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裝修涂裱常用涂料和工具

1.1 裝修涂裱常用材料

1.1.1 涂料組成與分類

建筑涂料是指涂覆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涂膜,并附著在建筑物表面上起到保護和裝飾作用的涂料。建筑涂料是所有涂料中應用面最廣、使用量最大的涂料。因早期涂料的主要原材料是植物油,如生漆或桐油等,故而那時的涂料被稱為油漆(圖1-1)。隨著石油化工業的發展,現在大部分的涂料不再使用植物油,改用合成樹脂及其乳液,或是使用無機硅酸鹽和硅溶膠。在這種情況下,油漆這個名字就變得不確切,因此統稱為涂料更合理、更科學。

圖1-1 油漆

1.1.1.1 涂料的組成

涂料的種類很多,有1000多個品種,作用各異,但它們均是由主要成膜物質、次要成膜物質(顏料)、稀釋劑和輔助劑四大部分組成。涂料按性能、形態包括以下六大類原料:油料、樹脂、顏料、溶劑、催干劑(圖1-2)以及其他輔助材料。油料和樹脂是主要成膜物質,稱為固著劑,是涂料的基礎,沒有它們就沒有可以牢固地附著在物體表面上的漆膜。顏料是次要成膜物質,漆膜中含有此物質,可以顯出很多特殊性能。溶劑、催干劑及輔助材料是輔助成膜物質,有助于涂料的涂裝以及改善漆膜的一些性能。為了了解涂料的組成、性質和功用,必須先了解其原材料的組成、性質及用途。涂料的原料中:油料包括干性油料和半干性油料;樹脂包括天然樹脂、人造樹脂及合成樹脂;顏料包括著色顏料、體質顏料、防銹顏料;稀釋劑包括溶劑、助溶劑和沖淡劑;輔助材料包括催干劑、固化劑、增塑劑及防潮劑。

圖1-2 催干劑

1.1.1.2 涂料的成膜物質

涂料的原料,即涂料的構成物質,主要包括涂料用油(如桐油、亞麻仁油、梓油、蓖麻油、豆油及其他野生植物油等);涂料用樹脂(天然樹脂中的松香、蟲膠、瀝青,人造樹脂中的松香衍生物,合成樹脂中的酚醛樹脂、醇酸樹脂、環氧樹脂等);顏料;填充料;溶劑以及其他輔助材料(如催干劑、增塑劑、固化劑等)。

(1)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質 涂料用油及涂料用樹脂是構成涂料的基礎,沒有它就無法稱其為涂料,因此它是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質。以油為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通常稱為油性涂料,或叫油性漆(圖1-3)。

圖1-3 油性涂料

(2)涂料的次要成膜物質 涂料中的次要成膜物質包括各色顏料及其填充顏料。它與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質不同,無法離開主要成膜物質單獨成膜,但它能夠使涂料的性能得到改進,增加涂料的品種,擴大涂料的使用范圍。

顏料的種類很多,按化學成分可分為有機顏料與無機顏料;按來源可分為天然顏料與人造顏料。

圖1-4 顏料的分類             

(3)溶劑及其他輔助材料 涂料中的輔助成膜物質包括溶劑及其他輔助材料,它們不是涂料成分中的主體,但卻能夠對涂料變成涂膜的過程產生某種影響,或對涂膜的性能起某些輔助作用。

從上述涂料的組成可以看出:膠體漆液是主要成膜物質,也是涂料的主體,顏料屬于次要成膜物質,溶劑和防潮劑屬于輔助成膜物質。

涂料的上述幾個組分,在涂料的成膜過程中又可分為固體分與揮發分。構成固體分的成分有油、樹脂、顏料與輔助材料。固體分是涂料中能最終存在于涂膜中的物質,而組成揮發分的溶劑,只能存在于涂料中,涂料一經使用,它就會在成膜過程中完全揮發掉。

1.1.2 涂料的品種

1.1.2.1 油脂漆類

油脂漆類是用具有干燥能力的油類制造的油漆(涂料)的總稱,是一種比較古老而又最基本的涂料。

油脂漆類主要依靠空氣中的氧作用成膜干燥。其主要優點是施工便捷,涂刷性、滲透性好,價格低廉,有一定的裝飾和保護作用;其缺點是漆膜較軟,干燥緩慢,不耐打磨和拋光,耐候性、耐水性、耐化學性差,只能進行一般性要求的涂覆。

(1)清油(圖1-5) 清油又稱為熟油、光油,是干性油(桐油、亞麻仁油等)加部分半干性油經過加溫熬煉并且加入催干劑制成的。清油可以單獨作為一種涂料使用,也可用來調稀厚漆、紅丹粉,配膩子或作打底用。它價格低廉、施工便捷、氣味小,用于木材、金屬表面作防水、防潮涂層。缺點是干燥緩慢、漆膜軟、容易發黏、易皺皮、耐候性差。

圖1-5 清油

清油的名稱,根據所用原料油的不同而不同。比如,由亞麻仁油熬煉成的稱為亞麻仁油;用生桐油熬煉成的稱為熟桐油;用梓油(也叫青油)熬煉成的稱為熟梓油;由多種干性油熬煉成的稱為混合熟油。在現場使用中,經常將清油用稀釋劑(松香水)沖薄,這種清油又稱為頭抄清油(或叫打底油)。它們按一定的配合比混合后應加入適量的(2%~3%)催干劑,若再加入顏料便成為帶色打底油(如白抄油、紅抄油等都是帶色打底油)。

清油不宜與堿性顏料混合使用。熟桐油是我國民間沿用很久的一種油漆涂料,目前多數用于涂刷要求不高的木制容器、油布、油傘等,如圖1-6所示。

圖1-6 清油涂刷

(2)坯油 生漆經過濾凈化加入坯油后,即制成廣漆(又叫熟漆)。坯油是采用生桐油不加任何催干劑熬煉而成,分為白坯油與紫坯油兩種。通常由操作者在現場自己進行熬煉。

傳統的坯油熬煉方法如下:熬煉坯油的工具包括帶耳鐵鍋一個;溫度計一支;試油樣用的油灰刀兩把;4.2尺(約1.4m)直徑以上大鐵鍋一只(供熬好后的坯油倒入加速冷卻出煙用);長把油勺一把;油棒一根(攪油用,事先要將木棒內的水分烘干,以免熬煉時起水泡);扇子一把或電風扇一臺(冷卻出煙用),清水一小桶(加快冷卻試樣油坯用);棉紗團或舊破布若干。

