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印刷品比較和單獨觀察時的評價條件
在印刷過程中對印品復制進行控制的最佳觀察條件應該與印品最終的觀察環境相符。如果十分清楚最終的觀察環境,印刷工作人員就可以在相同的條件下進行印刷品的品質監控了。但是這種情況一般不太可能,尤其重要的是,最終的觀察條件不允許我們對原稿、照片或合同樣張、最終印刷品件進行直接的對比。因為在光源和相關觀察條件下,每一種材料的顯色方式直接影響最終的圖像效果。為了避免對色彩復制效果的誤解,在產品復制過程中使用穩定的觀察條件是十分必要的。觀察環境的周圍物體或存在的物體表面,其顏色和亮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觀察者對觀察對象的節點色彩感覺。有時,人們使用標準觀察箱進行觀察。但是一般的觀察臺建在房子的某一部分,所以,對觀察環境的控制十分重要。
為確保在所有的復制環節中使用統一的觀察條件,推薦統一的觀察標準勢在必行。對于彩色印刷品和照片的觀察條件,推薦的標準是ISO 3664。
ISO 3664規定了用于反射和透射媒體圖像的觀察條件,如印刷品和透明膠片,在彩色顯示器上獨立顯示的圖像。特別應用于:
① 透明片、反射攝影照片或照相制版印刷品,或其他物體和圖像的關鍵性比較;
② 在照度和實際應用相似的情況下,印刷品和透明片階調復制和顏色的評估,包括例行檢查;
③ 投影觀測的透明片和印刷品、物體、或其他復制品的關鍵性比較;
④ 不和其他硬拷貝比較的彩色顯示器上的圖像的評估。
不適合于未印刷的紙張。
ISO 3664:2009給出了4種觀察條件:比較觀察條件、印刷品實際評估條件、通過投影觀察小膠片條件、顯示器上圖像評估條件,具體要求如表3-1所示。
表3-1 ISO 3664:2009觀察條件


① 規定了參考光源的相對光譜功率分布,不包含顯示器,在這種情況下規定了顯示器的白點的色度。參考光源允許的色度容差在觀察平面上,符合CIE1976u'10、v'10系統。
② 推薦括號中的值。
③ 推薦括號中的值。當比較膠片和印刷品時,觀察平面上膠片照明的亮度和印刷品相當的照度的比值必須為(2.0±0.2)∶1。
④ 推薦顯示器的環境照明≤32lx,必須≤64lx。
印刷品和膠片的參考照明體的相對光譜功率分布必須是D50照明體。D50在CIE色度圖中的色度坐標為x10=0.3478和y10=0.3595,在CIE 1976UCS中為u'10=0.2102、v'10=0.4889。色度容差用下式計算:
ΔC= (3-1)
式中 u'10,s、v'10,s——D50在CIE1976UCS中的色度坐標,u'10,s=0.2102、v'10,s=0.4889;
u'10,t、v'10,t——所用照明體在CIE1976UCS中的色度坐標。
一、P1條件
P1條件是圖像的兩個拷貝間比較的觀察條件。比較通常是在原稿和復制品之間或者兩個復制品之間進行,如一次印刷的樣張,或者多個影印。比較的圖像可以在相同的媒體上(反射的或透射的),或在不同的媒體上(包括攝影作品、印刷品、印刷機打樣稿或非印刷機打樣稿),或者甚至在透射和反射媒體間進行,如膠片和它的打樣稿比較。高的照度水平可以允許在高密度區域對顏色和階調等級進行更關鍵性評判,在通常的實際應用觀察條件下可能感覺不到。
觀察平面的照明必須近似于CIE D50。它的色度坐標u'10、v'10用式(3-1)計算的ΔC≤0.005。顯色指數按照CIE 13.3—1995測量,觀察表面的CIE一般顯色指數必須在90或以上,樣本1~8的各個特殊顯色指數必須在80以上。
如果用ISO/CIE 23603的方法評估,觀察平面照明可見光譜同色異譜指數必須小于1.0,最好小于0.5。對于條件P1,如果用ISO/CIE 23603的方法評估,紫外(UV)區域的同色異譜指數要小于1.5,最好小于1.0。
觀察區域中心的照度為(2000±500)lx,最好為(2000±250)lx,從中心到邊緣的照度要盡量均勻。對于達到1m2的觀察區域,照明區域任意一點的照度不能小于中心的75%。對于更大的觀察區域,最低下限為60%。要通過測量至少9個觀察平面上均勻分布的點來評估均勻性。
