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印刷品的主觀評價方法

對印刷圖像的分析評價往往帶有主觀性。譬如對造紙生產者來說,喜歡按照承印材料的質量評價印刷品質量;印刷工人對印刷產品的印刷質量參數更為敏感;廣告人員則從信息媒介傳遞的角度評價印刷品質量;一般讀者沒有這些專業性傾向,但會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修養等對報紙上、旅游手冊上、課本上的圖像質量進行評價。

印刷圖像的主觀評價是一種根據經驗評價圖像質量優劣的方法。

一、主觀評價觀測條件

主觀評價是以復制品的原稿為基礎,對照樣張,根據評價者的心理感受做出評價,其評價的結果,隨著評價者的身份、性別、愛好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因此,主觀評價方法常受評價者心理狀態的支配,評價結果可能對印刷品某一部分質量達到統一,而對綜合性的全面質量卻很難求得統一的意見。此外,影響主觀評價的因素還有照明條件、觀察條件和環境、背影色等。例如,同一件印刷品,在不同的背景色下觀察,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若加上顏色的因素就更復雜了。因此,應在以下推薦的條件下觀察印刷品,使主觀評價能得出較好的結果。進行主觀評價時需符合上述兩節的評價條件。觀察印刷品時,光源與印刷品表面垂直,觀察角與印刷品表面法線成45°夾角,(0°∶45°照明觀察條件),如圖3-1所示。作為替代觀察條件,也可以用與印刷品表面法線成角45°的光源照明,垂直印刷品表面觀察(45°∶0°照明觀察條件)。

id:2147509236;FounderCES

圖3-1 印刷品的觀察條件

主觀評價印刷質量主要靠目測,采用的工具主要是放大鏡(放大倍率10~25倍),通過放大鏡,可以觀測印刷圖文的套印情況和網點再現情況。

二、印刷品表觀質量的評價

印刷畫面的表觀質量是印刷品主觀評價所依據的指標,這些指標雖然不是主要的印刷復制再現質量指標,但卻直接影響著印刷品的外觀,決定著印刷品質量的合格與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 印張外觀整潔,無褶皺、油跡、臟痕和指印等。

② 印張背面清潔、無臟痕。

③ 文字清晰、完整,不缺筆斷劃。

④ 套印準確。

⑤ 網點光潔、清晰、無毛刺。

⑥ 色調層次清晰,暗調部分不并級,亮調部分不損失。

⑦ 墨色鮮艷,還原色彩不偏色。

⑧ 裁切尺寸符合規格要求。

三、主觀評價方法介紹

主觀評價法常用的有目視評價法和定性指標評價法。

目視評價法是指在相同的評價環境條件下(如光源、照度一致)由多個評價者來觀察原稿和印刷品,再以各人的經驗、情緒及愛好為依據,對各個印刷品按優、良、中、差分等級,并統計各分級的頻度,獲得一致好評者為優、良,反之為差。具體評價步驟為:首先根據樣張的相似性對印刷樣張進行分組,并給各組標明一個唯一的數字,該數字可以代表該組的質量優劣等級,即該組在所有組中質量好壞的排列順序;然后在各組中再對樣張進行比較分析;最后得出質量最好的樣張。

定性指標評價法是指按一定的定性指標,列出每個指標對質量影響的重要因素,由多個評定人評分,總分高者質量為優,低者為差。

印刷品的主觀評價因人而異,不容易得出統一的結論,常因地點、周圍環境的不同,特別是觀察復制品(與原稿對比)的照明條件不同時,而產生視覺差異。依靠這種沒有數據為依據的定性指標來評價印刷品質量,其結果受評價者自身因素的影響,往往各不相同,不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出印刷品的質量狀況,也不能有效為印刷品質量提供依據,但這些評價指標卻是印刷品質量優劣的最后仲裁者,其中任何一項的不合格,都會導致最終印刷產品的不合格。現階段鑒定印刷質量的方法仍然多以主觀評價為主,但應把主觀評價因素加以客觀解釋,使其科學化,更有利于印刷質量的控制。

復習思考題

(1)什么是P1和P2印刷品評價條件?

(2)軟打樣時對顯示器有何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上林县| 玉田县| 都匀市| 寻甸| 晋中市| 永宁县| 诸城市| 高雄市| 万山特区| 阜南县| 武安市| 新津县| 九台市| 迭部县| 博白县| 通辽市| 达孜县| 灌南县| 鹤庆县| 通州市| 云安县| 教育| 浏阳市| 嘉黎县| 仙游县| 迁安市| 巴林右旗| 新昌县| 青川县| 宁晋县| 盘山县| 兖州市| 龙门县| 中山市| 雷州市| 巫溪县| 涟源市| 许昌县| 金溪县| 怀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