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應用與實訓:西門子
- 周四六 葉新穎 盧建青
- 2301字
- 2020-03-13 17:42:51
任務三 用計數器實現長定時控制
【任務目標】
1.學習S7-200系列PLC的計數器指令。
2.掌握使用計數器指令進行編程的基本方法。
3.掌握任意周期脈沖形成電路的編程技巧。
4.學會通過改變定時器或計數器預置值進行用戶程序快速調試的方法。
【任務分析】
PLC提供的定時器定時時間較短,如果需要長時間定時,通常采用定時器和計數器配合的方式,把需要定時的時間分成若干時間塊來實現。
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通過CPU224型PLC來實現控制,其硬件安裝布局如圖2-10所示。轉換開關SA與PLC的輸入端子I0.0相連,閉合時定時開始。按鈕SB與輸入端子I0.1相連,按下則定時時間清零。控制要求:合上SA,630min后點亮與Q0.0相連的輸出指示燈HL。TX為端子板。

圖2-10 計數器長定時控制硬件安裝布局圖
【相關知識】
一、計數器指令格式
計數器利用輸入脈沖上升沿累計脈沖個數,S7-200系列PLC有遞增計數(CTU)、增/減計數(CTUD)、遞減計數(CTD)3類計數指令。計數器的基本結構與定時器基本相同,主要由預置值寄存器、當前值寄存器、狀態位等組成。
計數器的梯形圖指令符號為指令盒形式,指令格式見表2-19。
表2-19 計數器指令格式

梯形圖指令符號中,CU為增1計數脈沖輸入端;CD為減1計數脈沖輸入端;R為復位脈沖輸入端;LD為減計數器的復位脈沖輸入端。計數器編程范固為C0~C255,PV預置值最大范圍32767,PV數據類型為INT(整數)。
二、計數器工作原理分析
下面從原理、應用等方面,分別敘述增計數指令(CTU)、增/減計數指令(CTUD)、減計數指令(CTD)3種類型計數指令的應用方法。
1.增計數指令(CTU)
增計數指令在CU端輸入脈沖上升沿,計數器的當前值增1計數。當前值大于或等于預置值(PV)時,計數器狀態位C-bit置1。當前值累加的最大值為32767。復位輸入(R)有效時,計數器狀態位復位(置0),當前計數值清零。增計數指令的應用可以參考表2-20中示例程序理解。
2.增/減計數指令(CTUD)
增/減計數器有兩個脈沖輸入端,其中CU端用于遞增計數,CD端用于遞減計數,執行增/減計數指令時,CU/CD端的計數脈沖上升沿增1/減1計數。當前值大于或等于計數器預置值(PV)時,計數器狀態位置位。復位輸入(R)有效或執行復位指令時,計數器狀態位復位,當前值清零。達到計數器最大值32767后,下一個CU輸入上升沿將使計數值變為最小值(-32768)。同樣,達到最小值(-32768)后,下一個CD輸入上升沿將使計數值變為最大值(32767)。
增/減計數指令應用程序示例見表2-20。
表2-20 增/減計數指令應用示例

3.減計數指令(CTD)
復位輸入(LD)有效時,計數器把預置值(PV)裝入當前值存儲器,計數器狀態位復位(置0)。CD端每一個輸入脈沖上升沿到來時,減計數器的當前值從預置值開始遞減計數,當前值等于0時,計數器狀態位置位(置1),停止計數。
減計數指令應用示例見表2-21。
表2-21 減計數指令應用示例

程序運行分析:減計數器在計數脈沖I0.0的上升沿減1計數,當前值從預置值開始減至0時,計數器輸出狀態位C-bit置1,Q0.0通電(置1)。在復位脈沖I0.1的上升沿,計數器狀態位置0(復位),當前值等于預置值,為下次計數工作做好準備。
【操作指導】
1.畫出接線圖,安裝電路
根據任務要求,采用S7-200 CPU224 AC/DC/RLY型PLC,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電路I/O接線如圖2-11所示。

圖2-11 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電路I/O接線圖
在教師指導下,按圖2-11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電路I/O接線圖完成電路的硬件接線。在滿足一般電氣安裝基本要求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輸入按鈕、開關及輸出指示燈按硬件布局圖安裝在按鈕安裝支架上,并通過連接電纜與主板接線端子相連。連接電纜應采用尼龍繞線管進行保護。
(2)為保證接線安全可靠,所有電器元件接線端子上,只允許安裝最多兩根導線,電氣接點上導線較多時,可采用串聯的方法進行連接。
(3)系統工作電源通過單相電源插頭線接至TX后再接入小型斷路器QS進線端。
2.自檢
檢查布線,檢查是否掉線、錯線,是否漏編、錯編,接線是否牢固等。
3.編輯控制程序
在裝有STEP 7-Micro/WIN V4.0 SP6編程軟件的個人電腦上編輯PLC控制程序,編譯后保存為“*.mwp”文件備用。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電路梯形圖程序見圖2-12(a),指令表程序見圖2-12(b)。

圖2-12 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電路程序
輸入輸出繼電器地址分配如表2-22所示。
表2-22 輸入輸出繼電器的地址分配表

其他編程元件地址分配如表2-23所示。
表2-23 其他編程元件的地址分配

簡要說明:計數器長定時控制電路采用PLC內部編程元件定時器T37和計數器C10、C11、C12配合實現。
在圖2-12所示計數器長定時控制梯形圖程序中,網絡1是一個典型的任意周期脈沖形成電路。每當計時時間達到設定值時,T37的動斷觸點(T37-bit)將斷開一個PLC掃描周期,從而使T37復位。T37的動合觸點則輸出一個寬度為PLC掃描周期的針狀脈沖,作為計數器C10及C12的輸入計數脈沖。
網絡2構成周期為1h的脈沖形成電路。C10的動合觸點每小時輸出一個寬度為PLC掃描周期的針狀脈沖,該脈沖使C10復位并作為計數器C11的輸入計數脈沖。
網絡3為10h(600min)定時控制電路。
網絡4為600min+30min定時控制電路。
網絡5為輸出控制電路,即630min定時時間到,輸出線圈Q0.0得電,輸出指示燈亮。
4.程序下載
① 在PLC斷電狀態下,用USB/PPI電纜連接電腦與S7-200 CPU224 AC/DC/RLY型PLC。
② 合上控制電源開關QS,將運行模式選擇開關撥到STOP位置,通過軟件將編制好的控制程序下載到PLC。
注意:一定要在斷開QS的情況下插拔適配電纜,否則極易損壞PLC通信接口。
5.運行搶答器控制程序
① 將運行模式選擇開關撥到TERM位置,使PLC進入暫態方式。
② 為快速調試程序,在編程電腦與PLC聯機狀態下,調整T37時間預設值PV=5。
③ 通過電腦使PLC進入RUN狀態,合上轉換開關SA,觀察彩燈電否在315s后點亮。
④ 通過電腦將T37時間預設值重新調整為PV=600。試運行程序。
【課后思考】
1.在圖2-12所示計數器長定時控制程序中,如果需要將定時開燈改為定時關燈,程序應作怎樣修改?
2.單個定時器最長定時時間是多少?如果僅用定時器完成630min定時控制,需要多少個定時器?如何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