白坯油的熬煉應先將帶耳鐵鍋用柴火燒干,然后將未混雜其他植物油的純生桐油倒入鍋內,加熱到140℃時油起白泡,冒微煙,接著抽火慢熬。否則會因加熱過猛,油、水分離來不及揮發而產生大量泡沫而溢出鍋外發生事故。等到生桐油水分基本熬干,沒有水泡泛起時,繼續加大火力快速加溫,油已起裂紋冒濃煙時,持續用油勺將油在鍋內邊澆邊傾,讓其盡量將濃煙排除,并隨時用木棒挑起油來觀察,拉絲3cm左右即可。

(3)厚漆(圖1-7) 厚漆是一種價格便宜、質量較差的油漆品種。它是由顏料與干性或半干性植物油調制而成的膏狀物,油分通常只占總重的10%~20%。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加入適量的熟桐油和松香水調配至可使用的稠度。通常調制面漆的配比是厚漆占60%~80%,清油占20%~40%;調制底漆的配比是厚漆占70%~80%,松香水占2%~30%。在冬季需加上適量的催干劑方能干燥。

圖1-7 厚漆

用厚漆調成的漆,它的性質類似于油性調和漆,可是價格比油性調和漆便宜。但由于油分沒有經過聚合,體質顏料用量較多,再加上需要自己臨時調制,因此質量一般都比油性調和漆差,只適用于打底、配膩子以及涂刷質量要求不高的木器、房屋、木船等。

用厚漆調制的漆通常以涂刷法施工,用刷子涂刷2~3道即可。注意刷第二道漆時必須在頭道漆干透后進行,一般在常溫下干燥時間為24h左右。

(4)各色油性調和漆(圖1-8) 各色油性調和漆是以精制干性油作為主要基料,加入顏料、溶劑、催干劑等調制而成。其優點是附著力強,耐候性好,不易粉化和龜裂,耐久性強于磁性調和漆。其缺點是干燥緩慢、漆膜軟。油性調和漆可用于室內外一般金屬、木材、磚石表面的涂裝。

圖1-8 油性調和漆

(5)紅丹防銹漆(圖1-9) 紅丹防銹漆充分干燥后漆膜附著力強,柔軟性好,但干性差,漆膜軟。

圖1-9 紅丹防銹漆

(6)各色油性電泳漆(圖1-10) 油性電泳漆的施工不受環境溫度的影響。

圖1-10 各色油性電泳漆

1.1.2.2 天然樹脂漆類

天然樹脂漆是以干性油和天然樹脂經熬煉后,加入有機溶劑、催干劑等制成的漆。其特點是施工方便、原料易得、制造容易、成本低廉。與油脂漆相比,其保護性和裝飾性能有所提高,可用于質量要求一般的木器、民用建筑和金屬制品的涂覆,其缺點是耐久性差。

天然樹脂常見的有蟲膠、松香、生漆、瀝青(瀝青漆由于品種較多,自成一體),其中松香樹脂因為其質脆、酸度高,容易被氧化而使漆膜破壞,所以往往需要經過一定的改性處理后制漆。天然樹脂清漆主要有以下品種。

(1)蟲膠清漆(圖1-11) 蟲膠清漆優點包括施工方便、干燥迅速、漆膜堅硬、光亮透明;其缺點主要是不耐酸堿、不耐日光曝曬、耐水性差、易吸潮泛白等。蟲膠顏色較深,如果需要淺色,可進行漂白處理。

圖1-11 蟲膠清漆

(2)酯膠清漆(圖1-12) 酯膠清漆的漆膜韌,能夠耐水,但干燥性差,光澤也不持久。

圖1-12 酯膠清漆

(3)鈣酯清漆 鈣酯清漆是用石灰和松香制成的一種漆,漆膜硬、光澤好、干燥快,但由于不耐久、不耐水,機械性能差,因此不能用于室外。

(4)大漆及其改性漆 大漆(生漆、國漆、天然漆)是我國的特產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它是由漆樹上采割下來的樹汁,濾去雜質后經加工制成,如圖1-13所示。大漆經過一定時間的日曬或低溫烘烤,除去一部分水分,即成為推光漆。在推光漆中倒入熟桐油(圖1-14),桐油必須經過煮沸去浮沫,成為純凈明油,才能調和,就成為油性大漆。油性大漆又稱廣漆、明漆、賽霞漆、金霞漆、籠罩漆、罩光漆、金漆、透紋漆、地方漆等,是天然漆的一種改性產品。

圖1-13 大漆熬制

圖1-14 加熟桐油熬制大漆

大漆由生漆或熟漆加入熟桐油調制而成。棕黑色,涂刷在物體表面,能夠在空氣中干燥結成黑色薄膜,堅韌光亮,具有耐久性、耐磨性、耐水性、耐熱性以及耐化學腐蝕性好的多種優良特點。漆膜鮮艷光亮、透明、豐滿度好、耐水、耐光、耐溫。

大漆不但對木材、竹器的結合力非常好,而且對鋼鐵制品的附著力也非常強。近年來,隨著石油化學工業的特殊需要,將生漆用于涂裝大型銅鐵設備,收到了良好的防腐蝕效果。生漆的缺點是性脆、抗曲折性較差,也不利于在強氧化劑和強堿的設備上涂用。此外,它還有色深、不耐陽光、毒性較大等不足之處。

生漆可以直接涂用,也可以經加工、過濾、精制成性能、用途各異的產品,如圖1-15所示。隨著涂料工業的發展,大漆經過改良可制成油基大漆、聚合大漆、漆酚縮甲醛清漆等產品,其性能比天然大漆優越很多。

圖1-15 大漆現主要用于制作工藝美術漆器

1.1.2.3 酚醛樹脂漆類

酚醛樹脂漆(圖1-16),也稱為電木,是以酚醛樹脂或松香改性酚醛樹脂以及油為主要成膜物質的一種涂料,其性能與用松香衍生物和油制成的油基涂料相比更加優良。它有較好的耐久性和耐化學藥品腐蝕性,特別是耐水性較為突出,應用也更加廣泛。它的品種類型很多,包括各種底漆、膩子、清漆和磁漆。其清漆可用于木器的涂飾,由于各色磁漆涂膜易逐漸變深,不適宜制成淺色漆。

圖1-16 酚醛樹脂漆

醇溶性酚醛漆通常是清漆,它是單獨用酚醛樹脂而不用油脂的酚醛樹脂涂料,主要用于金屬表面的涂飾;部分品種可用于防潮、絕緣和某些壓制品如膠合板、膠紙板等的膠黏劑。

油溶性酚醛漆具有非常突出的耐水、耐熱、耐酸堿和防腐蝕性能,附著力也強。油溶性酚醛樹脂底漆,是目前金屬用底漆中性能比較好、價格便宜的種類之一,它的附著力與面漆的結合力均比較強,配套適應性也好,可作為各種金屬面的底漆,特別適用于濕熱氣候和水下使用。酚醛磁漆可用在船舶、絕緣以及石油化工的防腐蝕方面。

