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實地密度

印刷品的密度與轉移到紙張上的墨層厚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墨層厚度不僅僅與印刷品的密度,而且也與網點增大、套印、實地印刷故障以及其他各種印刷上的問題有密切的關系。從物理角度來看,油墨是透明的,當光穿透油墨的時候,油墨中的顏料顆粒會吸收一定波長的光。吸收光量的多少,取決于油墨中顏料顆粒的濃度和油墨層的厚度。因此,印在紙張上的墨層越厚,吸收的光量越多,墨色越深;墨層厚薄一致,墨色深淺也相同。因此,控制墨層厚度的變化,也就控制了墨色深淺和墨色的均勻性。但是測定紙張上的墨層厚度是比較困難的,一般用印刷品的實地密度來表征墨層的厚度。

實地密度是指承印物上均勻且無空白地印刷出來的表面顏色密度,即100%網點的密度。實地密度是印刷品質量檢測與控制的最重要的參數,實地密度的大小可以反映出印刷復制的階調范圍、墨量的大小等,進而實現對印刷過程的調節與控制。圖4-1為印刷品的密度檢測示意圖。

id:2147509257;FounderCES

圖4-1 印刷品密度的測量示意圖

一、墨層厚度對實地密度的影響

通常將參考白(硫酸鋇、氧化鎂等標準反射表面)的反射率看作為100%,從油墨上反射的光量為參考白上的50%時,反射率為50%,則油墨的密度為0.3。

如圖4-2所示,承印物上的油墨厚度不同時,對光的反射量也不相同。因此,考察墨量的厚度,只需要測量實地區域的密度。圖4-3是膠印中墨層厚度和各色實地密度的關系圖,從中可以看出,實地密度隨著墨層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墨層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實地密度不再增加,曲線變平。

id:2147509264;FounderCES

圖4-2 不同厚度的油墨對光的反射

id:2147509271;FounderCES

圖4-3 膠印中墨層厚度與各色實地密度的關系

二、實地覆蓋率對實地密度的影響

圖4-4表達了紙上油墨量與實地覆蓋率的關系。在印刷中,即使增加紙上的油墨量,油墨也不會將紙面100%覆蓋,通過顯微鏡觀察可以驗證這一點。實地覆蓋率隨著紙上油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當達到某實地覆蓋率時,則不再繼續增加,所以將此時的實地覆蓋率稱為飽和實地覆蓋率。由圖4-4可知,銅版紙的飽和實地覆蓋率最高,非木漿紙最低,木漿紙處于中間狀態。實地覆蓋率在墨量較小時就達到了飽和,這說明:在紙上油墨量小的范圍內,實地密度的增加主要是由實地覆蓋率增加造成的;當實地覆蓋率達到飽和時,實地密度還繼續上升,則是由于墨層的平均厚度增加造成的;隨著墨量的增加,實地密度也達到飽和,這是因為平均墨層厚度的增加也是有限制的。實地覆蓋率達到飽和時的油墨量,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順序是銅版紙、膠版紙、新聞紙,這與紙張平滑度的順序相同,紙張表面越粗糙,遮蓋紙面所需要的油墨就越多。新聞紙的飽和實地覆蓋率比膠版紙的飽和實地覆蓋率大,這是由紙的吸墨性等原因造成的。

id:2147509278;FounderCES

圖4-4 不同紙張上墨量和油墨覆蓋率的關系

油墨層表面狀態對實地密度的影響:粗糙的墨層表面,入射光在表面引起漫反射,使密度降低;如果表面是平滑的,表面反射的光成為鏡面反射,反射的光不能進入人的眼睛或密度計,因而使密度變高。油墨表面的平滑度受紙張表面平滑度的影響,如果印在銅版紙那樣平滑的紙上,墨層表面就比較平滑,如果印在粗糙表面,墨層表面就比較粗糙。

墨層的第一表面反射量約為3%~4%,如果墨層表面產生漫反射,那么最高密度超不過1.4,粗面紙張印刷的墨層就是這種情況。

由以上敘述可知,決定實地部位密度值的因素是:實地覆蓋率、油墨層的平均厚度和油墨層的表面狀態。用密度計測得的實地密度是這三種因素的綜合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邓州市| 调兵山市| 亚东县| 红河县| 开远市| 临武县| 池州市| 滁州市| 北票市| 镇原县| 大埔县| 法库县| 康乐县| 建始县| 静安区| 开封县| 子长县| 英德市| 宜丰县| 华阴市| 沽源县| 长沙县| 丰原市| 大城县| 万荣县| 于都县| 防城港市| 新巴尔虎左旗| 克东县| 五莲县| 多伦县| 绥中县| 襄垣县| 密云县| 海城市| 嵊泗县| 景德镇市| 海伦市| 宝山区|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