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南地北中泰人
- 《天南地北中泰人》編寫組
- 4971字
- 2020-03-04 17:33:36
序 言
從中泰發展看新疆化工的廣闊前景
洪欣董事長約我為中泰集團建廠60周年而編寫的《天南地北中泰人》撰寫序言。我確實沒有給誰的書寫過序,甚感為難。繼而一想,我到新疆工作已經50年,并一直投身于化工系統。特別是擔任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化工廳(局)(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化學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領導達15年之多。中泰的前身新疆燒堿廠也曾經是化工廳(局)管理的直屬企業。尤其是1993年至1995年,該廠進行重要技術改造時,我曾是該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是新疆燒堿廠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者和參與者。今值中泰60周年華誕,我為《天南地北中泰人》一書寫篇序言既責無旁貸,也在情理之中,真可謂義不容辭,就欣然接受了。
中泰集團前身是新疆燒堿廠。該廠始建于1958年,至今60年了。原本是新疆八一農學院為適應自治區農業發展之需而建的院屬農藥廠,主要是為取其共生的氯氣以生產敵百蟲和敵敵畏農藥。當時條件下,建設這一項目困難極多。農學系教師繆龍森和技術人員,克服了種種困難,終究建成。因規模小,資金困難,后轉交自治區化工局管理,命名為“新疆燒堿廠”,并逐步由水銀電解槽發展到虎克電解槽,進而發展到金屬陽極電解槽,其規模也發展到年產燒堿8000噸,同時生產敵百蟲和敵敵畏農藥,適應了當時新疆農業發展的需要。
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新疆燒堿廠生產規模和產品品種越來越不適應自治區農業和其他行業對氯堿產品的需求,加之敵百蟲和敵敵畏均屬高殘留農藥,面臨被淘汰。當時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依據自治區豐富的化學礦和能源優勢,提出資源轉換戰略,即把新疆的資源優勢轉換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為響應自治區號召,新疆燒堿廠擴大規模被提到自治區化工發展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
新疆燒堿廠的擴建首先要解決氯的平衡問題,其次要解決擴建資金問題。經自治區化工局和新疆燒堿廠聯合考察全國氯堿行業產銷狀況和自治區其他行業對氯堿產品的需求情況,決定以發展燒堿和聚氯乙烯產品為改擴建的主要內容,即向自治區提出建設2萬噸燒堿和1萬噸聚氯乙烯的擴建方案,投資需要2.3億元。因其規模增加過大,投資需求過高,經自治區有關部門和專家論證會通過后,從基本建設口子報請國家計委,連續幾年報告未獲批準。1992年3月,為加快項目的進度,自治區化工局派時任局團委書記宋愛榮到新疆燒堿廠擔任廠黨委書記,與張志城廠長一起,到國家計委和化工部,請求支持燒堿廠改擴建項目。幾經爭取,國家計委批準了該廠的擴建設計。
1992年8月,宋愛榮書記找我,提出將新疆燒堿廠的金屬陽極電解工藝改為國內先進的離子膜電解工藝,經化工局領導商定后同意照此方案上報變更。因項目工藝方案修改屬于重大變更,須上報原批準單位重新審批,經過3個月努力,終獲批準。
到了1993年年初,國家計委仍未將新疆燒堿廠項目列入當年開工計劃。從自治區領導到化工局和新疆燒堿廠都非常焦急,上下合力連續聯系國家計委和化工部。同年10月國家計委調整年度計劃時,新疆燒堿廠項目得以破例批準,補入1993年當年開工項目。我立即打電話通知主體設計的化工部第八設計院,盡快帶上新疆燒堿廠主廠房基礎設計圖紙來新疆開工。由于多年不能開工,他們認為又是虛晃一槍,結果三位設計人員空手來新疆。我們不得不采取補救措施,由新疆化工設計院帶來該廠的庫房基礎圖紙,請自治區人民政府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副主席剪彩開工。新疆燒堿工程項目就這樣渡過難關,獲準開工,皆大歡喜。
新疆燒堿廠項目1993年10月底進入冬季施工,為了加強對項目的領導,自治區批準成立新疆燒堿工程項目指揮部,由我出任總指揮,由靳文寶副廳長和張志城廠長等出任副總指揮。由化工部第八設計院承擔設計任務,新疆化工設計院輔助;由化工部第十一化建工程公司主體施工;由化工部基建局擔任項目監理。在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協同合作,克服了冬季施工的困難。1993年年底完成主廠房基礎正負零施工進度。1995年9月底,設備安裝、調試、試運轉基本完成,進入正常的試車階段。1995年10月1日,歷經兩年緊張建設的新疆氯堿工程項目以“打通全部流程”的喜訊,向自治區成立40周年大慶獻禮。
