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點比較式臭袋法質量控制指南
- 鄒克華 王亙 耿靜
- 880字
- 2020-04-17 14:41:38
前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生活環(huán)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惡臭污染已成為當前我國城鎮(zhèn)居民投訴最強烈的環(huán)境問題之一。
惡臭污染的影響與評價,法規(guī)標準的制定與實施,控制技術的篩選與應用都建立在準確可靠的分析方法的基礎上。目前測定惡臭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測定臭氣的化學組分、物質濃度為主要目的的儀器分析法;另一類是用嗅覺對臭氣進行量化分析的嗅覺測試法。
由于惡臭大都是多組分低濃度的混合氣體,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乘或相消作用,且某些物質在不同濃度時,氣味存在差別,僅通過儀器分析法測定的結果,不能全面地反映惡臭樣品的特點以及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因此惡臭污染的測定必須采用感官分析方法,即嗅覺測試法。嗅覺測試法以人的鼻子作為檢測器,測定結果依賴于嗅辨人員對于惡臭樣品的反應。
嗅覺測試法的關鍵是如何將人的嗅覺反應進行數(shù)值化。臭氣濃度表示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表示方法。其原理是使用潔凈氣體將含有惡臭的氣體樣品進行不同倍數(shù)的稀釋,然后由嗅辨人員對稀釋后的氣體進行鑒別。通常嗅覺測定的過程是為了尋找某一稀釋倍數(shù),在此倍數(shù)下50%的嗅辨人員可以聞到臭味而另外50%的嗅辨人員則聞不到臭味,此臨界狀態(tài)稱為臭氣的閾值。任何氣體樣品在嗅覺檢測中被稀釋至其閾值的稀釋倍數(shù)定義為該樣品的臭氣濃度。
由于整個實驗過程需要人的主觀判定,實驗結果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大,且實驗方法對于實驗環(huán)境以及所用的器材、設備要求較高,導致不同的實驗室對于同樣的樣品常常會給出偏差較大的結果,因此開展嗅覺測試法的質量控制,保證測定結果的準確可靠勢在必行。
國家環(huán)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最早建立嗅覺測試法的單位之一,長期從事惡臭污染的嗅覺測試方法和儀器設備的研究與開發(fā)。我們在總結以往嗅覺測試經(jīng)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參考國外嗅覺測試的質量控制管理方法,編寫了《三點比較式臭袋法質量控制指南》,希望能為全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惡臭嗅辨人員、判定師和環(huán)境保護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限于我們水平和編寫時間,書中不妥和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和同行不吝指教和提出修改建議。
編者
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