紅棕酚醛透明漆又叫做改良金漆,它是在酚醛清漆中加入天然瀝青、油溶性紅顏料等配制而成,通常用于中、低檔木器涂飾。

1.1.2.4 瀝青漆類

瀝青是由分子量不同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呈液態、半固態或固態,是一種防水、防潮且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瀝青具有十分優良的耐水及耐化學藥品腐蝕的特點,而且價廉易得,施工方便。瀝青大多是黑棕色的,這就限制了它的裝飾性。瀝青漆(圖1-17)還有一個缺點,在它的涂膜上無法再涂飾其他類型的涂料。瀝青與油、松香脂或酚醛樹脂等合制的瀝青漆比單獨使用瀝青或瀝青與油制成的漆的機械性能更好,而且提高了耐光性與耐久性,所以它更適用于機械零件、五金制品、自行車、縫紉機以及車輛、船舶的涂飾。瀝青漆中混入鋁粉制成的鋁粉瀝青涂料,由于鋁粉的反射作用,使該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光、耐熱性能。加入石墨的瀝青漆,也是非常好的耐熱涂料。

圖1-17 瀝青漆         

1.1.2.5 醇酸樹脂漆類

醇酸樹脂主側鏈結構中都含有酯基團的低分子量聚酯樹脂,有線型(支鏈短而少)和支鏈型兩種。醇酸樹脂漆(圖1-18)是當前產銷量最大的一種合成樹脂涂料,品種較多、應用廣泛。按其含油量不同,醇酸樹脂漆可分為長油度、中油度以及短油度3種類型。用中油度干性醇酸樹脂制成的涂料,是醇酸樹脂漆中最重要的一類,其特點是能常溫干燥,干燥速度也比普通油基漆快;它的涂膜戶外耐久性很好,可達3年以上。它的漆膜光亮豐滿,平整堅韌,對金屬有極強的附著力,被廣泛用于金屬、木材表面的涂飾。通常大中型交通車輛、機械電機設備以及其他一些不易烘烤的工業制品等,均是采用配套的醇酸底漆、膩子、磁漆的涂飾。實踐表明,房屋建筑的門窗使用這種磁漆涂飾,比用其他油基涂料壽命更長。

圖1-18 醇酸樹脂漆

用長油度干性醇酸樹脂制成的涂料,能夠比中油度醇酸樹脂涂料更富有涂刷性,方便大面積施工,其涂膜除上述特點外,還具有柔韌保光的特點,非常適合井架、橋梁、電視塔、大型廠房等鋼鐵結構制件的涂飾。

1.1.2.6 氨基樹脂漆類

氨基樹脂漆是以氨基樹脂與醇酸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一類涂料。氨基醇酸樹脂漆中,氨基樹脂改進醇酸樹脂的硬度、光澤、干燥速度以及耐堿、耐油性能;醇酸樹脂則可增強氨基樹脂的韌性和附著力。根據氨基樹脂與醇酸樹脂用量比例不同,通常將氨基樹脂漆分為高氨基樹脂漆、中氨基樹脂漆和低氨基樹脂漆。

氨基醇酸漆的主要品種包括氨基清烘漆、氨基磁漆、氨基靜電烘漆、酸固化氨基醇酸漆。清漆主要是用作磁漆(圖1-19)涂膜上面的罩光,增強其裝飾性能。氨基醇酸漆需要加熱干燥,烘烤溫度通常在120℃左右,因此不宜用作木材和不能用在高溫烘烤的物件上涂飾。

圖1-19 磁漆         

酸固化氨基醇酸漆可在常溫下固化,和其他氨基漆相比屬于快干性的。氨基醇酸漆的固體分含量高達55%~60%,約為硝基漆的兩倍,因此用較少的涂飾次數就能達到要求的漆膜厚度。酸固化氨基醇酸漆是以酸類作為涂料的固化劑,有鹽酸、硫酸、磷酸等無機酸,還包括對甲苯磺酸、石油磺酸及苯甲酸等有機酸,其中鹽酸比較常用。配漆時,使用10%鹽酸酒精溶液,加入量通常為樹脂的5%~10%。固化劑用量隨氣溫變化而增減,氣溫低則固化劑用量相應增多。固化劑用量過大雖然漆膜干燥快、硬度高,但是容易引起涂層發白,漆膜易開裂。

1.1.2.7 硝基漆類

硝基漆(圖1-20)俗稱“蠟克”,是以硝化棉作為主要成膜物質,再配以合成樹脂、增塑劑、顏料,溶于有機溶劑制成。其特點是漆膜干燥快,一般油漆干燥時間需要經過24h,而硝基漆僅需十幾分鐘就可干燥;漆膜堅韌耐磨,可打蠟拋光,避免沾塵、發黏、皺皮等現象;硝基漆的漆膜光澤好,但它在潮濕環境中施工容易泛白失光。硝基漆的固體含量低,干燥后涂膜較薄,因此往往要噴涂多次。

圖1-20 硝基漆

硝基漆主要用于高級木器、高檔室內裝飾以及汽車、電機、機床、儀器、皮革、織物、鉛筆、工藝品和需要快速干燥的其他機械設備和金屬制品等的涂飾,適用于施工現場。

1.1.2.8 纖維素漆類

纖維素漆是由天然纖維素經過化學處理后制成的以纖維素酯、纖維素醚為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如乙酸丁酸纖維涂料、乙基纖維涂料和芐基纖維涂料等。這類漆的主要優點是干燥快,一般表干10min,實干1h;漆膜硬度高,耐磨性、柔韌性好;漆膜不易泛黃,耐久性良好。其缺點是漆液固體含量低,需多次施工。纖維素漆品種不多,主要用于蒙布、皮革、木器、塑料制品的涂飾,也可用于已涂有面漆的金屬制品罩光。

1.1.2.9 過氯乙烯漆類

過氯乙烯漆(圖1-21)的特點是漆膜干燥迅速,室溫條件下表面干燥10~15min,實際干燥約3h;涂膜柔韌性、穩定性良好,曝曬一年半仍可保持其外觀及顏色;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常溫下能夠耐25%的硫酸、硝酸及4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侵蝕達幾個月之久;具有很好的三防性能(防霉、防濕熱、防鹽霧),它耐水、耐酒精、耐機油、耐臭氣,具有不延燃性能以及良好的耐寒性等優點。它的缺點是涂膜的附著力較差,施工條件過于潮濕時涂膜很容易成張揭起;漆膜的堅硬性不如硝基漆,故而打磨拋光性能較差;耐熱性能雖然比硝基漆好一些,但使用溫度不得超過80℃。此外,過氯乙烯漆的固體分含量很低,涂膜較薄,通常需要涂2~3層,特殊防腐從底漆到罩面則需要涂6~8層之多。