周圍場和背襯應當是中性灰的和無光澤的。周圍場的光反射系數(入射光通量和反射光通量的比值)在10%~60%之間。對于觀察炫光的關鍵性評估,推薦用20%的灰。值的確切選擇是基于可用的設備和不同工業階段的正常應用情況。然而,無論選擇什么值,重要的是,在多個地方評估圖像時,各自的周圍場要一致。各周圍場的反射比要在(1.0±0.2)∶1范圍內。
觀察環境一定要設計得盡可能減小對觀察任務的影響。重要的是,要消除外部影響對印刷品或膠片視覺評估的條件,觀察者要避免進到新的照明環境中立即進行判定,這是因為視覺適應要花幾分鐘時間。不管是來自光源還是物體和表面反射的外部光線必須要擋住,以免影響觀察和照射在印刷品、膠片或者其他評估的圖像上。另外,有強烈顏色的表面(如衣服)也不要進入評估環境。在視場范圍內的墻、天花板、地面和表面要擋住,或者涂成反射率60%或者更低的中性灰。需要注意的是用一個觀察箱就很容易把這些問題減至最小,而不是在房間設計一個開放的環境。這樣的設備也很容易滿足周圍場的要求,避免過度的觀察炫光,否則會導致透射照明體的問題。然而,即使用這些裝置,也要注意適應和避免外部光。
二、P2條件
P2條件的觀測表面中心的照度為(500±125)lx,其他和P1條件完全相同,P2條件適用于單個圖像的階調評估、攝影圖像檢查和印刷品判定。不適用于媒體的同時比較,因為那樣顏色匹配是最重要的,例如打樣樣張和印刷品比較、膠片和樣張(或印刷品)比較,或不同工藝的印刷品和膠片比較。唯一的例外是由于顯示器的低亮度水平而進行的印刷品和顯示器的比較,但是這種比較超出了本標準的范圍,ISO 3664只處理與硬拷貝分離的顯示器圖像的評估。
需要注意的是,P2的相對光譜功率分布特征和P1的完全相同。因此,在P1下匹配的圖像在P2下也會匹配,但是反過來就不一定對,特別是有明顯的暗調范圍時。
經驗表明,P1的高照度水平會在圖像的階調復制和顏色方面給人錯誤的感覺,而這些圖像最終要在低照度水平的情況下被消費者應用。在很高的照度下能夠讓人非常樂于接受的圖像在常規的照度水平時不見得讓人滿意。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檢查印刷品的照度水平可以任意設置,印刷用戶常常把樣張拿到未知條件的低照度水平下核實階調復制是否可接受。因為照度水平和照明特征都是不可控制的,這就給工藝帶來了不確定性,不便于有效交流。本觀察條件試圖把這些問題降至最低。規定的觀察條件用于在辦公室、圖書館或相對明亮的住宅照明條件下階調復制評估、攝影圖像檢查或印刷品判定。通過這些條件下的圖像評估,基本可以保證滿意的階調復制。這種判定不可能在P1規定的高照度條件下準確地做出。
在印刷工業中,主要的觀察應用包括比較,這要用P1條件。但是階調復制要在低照度水平下評定時,建議用P2或實際照明條件補充P1。P1和P2具有相同的D50的相關色溫。
- 金融學教程
- 玩具設計概論
- 研究生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版)
- 中文版InDesign CS5基礎培訓教程
- 從重裝到輕裝
- 范先佐《教育經濟學新編》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移動應用設計與開發:(項目式·微課版)
- 創業管理財稅通
- 2020年遼寧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 2019(第2版)
-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第2版)
-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833教育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天津市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綜合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劉春田《知識產權法》(高教出版社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切削液對高溫合金加工表面完整性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