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損檢測實用教程
- 付亞波
- 1324字
- 2019-11-15 19:33:02
第1章 緒論
1.1 基本概念及其技術組成
1.1.1 基本概念
無損檢測(Nondestructive Testing,簡稱NDT),以不損害被檢驗對象的使用性能為前提,應用多種物理原理和化學現象,對各種工程材料、零部件、結構件進行有效的檢驗和測試,借以評價它們的連續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能。包括探測材料或構件中是否有缺陷,并對缺陷的形狀、大小、方位、取向、分布和內含物等情況進行判斷;當被檢對象內部不存在大的或影響使用的缺陷時,還要提供組織分布、應力狀態以及某些力學和物理量等信息。
前提條件:不損害被檢驗對象的使用性能。
研究內容:探測材料表面及內部缺陷,測量工藝參數,表征材料的組織結構、評價物理及力學性能、預測零部件的壽命。
突出特點:不破壞性,可以100%檢測。
技術優勢:具有廣泛的科學基礎和應用領域。
1.1.2 無損檢測文化現象
無損檢測技術不僅有著深刻的科學背景,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無損檢測凝聚著現代科學的智慧,閃耀著現代文化的光輝,現代文明有無損檢測的一份貢獻。在人類進入輝煌的21世紀的今天,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無損檢測文化現象。
無損檢測技術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和深刻的文化內涵:無損檢測文化體現一種技藝精湛、品質優良、完美統一的質量理念。“21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質量將成為新世紀的主題”,無損檢測技術作為“質量衛士”,在現代化大工業生產中將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1.3 無損檢測與質量管理
國際著名質量管理學家朱蘭博士曾經指出:“如果說20世紀是生產力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就是質量的世紀,質量將成為新世紀的主題。”
在21世紀,人類將感受到不斷提高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質量文化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迅速提升,質量觀念、質量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無損檢測文化以“技藝精湛和品質優良完美統一”的質量理念和價值觀念已被普遍接受。
1.1.4 無損檢測技術的構成
無損檢測由源頭、變化、探測、顯示、解釋五部分組成,如圖1-1所示。

圖1-1 無損檢測技術的構成
1.1.5 無損檢測研究內容
① 探測材料或構件中是否有缺陷;
② 對缺陷的形狀、大小、方位、取向、分布和內含物等情況進行判斷;
③ 當被檢對象內部不存在大的或影響使用的缺陷時,還要提供組織分布、應力狀態以及某些力學和物理量等信息。
1.1.6 無損檢測的理論基礎
以材料的物理性質為主,NDT領域涉及的材料物理性質有:
材料在射線輻射下呈現的性質(射線);
材料在彈性波作用下呈現的性質(超聲);
材料的電學性質、磁學性質(電磁);
熱學性質。
1.1.7 無損檢測技術的發展
無損檢測由最初的無損探傷為主,通過無損檢測、無損表征兩個過程,達到最高階段的無損評價。具體內容如圖1-2所示。

圖1-2 無損檢測的發展過程
1.1.8 無損評價
1.1.8.1 基本思想
基于材料微觀結構因子,建立“使用通用儀器設備得到的無損評價結果與決定材料性能的結構因子”之間的聯系;基于有損檢測,建立神經網絡系統以及把材料的無損評價結果與確定材料性能聯系起來的計算方法;最終獲得有效的無損評價,如圖1-3所示的金三角關系。

圖1-3 無損評價的金三角關系
1.1.8.2 無損評價手段
借鑒有損檢測手段獲得信息,在材料的力學性能、微觀結構與無損檢測參量之間建立相關性,進而對材料進行評價。如圖1-4所示的“鐵四邊”。

圖1-4 無損評價手段“鐵四角”
1.1.9 五種常用無損檢測英文及縮寫
超聲波檢測:Ultrasonic Testing UT
射線檢測:Radiographic Testing RT
渦流檢測:Eddy Current Testing ET
磁粉檢測: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滲透檢測:Penetration Testing 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