圖1-21 過氯乙烯漆

過氯乙烯漆需要配套使用,即底漆、磁漆、清漆互相結合成為一套完整的涂膜,如耐化學用漆包括耐化學底漆、耐化學磁漆、耐化學清漆。

1.1.2.10 乙烯樹脂漆類

乙烯樹脂漆類具有優良的耐化學腐蝕性和耐水性,它的漆膜堅韌、不易燃,對酸、堿、油、氧化劑的作用極其穩定;尤其適用于水下金屬物件的防腐涂用,是船舶和其他海水構件的理想涂料。由于這類涂料耐溫性較差,因此在航空中應用較少。

乙烯類漆的品種較多。如聚氯乙烯樹脂漆可用于聚氯乙烯塑料制品表面涂飾;氯乙烯、偏氯乙烯樹脂漆可用于金屬、建筑物的混凝土表面、皮革以及橡膠織物等涂飾;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樹脂漆可用于耐化學腐蝕、耐海水的構筑物、船舶各部位的涂飾;聚醋酸乙烯漆用于涂刷墻壁;聚乙烯醇縮醛類漆可作為室內外建筑涂料;聚二乙烯乙炔樹脂類漆用作防腐蝕涂料、防水涂料、船底防銹漆等。

1.1.2.11 丙烯酸樹脂漆類

丙烯酸樹脂漆(圖1-22)的突出優點是光澤和保色、保光性好,戶外耐久性好,而且耐汽油以及酸、堿等化學品,所以,它是一種具有良好裝飾性能的極具發展前途的涂料。它還具有優良的防濕熱、防鹽霧、防霉菌性能及抗水性能,適用于我國東南沿海以及濕熱地區。丙烯酸漆的使用范圍極其廣泛,如航空、車輛、機器、儀表、醫療器械、電冰箱、電風扇、縫紉機、自行車、木器等。丙烯酸樹脂漆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熱塑型丙烯酸樹脂漆,是一種揮發型漆,類似硝基漆,所含固體分通常在20%左右,可作為汽車、醫療器械、儀表等涂飾用的涂料,也可以作為黃銅、鋁以及銀器等表面的涂飾,可以避免這類有色金屬的變色。這種漆的施工方法和硝基漆類似,可以噴涂、刷涂、淋涂,也可用棉花團擦涂。可用硝基漆稀釋劑稀釋,它借助溶劑揮發而固結成膜,室溫下固化時間約1h。另一種是熱固型丙烯酸樹脂漆,它的固體分高(約為50%),因此涂膜十分厚實堅韌,耐溶劑、耐化學藥品與耐熱性更好,加熱可以促使涂料固化。這類涂料需要烘干,它的裝飾性比氨基醇酸烘干漆更為優越。

圖1-22 丙烯酸樹脂漆

還有一種是加交聯劑方能在常溫下固化的熱固型丙烯酸樹脂漆。它一般分成兩個組分包裝,使用時按規定比例調配,使用多少配多少,隨用隨配,避免膠化。在20~27℃時有效使用時間為4~5h,28~35℃時為3h,可噴涂、刷涂、淋涂。涂飾一次室溫下表面干燥需2~4h,實際干燥需24h。

1.1.2.12 聚酯樹脂漆類

聚酯漆是以多元酸和多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的涂料。聚酯樹脂漆中應用較多的是不飽和聚酯漆,它的特點是涂膜較厚、外觀豐滿、表面光亮、硬度高、顏色淺、耐磨、耐熱、耐寒、耐潮、耐溶劑等。由于空氣中氧氣對它的涂膜有防止干結的作用,因此在涂覆后漆膜必須隔絕空氣,常用的聚酯漆有蠟型與非蠟型兩種,前者用漆中的石蠟隔氧,后者用玻璃或滌綸薄膜隔氧。該漆在施工中因需要隔絕空氣,使用起來比較麻煩,通常只適用于工廠化大平面的涂飾。

在木器透明涂飾時經常使用的聚酯清漆一般為四組分。調配時,將四組分按100(不飽和聚酯的苯乙烯溶液)∶(4~6)(過氧化環乙酮漿)∶(2~3)(環烷酸鉆液)∶1(石蠟的苯乙烯溶液)的質量比混合攪拌均勻。混合后的漆料應要在20~40min內用完,時間過長就會膠化。適用于工廠加工。

1.1.2.13 環氧樹脂漆類

環氧樹脂漆(圖1-23)對金屬表面的附著力強,耐化學腐蝕性好,特別是耐堿性最為優良。它的漆膜硬度高,韌性好以及耐扭曲、耐沖擊好;環氧樹脂漆的品種很多,主要包括溶劑、無溶劑、粉末。溶劑型主要包括胺固化、熱固化、環氧酯3種。

圖1-23 環氧樹脂漆

(1)胺固化環氧樹脂漆 屬于一種雙組分涂料。它的樹脂、顏料、溶劑等作為一組分,固化劑是另一組分,使用時將兩種組分混合后涂在物面上,樹脂受胺固化劑的作用,在室溫下干燥。

(2)熱固化環氧樹脂漆 是由環氧樹脂和酚醛樹脂或氨基樹脂拼合制成的一種涂料。施工時需經過烘烤方可成膜。

(3)環氧酯漆 是用環氧樹脂和脂肪酸反應制得的環氧酯制成的。這種漆烘烤溫度低,因此擴大了使用范圍,如環氧鐵紅底漆是目前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用底漆。

(4)無溶劑環氧樹脂漆 不含揮發性有機溶劑,涂料中的固體分高,涂膜厚實豐滿,一次施工厚度可達0.1mm以上,減少了施工次數。它的涂膜具有極強的耐化學腐蝕性,可作為石油貯罐、船舶等使用的防腐蝕涂料。

(5)粉末環氧樹脂漆是一種不含任何溶劑的涂料,能夠涂成厚膜,可它不能用一般方法施工,要采用流化床的涂飾方法。

1.1.2.14 聚氨酯樹脂漆類

聚氨酯樹脂漆(圖1-24)是由多異氰酸酯與多元醇逐漸聚合或是加成聚合反應形成的高聚物。這種涂料具有十分優良的特性,涂膜的耐磨性極強,居各類涂料之首;具有優異的保護性,又兼具美觀的裝飾性;漆膜附著力強,且具有高彈性,可根據需要調節成分配比,制成極堅硬或極柔韌的涂層;涂膜具有比較全面的耐化學藥品性能,能高溫烘干,也可自干固化。聚氨酯涂料的不足之處是對施工條件要求嚴格,若操作不慎易引起層間剝離、起小泡等弊病;涂料中含過量的游離異氰酸酯,不利于健康,施工時應加強通風,注意勞動保護。

