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沙鎮為何讓狄青如此從容,在這座小鎮里狄青莫非還藏有什么后手?
還真有后手。
格物院在落沙鎮的時候,狄青曾在這里安置了一千火槍兵。
而后因為戰事緊張,格物院被搬至太原,可這一千火槍兵卻沒有動。
眼下,不算鳳秦路的兵馬,這落沙鎮就有一千名火槍兵,以及一千刀斧手。
這兩千人或許不算什么,在正面戰場上的作用有限,但是當成一支奇兵的話,就會給李元昊狠狠的上一課。
而且還不止這些,格物院依山而建,在落沙鎮的后山,有一處羊腸小道,可為奇險。
當狄青一部來到落沙鎮附近,時不時的能發現三三兩兩的西夏探馬。
在楊文廣射死十幾個之后,這才消停。
“停下。”
在離落沙鎮還有二十里的地方,狄青選擇安營扎寨。
“派一百探馬,落日之前,我要知道李元昊的營帳在哪兒?!?
古代開戰以前,都會有持續數日的探馬相互來刺探敵情。所以總能看到兩三人一個隊伍的探馬們,來來回回的奔馳著。探馬之間一般不輕易動手,除非靠的實在太近,否則只是遠遠的相互望一眼,然后各自干各自的事。
落日時分,狄青一部已經開始起灶燒飯,而放出去一天的探馬們,也紛紛回來。
“報將軍,據探馬所說,李元昊一部將主力分布在落沙鎮往南外五里,一個名叫留客坡的地方。”
“留客坡?取圖來?!钡仪嘁粨]手,就有手下士卒將一張碩大的地圖打開。
一眾將領紛紛側目而視,這么大的地圖,可從未見過。
狄青笑著說:“這是格物院搗鼓出來的地圖,要我說,其他東西都不如這張圖好使。”
狄青所說的這張地圖,其實不能完全算格物院出產。
蘇頌不過是將范仲淹所制的延州布防圖,以及跟早就有的延州地志錄,還有其他各府縣的地志結合在一起。花了大半年重新繪制了一張地圖。
精細是比以往的地圖精細一點,但蘇頌并未居功,說這只是拾人牙慧罷了。
在這張地圖中,清晰的標注著留客坡這個地方,往東就是落沙鎮,往西則是一處險要峽谷。
南北兩方也都有地勢阻礙,擺不開陣型。
“看來李元昊選的就是這個地方。”狄青自信的說道:“落沙鎮只能往東西兩個方向突圍,到時候他只要守住東口,那我們只有一條路可走?!?
“到時候,我們真的成了甕中捉鱉?!?
楊文廣問道:“將軍,那我們現在該如何?”
“殺進去。”
狄青的意思很明確,明日沖入落沙鎮,接應鳳秦路的援兵。
可進去容易出來難,楊文廣有些擔憂的說:“既然將軍知道李元昊會派兵守東路,那為何又要自投羅網?!?
狄青從來沒有自投羅網的打算,或許李元昊的這步棋走的不錯,但論熟悉地形,還是比不過狄青。
畢竟這里可是大宋國土。
“此處有小路,可繞過矮山。我等沖殺進去之后,只需一夜的時間,就可從此處往南走?!?
在地圖上,標注著一條小路,上面還有用蠅毫小筆寫的字:山路陡峭,不可走車馬。
楊文廣卻依舊擔心:“不可走車馬,那我們這五千騎兵該如何撤?”
狄青拍了拍楊文廣的肩膀:“這五千騎由你帶著,佯裝接應,記住,每日要多弄起塵土,生火做飯時要多一倍的灶臺?!?
雖然楊文廣也想跟狄青一起沖殺敵陣,但他知道,如果騎兵跟著一起進入落沙鎮的話,平白多了一股拖累。故而應道:“將軍放心,末將領命?!?
狄青一聲大喝:“好,傳我將令?!?
士卒收起地圖,四周的將領紛紛踏步上前。
“張義,你率步卒三千,連夜繞行,前往豐林堡守備。”
“末將領命?!?
豐林堡所在位置,就是狄青所說的往南走之處。繞過山路,需用四五天的工夫,才能走到豐林堡。
“焦用,你率輕騎五百,明日一早,返回延州城。”
聽到這個命令,焦用想說什么,但最終還是乖乖領命。
“楊文廣,你率步卒三千,騎兵五千,在此留守,七日之后,撤回延州。”
“末將領命?!?
狄青環視了一圈,而后說道:“其余兄弟,隨我沖殺進落沙鎮?!?
…………
第一天,西夏的探子發現了宋軍的動向,五百人的輕騎隊伍,快馬加鞭的趕往延州城。
“又回去了五百人,難不成是去求援了?”野利仁榮拿著探子的軍報,有些摸不著頭腦。
李元昊倒是冷哼了一聲:“這宋將,有些頭腦,知道我大軍圍而不攻。眼下他們不敢輕易進來,怕的就是自投羅網,定然是去延州請援?!?
果真如李元昊預料的一般,第一天,除了這五百輕騎之外,沒有絲毫的動靜。
第二天也是如此,整個軍營照常生火做飯。
第三天天一亮,就突然有了變化。
只見宋軍為首一人,身披亮銀甲,沖鋒在前。西夏軍在這里原本就沒有部署兵力,只是留著不少探馬??匆娺@等陣仗,立刻就急匆匆的回營報信了。
“哼,總算是坐不住了?!崩钤淮笫忠粨],吩咐手下的兒郎,準備收網。
…………
楊文廣在軍營之中,都可以感覺到四周有大軍行徑的痕跡,看樣子西夏軍也開始動了。
“狄將軍,愿都如你所言,我們能堅守住七天吧?!?
對于楊文廣所在這個營地的進攻,李元昊只要求壓制住,并沒有給手下過多交代。所以,楊文廣感受的壓力并不大。
而在楊文廣對峙西夏軍的時候,狄青也成功進入了落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