出來。
而燁哥還要把煙囪繼續往高處壘……
看過澳洲小哥動手造爐子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小事一樁,煙囪越高越拉風,相應的,柴火的燃燒效率更高,火的溫度就更高,燒出來的磚越結實耐用。
“好了,現在跟我一起造磚坯。”
所謂的磚坯就是把泥塑成四四方方磚的模樣,蘇燁先用竹片做了兩個四四方方的邊框,以此為標準來捏泥磚。
四四方方的泥塊還要經過幾天的晾曬,曬干之后才能放在爐子里燒。
就在蘇燁小梧兩人動手燒磚時,魯材和小五這邊也在馬不停蹄地伐木準備做木工活。
小板凳,桌子怎么做,魯材心里早有計劃,伐木這種事對他來說也是手到擒來。頭一次做這事的小五就很生疏,不過小五充其量也就是個打下手的,真正做事的也就是魯材罷了。
要是蘇燁看到魯材干活的場景,估計會大吃一驚。
他想到魯材是個很能干的,但他肯定想不到魯材這么能干。
干活時魯材一板一眼,不茍言笑。但是一下鋸,很快樹就朝著某個方向倒下去。
后續的把樹枝樹葉去掉這種事他做起來也是又快又好。
小五完完全全成了一個打下手的。
兩方進度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雖說同在一個山里,兩邊卻是互不打擾。
為了防止下雨把磚坯淋濕,蘇燁計劃再搭一間工棚。
不用多高大上,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好。
生活在山里的好處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隨處都可以撿到寶,想造什么可以隨時就地取材找到自己需要的。
只要你肯動腦子動手,就不會餓到。還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獲。
在山里,絕對是動手做實驗的好地方。
當然了,隱居的生活固然很好,也要先賺到錢才行。
總不能一輩子在山里當一個野人。
……
天色將黑,蘇燁澆滅了所有的火,帶著小梧下山回家。
干了一天活,蘇燁累的一動也不想動。
更別說小梧了。
兩人馬不停蹄回到家,發現魯材和小五早已回到家。
他們回到家時,魯材正在打小板凳。
看來魯材這邊的進度也是飛快。
蘇大夫人憐惜幾個孩子這么辛苦,早早生火做飯。
蘇燁和小梧顧不上多說什么,飛快地洗漱一番就捧著碗埋頭苦吃。
“吃慢點,別急。”蘇大夫人柔聲勸道。
她雖不知道這幾個孩子具體要做什么,卻清楚他們幾個都是在干正事兒。
就在眾人吃飯之際,東西兩個院子中間那扇小門打開了。
從另一個院子走進來一個人。
蘇燁抬頭看去,不是別人,正是他的便宜老爹。
蘇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