圖1-24 聚氨酯樹脂漆       

聚氨酯漆的種類很多,目前普遍使用的有以下5種。

(1)聚氨酯油 它是以聚氨酯改性油而來,具有比醇酸漆更好的耐堿、耐油及耐溶劑性,可用于涂飾木材制件,也可涂覆在水泥等上作為防護性涂料。

(2)濕固化型聚氨酯 它是以異氰酸酯類和含有羥基的聚酯、聚醚樹脂或其他化合物反應制成的一種漆。此類漆在室溫干燥,有較高的耐化學腐蝕性和耐磨性、漆膜光亮、彈性好,尤其是它靠濕氣固化,可在潮濕環境下施工。這類漆可作為金屬、木材、水泥等制件的防腐蝕性涂料。

(3)催化型聚氨酯漆 這是一種雙組分的涂料,使用時應按要求加入胺類固化劑(如二甲基乙醇胺),以加快涂膜干燥。

(4)封閉型聚氨酯漆 它是由二異氰酸酯用苯酚或其他化合物封閉的加合物與多烴基組分一同制得的一種涂料。這種涂料需要加熱烘烤,使得涂層在高溫條件下固化成膜,因此它的涂膜性能良好,其清漆可作為要求強度高的漆包線專用漆使用。

(5)多羥基型聚氨酯漆 它也是一種雙組分涂料,施工時按照要求比例混合使用,變化其配比,可以制得從堅硬到柔軟的各種涂膜的涂料,以便于適應金屬、水泥、木材、皮革、橡膠、織物等涂面的廣泛要求。

1.1.2.15 元素有機漆類

有機硅樹脂制成的涂料是一種很好的耐熱、絕緣涂料。以有機硅樹脂的甲苯溶液所制成的清漆,涂膜經過200℃以上烘干后,具有極佳的耐熱性,可在高溫環境中反復使用。有機硅涂料還具有極好的耐水性與耐寒性,它的耐寒溫度一般可達-50℃左右。以有機硅樹脂與鋁粉制成的涂料可耐高溫。以聚酯樹脂、醇酸樹脂和環氧樹脂等改性的有機硅樹脂漆(圖1-25),進一步改進涂膜的性能,比單純的有機硅涂料具有更強的附著力,更好的柔韌性、耐化學藥品和溶劑等性能。為此,有機硅涂料被廣泛地用在大型耐高溫機械設備上,另外,某些耐化學腐蝕設備和長期需要維護的室外設備也可使用。

圖1-25 元素有機聚合物漆

1.1.2.16 橡膠漆類

橡膠漆(圖1-26)是以天然橡膠衍生物或合成橡膠作為主要成膜物質制成的一種涂料。它涂層干燥快,漆膜柔韌性、耐磨性、耐水、耐化學性能良好,但漆膜易變色,不耐紫外線照射。

圖1-26 橡膠漆

(1)氯化橡膠涂料 它是一種具有優良耐水和耐化學腐蝕的涂料。它還具有極佳的附著力、絕緣性和防霉性;它的固體分含量也非常高,漆膜厚,便于厚涂法施工,可減少涂刷次數。它主要用于船舶、化工機械設備、貯槽、管道的防腐蝕。

(2)氯丁橡膠涂料的優點 耐水性優良、耐曝曬、耐酸堿等,耐高溫可達93℃,耐低溫到-40℃。它對金屬、木材、紙張、塑料等制品具有極強的附著力,可作為地下、水下與潮濕環境中物件的防腐蝕涂料。

1.1.2.17 其他漆類

一般涂料大都是采用油或合成樹脂為主要成膜物質制成的,但也有例外,如無機富鋅水性涂料即屬于其他類型涂料。因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涂飾的目的不同,所以工業上還生產出許多特種用途的涂料。

1.1.3 涂料施工的次要材料

1.1.3.1 膩子

膩子用于填充基層表面的凹坑、裂縫、孔眼等缺陷,使其平整并達到涂裝施工的要求。膩子一般由大量的體質顏料和膠黏劑、著色顏料、水或溶劑、催干劑等組成。膠黏劑通常包括豬血、熟桐油、清漆、合成樹脂溶液、乳液及水等。膩子對基層的附著力、膩子強度以及耐老化性等往往會影響到整個涂層的質量,故需根據基層、底漆、面漆的性質選用,最好配套使用。在施工中不得隨意減少膩子刮涂的遍數,要等到膩子徹底干燥、打磨后才可涂刷涂料,防止影響涂層的附著力。常用的膩子分為水性膩子、油基膩子和揮發性膩子3種。用皮膠或骨膠作為黏結料調成的膩子稱為水性膩子。水性膩子成本低廉、防銹性差、硬度低、著色容易、耐高溫,在建筑上通常用于木制面和墻面,使用時需臨時調配。外墻膩子粉如圖1-27所示。用桐油等作為黏結料制成的膩子稱為油性膩子。用漆料作為黏結料配成的膩子稱為漆基膩子。漆基膩子又分為慢干漆基膩子和快干漆基膩子。用催干劑干燥的漆料做成的膩子稱為慢干膩子,用揮發劑干燥的漆劑做成的膩子稱為快干膩子。膩子絕大部分已做到工廠化生產,配套出售,標明組成、性能、用途及注意事項等。如乳膠膩子施工方便、強度好、不易脫落、嵌補刮涂性好,可用于抹灰水泥面;蟲膠膩子,干燥快、不滲陷、堅硬、附著力好,需現調現用,適用于木質面孔隙的初步嵌補;噴漆膩子,不可多刮,避免將其表面封住,使膩子內部不易干硬。頭道膩子表面應粗糙顆粒狀,便于干燥,二道三道要稀些,以利于平整。

圖1-27 外墻膩子粉

1.1.3.2 著色材料

(1)染料 染料在油漆涂飾中主要用于改變木材的天然顏色,在保持木材自然紋理的基礎上使其展現出鮮艷透明的光澤,提高涂飾面的質量,是木質面透明涂飾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染料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包括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兩大類,天然染料多來自植物,合成染料來自于煤焦油或石油。

染料和顏料本質區別是在介質中溶解的情況不同,染料色素能滲入到物體內部,使得物體表面的顏色鮮艷而透明并有一定的堅牢度;而顏料并不溶于上述介質,只是均勻分散于介質中,因為它的不溶解性,色素不能深入物體內部僅起表面著色作用,是物理性的遮蓋作用。建筑涂飾施工中常用的染料主要包括堿性染料,如堿性綠,粉末狀溶于水,常在蟲膠清漆中作拼色用;酸性染料,如酸性黑10B,溶于水,調配成水溶液,用作著色劑;油溶性染料,如油溶黃,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等,調入膩子或蟲膠漆中作涂層著色、拼色用;分散性染料,如分散黃RGFL,土黃色粉末,溶于丙酮等濃溶劑中,不溶于水,但能夠均勻分散在水中,調入樹脂色漿與樹脂面色內作為木質表面著色;醇溶性染料,如醇溶黑灰黑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乙醇,調配在蟲膠漆中著色、拼色用等。礦物質顏料如圖1-28所示。

