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5 20世紀70年代:自力更生,碩果累累

20世紀70年代,由于中蘇關系惡化,加上西方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中國膠黏劑的研究只能立足于自力更生。1970年,北京有機化工廠經過自行設計研究,建成投產了我國第一套聚乙烯醇1788生產裝置。1972年,航空部621所“自力-2”無孔蜂窩結構膠黏劑通過技術鑒定,標志著我國自力更生研制膠黏劑取得了重大成果。20世紀70年代,在眾多膠黏劑研究單位的努力下,中國膠黏劑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航空結構膠。1972年,航空部621所鄭瑞琪、賴士洪等人研制成功“自力-2”無孔蜂窩結構膠黏劑。20世紀70年代初期,根據國防工業的要求,黑龍江石油化學研究所王致祿等人研制出耐溫350℃高溫膠J-08(用于航空儀表中)及耐溫450℃高溫膠J-09;20世紀70年代中期,為了提高結構膠的耐水性能,黑龍江石油化學研究所又研制出耐濕熱老化性能優異的J-15結構膠,成功用于“水轟-5”水上飛機的船艙承力粘接壁板和某殲擊機擴散器的粘接中,以及某項核能工程設施中。之后,黑龍江石油化學研究所配合無孔蜂窩工藝的研究,開發出無孔蜂窩結構用改性環氧高溫固化結構膠。20世紀70年代末,又開始了中溫固化環氧結構膠黏劑的研究。高溫固化結構膠方面,黑龍江石油化學研究所在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發出以雙腈胺固化的丁腈橡膠改性酚醛環氧的無孔蜂窩結構膠J-23,用于某直升機、殲擊機、運輸機的操縱舵面。1978年,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研制出SF1、SF2航空結構膠。

環氧膠黏劑。1971~1973年,天津合成材料工業研究所李固、王澤洋、白南燕、劉建華等人研制成功HY-910中溫固化環氧膠、HY-911常溫快固環氧膠、HY-914室溫快固環氧膠;1974~1975年,經過改進,研制出HY-911-2常溫快固環氧膠、HY-914-2室溫快固環氧膠;之后,又研制出HY-916多空材料環氧膠、HY-917環氧抗蠕變膠、YY-921環氧丙烯酸酯膠等產品,還研制出了改性胺、咪唑類、酸酐類系列固化劑。合成材料工業研究所研制的部分產品轉入天津延安化工廠生產。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在1974~1975年研制出農機1號、2號膠和常溫固化1號膠、2號膠、3號膠,后轉入番禺農機二廠生產。1970~1977年,上海市合成樹脂研究所先后研制出了E-8耐熱環氧膠、E-9環氧點焊膠(又稱425膠)、E-10環氧結構膠(又稱JW-1)、E-11(又稱SW-2)和E-12(又稱SW-3)室溫環氧膠。西安黃河機器廠夏文干等人于1970年研制出703環氧膠黏劑,1977年研制出778環氧膠黏劑。晨光化工研究院孫韶瑜等人研制出室溫快固環氧膠黏劑。航天部703所研制出HYJ-6、HYJ-12等環氧膠黏劑。

聚氨酯膠黏劑。1970年,解放軍后勤部提出要求搞聚氨酯涂層雨衣以取代笨重的橡膠雨衣,上海新光化工廠朱世雄、邵立坡成功開發了102聚氨酯涂層膠。之后又開發出鐵錨104聚氨酯超低溫發泡型膠黏劑,用于石化超低溫區的管道、設備及冷庫、冷藏車的保冷材料——泡沫塑料與金屬或泡沫塑料之間的粘接。1971年,太原化工研究所研制成功聚氨酯膠黏劑。1972年,中科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研制成功聚氨酯彈性密封膠。

橡膠型膠黏劑。1971年,西北橡膠廠天然橡膠膠黏劑XY-101、XY-102、XY-103通過鑒定投入生產;1972年,北京橡膠工業研究所研制成功氯-甲接枝共聚物膠黏劑。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研制成功JX-15、JX-18、JX-19氯丁膠黏劑。20世紀70年代,丁腈-酚醛膠黏劑、氯丁-酚醛膠黏劑在國內幾家橡膠廠投入生產,主要有四川長壽化工廠的LDN系列氯丁膠,重慶橡膠廠的CH-500系列丁腈-酚醛膠黏劑和CH-400系列氯丁-酚醛膠,北京橡膠十二廠的XY-400系列氯丁膠黏劑,北京椿樹橡膠廠CX-400系列氯丁-酚醛膠,西北橡膠廠的XY-500系列丁腈-酚醛膠等。

厭氧膠黏劑。1970年,楊穎泰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始厭氧膠方面的研究,經過攻關,1972年研制成功我國第一個厭氧膠品種XQ-1及促進劑C-1,并在大連地區應用于壓力管道的密封及進口工程機械的維修中。1973年,楊穎泰又研制成功用環氧樹脂改性的厭氧膠Y-150和促進劑C-2,填補了我國厭氧膠的空白。Y-150于1974年在大連紅衛化工廠(大連第二有機化工廠)投入生產,建立了我國首個年產百噸級的厭氧膠生產車間。1974年,兵器部五三所劉初三研制成功BN-501、BN-601厭氧膠。1978年,楊穎泰轉到中科院廣州化學所工作,繼續進行厭氧膠的研究,1979年研制成功GY-340厭氧膠,GY-340膠是我國自行研制和生產的第一個單組分(一液型)室溫快固化厭氧膠。上海新光化工廠于1978年前后研制生產鐵錨300、304、350厭氧膠。20世紀70年代,參與厭氧膠研究的還有浙江機械科學研究所陳熊飛、王錦林、北京大學曹維孝、天津合成材料工業研究所的路太平等。