1995年10月1日,自治區政府為表彰新疆燒堿廠工程如期打通流程,到現場召開慶功大會,由國家經委王忠禹主任、化工部李勇武副部長和自治區張云川副主席出席剪彩。
正當歡欣之際,發現有六臺氯乙烯轉化器泄漏,擋住了正常試生產的進度。該轉化器由遼寧錦西化工機械廠生產,直徑和高度都較大,上下花板之間裝有上千根高壓無縫鋼管,作為熱交換用。泄漏是由鹽酸的點腐蝕造成的,于是加班加點鏟平上下花板,實施滿焊堵漏。可是用了不到一周,又開始滲漏,再次被迫中斷試產。此時,合成塔的制造廠家已趕到現場,卻無法解決。后又請來同規模的甘肅鹽鍋峽化工廠及國內其他同類型企業的專家數人,到現場集思廣益,共謀處理方案。經核算合成塔的換熱面積余地較大,采用將塔體中間割除20厘米,使換熱管在上下花板兩頭露出8至10厘米,然后脹管焊接,徹底解決了滲漏問題。新疆氯堿廠完成全部試車而進入試生產階段,進而轉入正式生產。
新疆氯堿廠改擴建項目是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中進行的,2.3億元投資是全額銀行貸款,年需歸還貸款利息達3000萬元,企業產生的效益遠遠低于這個數字,只要生產就虧損,資金如此匱乏,生產無法進行。新疆氯堿廠再次面臨難以維持下去的窘境。自治區領導和經貿委領導幾次找我商定辦法。一是由烏魯木齊石化二廠將新疆氯堿廠兼并;二是由石河子天業集團將新疆氯堿廠兼并。而自治區化工局又舍不得將一個剛改建好的資源轉換企業拱手讓出,決心上下努力,尋找機遇,想方設法盤活新疆燒堿廠。
功夫不負有心人。恰逢自治區出臺若干政策,加大企業改革開放力度。通過企業兼并和銀行“貸改投”,即將新疆燒堿廠建設期間的銀行巨額貸款轉換為銀行投資,參股分紅,極大地緩解了企業負擔。新疆燒堿廠終于突破重圍,幸運重生。
這期改擴建大膽采用了先進的離子膜電解工藝,使企業摒棄落后的電解工藝,步入穩定的先進工藝生產之中;氯平衡由高殘留農藥,調整為以塑代木、以塑代鋼的聚氯乙烯產品,并且銷售旺盛,供不應求,一舉擺脫了以氯限產的瓶頸。應該說這期改擴建工程的投產對新疆氯堿廠有著里程碑的作用。從此,新疆氯堿廠不僅穩定立足于國內市場,而且開拓性地邁進國際市場。
隨著新疆氯堿廠突圍重生后,班子老化又迫在眉睫。張志城廠長是位敬業的企業帶頭人,但畢竟面臨退休。1999年11月,自治區化工廳對該廠領導班子進行了大幅度調整。經過對多位候選人的全面考察篩選,新疆化工供銷公司的王洪欣經理脫穎而出。在新疆化工供銷公司工作期間,他立足改革開放,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供銷工作有獨到見解,善于從大局出發把握方向,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工作有思路、有條理,并能逐一圓滿地指揮實施,表現出較強的領導能力;利用民主集中制駕馭領導班子,在團結部屬、協調社會關系、化解工作難點等方面,能夠負重前行、勵精圖治、勇于開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擅長結合具體工作搞調研,運用理論指導工作實踐,從而不斷地推進工作。他的特點,正是新疆燒堿廠所需要的開拓型領導。自治區化工廳黨委決定,由王洪欣同志出任新疆氯堿廠廠長。新疆氯堿廠原副廠長鄭欣洲,業務精通、組織生產能力強、敢抓敢管,繼續留任副廠長。又從廳直屬企業和機關挑選4位新人充實到新班子中,輔佐廠長工作。新班子步入正常工作,受到廣大職工的歡迎和支持。
新班子年富力強、專業配套、協調拼搏,很快就打開了局面。在加強企業管理和理順各方面關系后,他們著眼發展規劃,邀請有關專家到廠一起調研,確定了燒堿、聚氯乙烯的發展和遠景規劃。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充分利用企業兼并重組和“貸改投”的有利時機,加快發展進度。從2000年到2005年的六年間,企業迅速發展,聚氯乙烯樹脂和離子膜燒堿的生產能力比1999年分別擴大20倍和16.6倍,銷售收入由1.1億元擴大到10億元。2005年總資產從2.9億元擴大到16.47億元,實現利稅超過2億元,企業進入良性循環。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在技術改造中得到了較大提升,燒堿生產采用離子膜法最新工藝技術,電解裝置采用當時世界先進的高流密度零極距自然循環電解槽;聚氯乙烯樹脂生產采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70立方米的大型聚合釜,生產系統為DCS全程控制,并采用了先進的安全和環保技術措施,使生產成本降低,環保效果明顯,企業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處于全行業前列。