圖1-28 礦物質顏料

植物質顏料主要包括藤黃、胭脂、墨等。

(2)填孔料 填孔料分為水性填孔料和油性填孔料兩種,也稱為水老粉和油老粉,是由體質顏料、著色顏料、水或油等調配而成。在木質面涂飾工藝中填孔料不但可填平木質表面的管孔,還可以起到封閉基層和適當著色,減少后續涂膜塌陷、節約涂料的作用。

水性填孔料與油性填孔料的組成、配比和特性見表1-1。

表1-1 填孔料的組成、配比和特性  

(3)水色、酒色和油色 在木質面透明涂飾的涂層著色工藝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水色、酒色、油色3種,它們在涂層色彩的處理上是關鍵性的工序,尤其是水色,它具有色澤鮮艷、透明度高的特點,適用于中高級涂飾工藝。這三種材料的組成及特點見表1-2。

表1-2 水色、酒色、油色的組成及特點  

1.1.3.3 膠料

膠料在建筑涂飾中應用廣泛,除普通的膠黏劑外,主要用于水漿涂料或調配膩子用,有時也作封閉涂層用。常用的膠包括動植物膠和人工合成的化學膠料,見表1-3。

表1-3 常用膠料的種類及特點  

圖1-29 聚醋酸乙烯乳液     

圖1-30 108膠     

1.1.3.4 研磨材料

研磨材料在涂飾施工中必不可少,所有的工藝都離不開它。研磨材料按其用途可分為打磨材料和拋光材料。

(1)打磨材料 所謂打磨實際是大量的磨料顆粒對被磨物體表面切削的過程,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涂層的質量和外觀效果。打磨材料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砂紙和砂布。磨料有天然和人造兩類。天然的磨料包括剛玉、石榴石、石英、火燧石、浮石、硅藻土、白堊等;人造磨料包括人造剛玉、玻璃及各種金屬碳化物。磨料的性質與它的形狀、硬度及韌性有關。磨料的粒徑(粒度)是按照每平方英寸的篩孔來計算的。國內常用的木砂紙和砂布代號是依照磨料粒徑來劃分的,代號越大,磨粒越粗。而水砂紙則相反,代號越大磨粒越細。有關砂紙(圖1-31)、砂布(圖1-32)的分類及用途見表1-4。

圖1-31 砂紙

圖1-32 砂布

表1-4 砂紙、砂布的分類及用途  

注:表中磨料粒度號數表示磨料粒徑,號數越大粒徑越細。

(2)拋光材料 拋光材料主要用于油漆涂膜表面,它不但能使涂膜更加平整光滑,提高裝飾效果,還可以對涂膜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常用的拋光材料主要為砂蠟(圖1-33)和上光蠟(圖1-34)。砂蠟是由細度高、硬度小的磨料粉與油脂蠟或膠黏劑混合制成的淺灰色膏狀物。上光蠟是溶解于松節油中的膏狀物,分為乳白色的汽車蠟和黃褐色的地板蠟兩種。拋光材料的組成與用途見表1-5。

圖1-33 砂蠟

圖1-34 上光蠟

表1-5 兩種拋光材料的組成與用途  

1.1.4 涂料施工輔助材料

1.1.4.1 溶劑

溶劑兼有稀釋的作用。溶劑是一種能夠揮發的液體,能溶解和稀釋樹脂、瀝青、硝化纖維素及其他產品,調整它們的黏稠度,便于施工操作。溶劑在漆配方中雖然占很大比例,但在漆膜后并不留在漆膜上,而是全部揮發到空氣中。它是液體漆的主要組分,包括松節油(圖1-35)、松香水、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醇、丙酮、環己酮、苯乙烯、汽油、煤油等。

圖1-35 松節油           

不同的溶劑,如松節油對油料、松香而言是溶劑,而對硝化纖維素而言是沒有溶解能力的,所以就不是硝化纖維素的溶劑;香蕉水(酯類)可以稀釋和溶解硝化纖維素,所以香蕉水是硝基漆的稀釋劑;醇酸磁漆用二甲苯或松香水稀釋,而洋干漆主要是用乙醇來溶解。正確地選用溶劑對提高涂膜質量,降低成本,減少對操作人員健康的危害均有很大的意義,為此選擇溶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選擇溶劑應考慮到溶劑的溶解成膜物質的能力,加入溶劑后不能產生渾濁和沉淀的現象,要保持涂料透明和有一定的黏度。

②溶劑的顏色要淺淡,最好是無色透明的,雜質應盡可能的少,否則會影響漆膜干燥后顏色。

③在同類溶劑中應盡量選擇毒性低的溶劑。如果必須采用毒性大的溶劑時,應考慮能否采用混合溶劑(用低毒性溶劑代替部分高毒性溶劑),來降低毒性,并加強勞動保護。

④要考慮溶劑的揮發速度,以適應漆膜的形式。揮發太快會影響漆膜流平;揮發太慢,則出現漆膜流掛及干燥緩慢。

⑤同類型涂料的底漆和面漆應使用相同的溶劑。

⑥盡量選用閃點、著火點、自燃點較高的溶劑,而溶劑的腐蝕應小,化學穩定性要好。

⑦要盡可能選用價格便宜又適用、來源廣泛、容易供應的溶劑。

1.1.4.2 稀釋劑

在涂料施工時,稀釋劑(圖1-36)通常用來調節涂料黏度以及清洗施工工具設備。

圖1-36 稀釋劑

(1)油基漆 一般采用200號溶劑汽油或松節油即可,如漆中樹脂含量高,就需要將兩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或加入適量芳香烴溶劑。

(2)醇酸樹脂漆

①通常長油度的可用200號溶劑汽油,中油度的可用200號溶劑汽油和二甲苯按1∶1混合使用,短油度的可用二甲苯。如X-4醇酸稀釋劑可以稀釋醇酸漆,也可稀釋油基漆。

②長油度醇酸樹脂漆。典型的品種是用65%油度的干性油季戊四醇酸樹脂制成的磁漆。其特點是耐候性優良,適用于作建筑物、大型鋼結構的戶外面漆。因為長油度醇酸樹脂與其他成膜物質的混溶性較差,所以不能用來制備復合成膜物質為基礎涂料。

③中油度醇酸樹脂。因為中油度干性油改性醇酸樹脂制成較快,保光耐候性好,應用廣泛,50%油度的亞麻油、梓油以及豆油改性醇酸樹脂漆均屬此類,供進一步改性的也往往是這一類。

④短油度醇酸樹脂。這類漆的品種較少。由于短油度醇酸樹脂的混溶性最好,因此主要是與其他樹脂拼合制備烘漆,錘紋漆和過氯乙烯樹脂拼合增加附著力,蓖麻油醇酸樹脂在硝基漆中作增韌劑使用。