有機硅膠黏劑。1971年,晨光化工研究院研制成功716型單組分常溫硫化硅橡膠膩子,之后陸續研制出GD-145、GD-401、GD-402、GD-404有機硅密封膠、GD-420室溫硫化硅橡膠以及GN-521、GD-522粘接性有機硅凝膠、GN-581、GD-585航空透明有機硅凝膠,于1978~1979年通過技術鑒定,轉入晨光化工二廠生產。同時,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研制出JG-3有機硅膠黏劑、GT-3有機硅灌封膠、GPS-4有機硅膠黏劑、D03單組分耐燒蝕膩子等產品。1979年,北京化工二廠研制生產107甲基室溫硫化硅橡膠及231、232、233嵌段甲基室溫硫化硅橡膠,1979年通過北京化工局鑒定。南京大學周慶立、曹永興等人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成功南大-701、702、703、705室溫硫化硅橡膠膠,在南大抗大化工廠生產。

乳液型膠黏劑。北京有機化工廠1975年6月自行設計研究建成了聚乙酸乙烯乳液生產裝置。1975年開始,呂時鐸帶領團隊開始乳液膠黏劑研究,研制的乳液膠黏劑主要用于人造板表面裝飾,也可用于紡織、造船、電子、輕工等行業。1975~1977年期間研制成功的“乙酸乙烯-羥甲基丙烯酰胺共聚乳液”,1978年獲得江蘇省科學大會獎。1978~1979年期間研制成功的“乙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羥甲基丙烯酰胺共聚乳液”(牌號VBN),主要應用于以化學纖維為原料的無紡布。研制成功的熱固性乙酸乙烯二元及三元共聚乳液(VNA、VBN乳液)為國內首創,研制的高黏度乙烯-乙酸乙烯共聚乳液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熱熔膠黏劑。我國熱熔膠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一些科研院所如河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開始熱熔膠方面的研究。1975年,由于天津某企業委托并在天津市科委立項,河北工業大學王潤珩承接了“服裝黏合襯用膠黏劑”課題,他憑借自己在留學蘇聯期間有機物合成和共聚反應的扎實基礎,經過1年多的研究,首先研制成功聚酯熱熔膠,繼而在河北工學院化工廠試生產并首先在天津市服裝襯布廠用于服裝黏合襯的生產。1977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印刷廠應用進口的EVA熱熔膠技術裝訂《毛澤東選集》第五卷;1978年浙江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用于服裝黏合襯的熱熔膠通過浙江省科技廳小試驗收;1979年連云港熱熔粘合劑廠銷售的熱熔膠已達200t。

特種膠黏劑。1971~1972年,上海合成樹脂研究所研制成功DW-1、DW-2、DW-3超低溫膠及DAD-7導電膠;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學教研室魏月貞、王春義研制成功301、303、305環氧導電膠;西安黃河機器廠研制出701、711環氧導電膠;黑龍江石化院1973年研制成功J-17導電膠。1978~1979年,襄樊生物化學研究所李健民、崔守福研制出了BC-1銅粉導電膠,李新等人研制出了AR-4、AR-5耐磨膠;1974年,上海合成樹脂研究所研制出425點焊膠,上海有機化學所研制出TF-3點焊膠,哈爾濱工業大學研制出203點焊膠,621所研制出SY-74點焊膠。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前身)1973年研制出F182型400℃應變片膠,1978~1979年又研制出P122型700℃應變片膠和P129型800℃應變片膠。1971年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制出P32/P36聚酰亞胺膠。1975年,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研制成功GM-924光敏膠。1978年,晨光化工研究院研制出光敏防齲膠。

壓敏膠帶。1971年,江蘇省化工研究所、南京軍區總醫院聯合研制成功703護創壓敏膠;1970~1975年,上海橡膠所連振順等人研制成功JY-4壓敏膠、88-II聚乙烯膠黏帶、83-II聚乙烯防腐膠黏帶,后轉入上海制筆零件三廠生產。之后又研制出SF-7A雙面壓敏膠黏帶、SF-7B滌綸壓敏膠黏帶等產品。上海合成樹脂研究所研制出丙烯酸系列壓敏膠PS-1、PS-2、PS-3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故城县| 张家口市| 绥德县| 浦江县| 繁昌县| 阿克| 湟源县| 长武县| 大新县| 白城市| 天全县| 阿坝县| 潍坊市| 泾源县| 临清市| 彩票| 十堰市| 贵德县| 巢湖市| 名山县| 石嘴山市| 博乐市| 界首市| 遂溪县| 堆龙德庆县| 遂宁市| 海伦市| 青州市| 连云港市| 平阴县| 丰顺县| 阳山县| 凤山县| 电白县| 忻城县| 太康县| 泽州县| 尚志市| 顺昌县| 静乐县|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