中泰人在不間斷地發展企業規模的同時,探索新的生產模式,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理念,形成上游產業的產品是下游產業的生產原料。產業循環式組合、資源循環式滾動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鏈條,充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2005年4月,中泰米東工業園破土動工,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及各方面的重視、支持、協調和幫助下,中泰集團的班子帶領全體員工,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10億元一期工程項目。連續擴建,又用了不到四年時間,完成該園區的二、三期工程,形成了年產80萬噸聚氯乙烯樹脂、55萬噸離子膜燒堿的生產能力。僅該工業園區年需電60億千瓦時、煤260萬噸、石灰石220萬噸、電石108萬噸,極大地帶動了自治區資源轉換戰略實施的初心,也解決了近3000人的社會就業,為新疆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2006年12月8日,中泰化學在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正式進入資本市場,實現了中泰化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戰略轉折,拓寬了中泰集團前進之路。隨著中泰阜康工業園和中泰托克遜工業園在高水平的基礎上相繼建成,中泰集團規模優勢更加凸顯。
中泰集團60年的成功是巨大的,到2017年,完成管理總資產1000億元,銷售收入500億元,實現利潤30億元的經營目標。同時創建了“全國文明單位”,喜獲“化工行業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中泰前后60年,歷經砥礪拼搏,由新疆八一農學院的校辦工廠發展成為擁有近4萬員工的現代化國營大型企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企業維艱,可歌可泣!為了慶祝中泰集團60年華誕,公司上下滿懷豪情,集思廣益,撰寫了《天南地北中泰人》一書,記載了中泰集團60年的艱苦創業成長過程。書中內容廣泛,有來自集團各級領導的文章、有來自企業管理層員工的文章、有來自企業廣大基層員工的文章,特別有來自歷年來離退休領導和員工撰寫的文章。圖文并茂、記載翔實、栩栩如生,成為中泰集團60年發展的歷史史料和財富。有回憶的、有記事的、有采訪的、有評論的,還有文藝類的詩詞等。文字多寡不同、體裁格式不同、語言文字水平有差異、敘事年代相隔較遠……從不同角度充滿了對中泰集團60年華誕的祝賀!用各種形式記述了中泰集團60年的艱辛、克難、奮進、成功、喜悅、幸福。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成大業夢。實現了歷史性飛躍,中泰集團已成為中國氯堿行業的帶頭人,步入中國企業500強。目前已擁有米東工業園、阜康工業園、大黃山工業園、托克遜工業園、庫爾勒工業園、美克化工工業園、塔吉克工業園、環鵬公司后峽基地、圣雄工業園、上庫工業園十大工業園區;擁有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富麗達、美克化工等100余家控股參股子公司。從單一的氯堿生產形成“一基多元”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匯集氯堿化工、電力能源、黏膠紡織、石油化工、境外投資、現代物流、現代貿易、現代金融為一體,成為跨界、跨境、跨國、跨所有制的大型產業集團。
中泰集團60年,是新疆化學工業發展的見證。數十年來,新疆幾代化工戰線員工,渴望通過化工發展,把新疆豐富的化工資源優勢轉化為建設新疆的產業優勢、經濟優勢。雖經曲折,初心不改。中泰集團成功發展的60年,使新疆成為全國化工基地的夢想成真。這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多年來關心、支持和重視化工發展的重大成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十分關注中泰的發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雪克來提以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等領導都多次到中泰視察和現場辦公,送來溫暖、支持和優惠政策。中泰集團今天的成功,感謝黨和政府!感恩支持中泰發展的上級各部門和新疆廣大各族人民。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愿中泰集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發揚“腳踏實地、拼搏奉獻、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中泰精神,本著“國家富強、企業興旺、員工幸福”的發展理念,砥礪奮進,早日把中泰集團打造成世界500強企業。
王振華
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化學工業廳黨委書記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