(3)氨基漆 通常用丁醇與二甲苯(或200號煤焦油溶劑)的混合溶液。可采用表1-6所列的配方。

表1-6 氨基漆稀釋劑配方(百分比)  

(4)瀝青漆 通常用200號煤焦油溶劑、200號溶劑汽油、二甲苯,在瀝青漆中有時添加少量煤油以改善流動性;有時也加入一些丁醇。

(5)硝基漆 硝基漆稀釋劑又稱為香蕉水,因聞著有香蕉的味道而得名,如X-1、X-2等。它們由酯、酮、醇和芳香烴類溶劑組成,硝基漆稀釋劑配方見表1-7。

表1-7 硝基漆稀釋劑配方(百分比)  

此外,還包括硝基無苯稀釋劑,以輕質石油溶劑代替苯或甲苯為原料的一種硝基漆稀釋劑。應用這種稀釋劑后,可避免引起施工時苯中毒的缺點。

(6)過氯乙烯漆 用酯、酮及苯類等混合溶劑,但不得用醇類溶劑。特別要說明的是:應用價格便宜的甲醛酯(二乙氧基甲烷)和120號汽油來代替毒性大的純苯,在硝基漆與過氯乙烯漆中應用收到很好效果。過氯乙烯漆稀釋劑配方見表1-8。

表1-8 過氯乙烯漆稀釋劑配方(百分比)  

(7)聚氨酯漆。用無水二甲苯、甲苯與酮或酯混合溶劑,但不得用帶羥基的溶劑,如醇類、酸類等。聚氨酯漆稀釋劑配方見表1-9。

表1-9 聚氨酯漆稀釋劑配方(百分比)

(8)環氧漆 由環己酮、二甲苯等組成,專供環氧樹脂涂料稀釋使用。環氧漆稀釋劑配方見表1-10。

表1-10 環氧漆稀釋劑配方(百分比)

1.1.4.3 催干劑

催干劑是一種可以促使漆膜干燥的物質,如鋁、錳、鉛、鋅、鈣、鐵六種金屬的氧化物、鹽類以及它們的各種有機酸的皂類,對于干性油膜的吸氧聚合能夠起一種類似催化劑的作用。例如,亞麻籽油未加催干劑之前約需幾天才能干結,加入催干劑后在12h內即可干結成膜,可顯著縮短施工工期。目前經常使用的是鉛、鈷、錳混合催干劑。催干劑的加入量通常為漆重的1%~3%,最高不超過5%,超過限量反而會發黏,起不到催干的作用。催干劑僅用于油基漆類、醇酸漆類、樹脂漆之類的涂料中。

(1)催干劑的性能要求 優良的催干劑應具有如下要求:

①在常溫下能夠均勻地擴散在清漆或磁漆中;

②使用較少的量即可達到催干的效能;

③顏色淺,調稀后不發生沉淀、渾濁并且不加深白漆顏色;

④儲存穩定性好,不易被顏料吸收和影響干性。

(2)常用催干劑種類

①金屬氧化物及鹽類。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錳、氧化鉛(黃丹)、氧化鋅等;鹽類如乙酸鉛、乙酸鈷、氯化鈷等。它是應用最早的催干劑,以固體形式加到熱的干性油中。在涂料干燥的最初階段,油被氧化后,進一步和金屬氧化物或鹽反應,使金屬進入到溶液中去,隨即產生催干效用。因這種催干劑活性低,使用不方便,至今除了某些土法熬熟油外,已很少使用。

②亞油酸鹽和松香酸鹽。是用亞麻仁油或松香與金屬氧化物或鹽反應制成濃縮的亞油酸鹽或松香酸鹽,然后使用200號溶劑汽油或松節油溶解而成。這類催干劑的特點是制造簡單、成本較低;缺點是其分散性較差,特別在儲存過程中,因不飽和酸的氧化,喪失了在油和溶劑中的溶解性能而沉淀析出。

③環烷酸(萘酸鹽)。環烷酸是應用比較廣泛的催干劑,它在儲存過程中性質穩定,溶液的黏度低且活性高,在各種涂料中的分散性能好,因此可用較少量的催干劑,而獲得同樣的干燥速率。

④液體催干劑–乙基己酸鹽類。它的催干能力雖然不高,但能夠獲得較淺的顏色,如與鈷、錳干劑共用,可得到一種淺色有效的混合催干劑。

(3)催干劑的用量 通常按醇酸樹脂固體組分和油基漆內含油量計算,表1-11就是一些涂料在正常干燥范圍內所用催干劑的用量。

表1-11 催干劑用量  

(4)催干劑的使用要求 催干劑通常是多種混用,因為混合使用活性較大,而且可以取長補短,以獲得單一催干劑無法得到的性能。

一般涂料在出廠時都已加入獲得漆膜所需的足夠量的催干劑,因此在施工時,往往不必補加催干劑,如在冬天或較冷天氣施工,或因為涂料儲存過久,而干性減退時,可以補加一定量催干劑,用于調節干燥性能。

有人認為既然催干劑有催干作用,是否用量越多,干燥越快,事實并非如此。干燥的速率并不與催干劑用量成正比,在一定范圍內尚可,但超過一定數量之后,繼續加入催干劑,干燥速度反而降低,同時還能引起漆膜起皺。另外,催干劑過多也會加快漆膜的老化。

在使用液體催干劑時,應注意催干劑加入之后,必須充分攪拌均勻,并放置1~2h,如此才能充分發揮它的催干效能。

1.1.4.4 增韌劑

(1)定義 增韌劑又稱為增塑劑、軟化劑等,是以液體狀態存留于漆膜中的不揮發的有機物,是樹脂漆類不可缺少的一種輔助材料,用以增加漆膜的柔韌度,同時也提高漆膜的附著力。增韌劑通常用于不用油而單用樹脂的涂料內,如硝基漆、三聚氰胺樹脂等。

(2)常用的增韌劑

①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圖1-37)。在硝基漆中使用,可以增加漆膜彈性;缺點是揮發太快。

圖1-37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②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性很好,對漆膜提供優良的韌性、耐光性、耐水性,并能延長漆膜的壽命。

③蓖麻油。主要作為硝基漆的增塑劑和顏料濕潤劑。

④氯化石蠟。不被氧化,也不會燃燒,耐酸堿性與耐候性良好。用作多種樹脂的增韌劑。

⑤磷酸酯。具有良好的韌性、耐水性、耐久性、不易燃;缺點是耐色性不好,有毒。

1.1.4.5 固化劑

固化劑(圖1-38)又稱為硬化劑。它是決定甲基丙烯酸漆、不飽和聚酯漆、聚氨酯漆以及氨基醇酸漆等干燥的重要輔助材料。

圖1-38 固化劑

固化劑和催干劑不同,催干劑只是在干燥慢的涂料中,能夠促進油的吸氧能力,使涂料干燥速度加快。固化劑則不同,它是以分子結構上的活性基因,和樹脂分子結構上的活性基團進行反應,使分子與分子交聯而固化成膜。在固化型漆中,如果不加入固化劑,這些漆將永遠不會干燥,當加入適量的固化劑后,則不管漆膜多厚,都能徹底干燥。

固化劑通常用于合成樹脂制成的涂料,如聚酯漆、環氧樹脂漆、脲醛樹脂膠等需要加入固化劑和樹脂中的分子反應,使涂層或膠層干結固化。不同的成膜樹脂應選擇不同的固化劑,例如,不飽和聚酯漆用苯乙烯作固化劑;環氧樹脂漆可選擇乙二胺或聚酰胺樹脂等作固化劑;脲醛樹脂膠可用氯化銨作固化劑。

固化劑的用量應適宜,要按不同樹脂所要求的用量加入。若固化劑用量過多,漆膜或膠層固化快,易出現性脆、不耐老化的弊病;固化劑過少,則漆膜或膠層固化慢。同時還要根據氣溫的高低等因素綜合考慮。

利用合成樹脂制成的涂料,有的是在室溫條件下結成膜,有的是經由加熱烘烤才能干結成膜,有的則需要加入酸、胺、過氧化物等物質,才能成為涂料的固化劑。目前,施工使用的固化劑主要限于雙組分環氧樹脂涂料(如乙二胺等)和不飽和聚酯樹脂涂料(如過氧化苯甲酰等)。環氧漆固化劑產品見表1-12。

表1-12 環氧漆固化劑產品  

1.1.4.6 除油、脫漆劑

(1)堿液清除法 堿液除油主要是借助堿的化學作用去除鋼材表面上的油脂。堿液除油配方見表1-13。

表1-13 堿液除油配方  

(2)乳化堿液清除法 乳液除油是在堿液中加入了乳化劑,使得清洗液具有堿的皂化作用。

(3)脫漆劑(圖1-39) 自干型的油基、酚醛和醇酸涂料脫除效果較好,烘干型或環氧樹脂類的涂料脫除效果較差。

圖1-39 脫漆劑

脫漆劑品種較多,主要包括溶劑型脫漆劑和酸、堿溶液脫漆劑,除此之外還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組成的非燃性脫漆劑、十二烷基磺酸鈉乳化脫漆劑和硅酸鹽型脫漆劑。

1.1.5 涂料的用量、檢驗及儲存

1.1.5.1 涂料的用量

當涂料調至施工黏度時,若長時間放置,顏料會絮凝沉降,造成涂膜色澤不一致或光澤降低。對于快干性涂料,放置過程中溶劑大量揮發使得黏度上升,導致噴涂霧化不良;對于雙組分涂料,超過使用時間就會膠化報廢。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待調稀的涂料量通常以當班用完為宜,最長不超過3天。因此需要對涂料用量進行估算,如計算法、統計法和實測法,通常以單位面積消耗量表示。

計算法求涂料需要量可根據各層涂膜的厚度、密度、涂料不揮發成分以及涂料利用率等參數,可按下式求得各層涂膜的涂料單位面積消耗量:

各層涂膜單位面積原漆消耗量(g/m2)=涂膜厚度×涂膜密度/原漆固體分(%)×各涂漆方法的涂料利用率

涂料需要量=各層涂膜單位面積原漆消耗量(g/m2)×需要涂的面積

1.1.5.2 油漆涂料的檢驗

油漆涂料存放時,有時會出現變質、變態現象,會影響其使用,需進一步檢驗、鑒別。一般施工單位沒有專用的檢驗設備,多數是憑經驗目測或經試用來確定。

(1)建筑油漆的檢驗 各類油漆正常狀態時的外觀及檢驗方法見表1-14。

表1-14 常用各類油漆正常外觀及檢驗  

(2)裝飾涂料及輔料的檢驗 各類涂料及輔料正常狀態時的外觀及檢驗方法見表1-15。  

表1-15 各類涂料及輔料正常外觀及檢驗方法  

(3)油漆涂料變質、變態的鑒別 常見的油漆涂料變質現象及鑒別方法見表1-16。   

表1-16 油漆涂料變質鑒別與處理方法  

1.1.5.3 油漆的保管

(1)油漆涂料儲存注意事項 油漆涂料大多是缺乏穩定性、易燃的液體物質,受到客觀環境的不利影響通常會發生變質、變態甚至起火爆炸。如溶劑遇火會燃燒,鋁粉溫度過高遇氧容易爆炸,乳膠漆受凍后會報廢。因此,對油漆涂料的妥善保管非常重要,儲存保管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油漆涂料搬運或堆放要輕裝、輕卸,保持包裝容器的完好和密封,嚴禁將油桶任意滾扔。

②油漆涂料不得露天存放,應存放在干燥、陰涼、通風、隔熱、無陽光直射、附近無直接火源的庫房內。溫度宜保持在5~32℃之間。有些裝飾涂料受凍后即失效。

③漆桶應放置在木架上,如果必須放在地面時,應墊高10cm以上,以利通風。

④庫房內和近庫房處應無火源,并備有必要的消防設備。

⑤油漆涂料存放前需分類登記,填上廠名、出廠日期、批號、進庫日期,嚴格按照“先生產先使用”的原則發料,對于多組分油漆涂料必須按原有的規格、數量配套存放,不得弄亂。對易燃、有毒物品應貼有標記和中毒后的解救方法。

⑥對于超過儲存期限,已有變質變態跡象的油漆涂料應盡快檢驗,取樣試用,檢查效果;如無質量問題需盡快使用,以防浪費。

⑦對易沉淀的色漆、防銹漆,需每隔一段時間將漆桶倒置一次,對于已配制好的油漆涂料應注明名稱、用途、顏色等,以免拿錯。

⑧不同品種的顏料最好分別存放,與酸堿隔離,避免互相沾染或反應,尤其是炭黑應單獨存放。甲醇、乙醇、丙酮類也應單獨存放。

(2)常用涂飾材料的貯存與保管 常用涂飾材料的儲存保管方法及注意事項見表1-17。  

表1-17 常用涂飾材料儲存保管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井研县| 洛南县| 顺昌县| 墨江| 商水县| 莱西市| 通道| 合江县| 松江区| 江华| 内黄县| 伊金霍洛旗| 微博| 金乡县| 庄河市| 巴塘县| 基隆市| 南通市| 黄浦区| 松江区| 黑龙江省| 桃园县| 太白县| 银川市| 张北县| 福州市| 宜章县| 阜宁县| 望奎县| 石台县| 高碑店市| 康保县| 漾濞| 石屏县| 姚安县| 武义县| 丹阳市| 集安市| 阿巴嘎旗|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