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t Architecture-BIM應用實戰教程
- 史瑞英 董貴平
- 6008字
- 2020-02-26 13:33:31
第2章 基本工具的應用與三維建模的基本原理

平立剖及三維視圖生成
① 掌握各種基本制圖工具的編輯命令的使用方法。
② 了解三維建模形成的基本原理。
③ 掌握相關平、立、剖面等視圖的生成及視圖范圍的調整。
2.1 Revit基本工具的應用
Revit常規的編輯工具適用于對圖形繪制與編輯的整個過程,其名稱和用法與Auto CAD的編輯工具基本一樣,例如對齊、偏移、鏡像、移動、復制等編輯命令,如圖2-1所示。

圖2-1 修改圖形基本命令對話框
下面對這些編輯命令在繪圖中的用法作一下簡單的介紹。
(1)“對齊”命令
例如:四根柱子要與軸線對齊,如圖2-2所示。

圖2-2 柱與軸線對齊
單擊“修改”選項卡“修改”面板
(對齊)命令,此時繪圖區域的鼠標會顯示帶有對齊符號的光標
。勾選選項欄
,首先用鼠標選中軸線,然后依次選擇四根柱子,即完成該命令操作。此時如果要啟動新對齊,可按Esc鍵一次。要退出“對齊”工具,可按Esc鍵兩次。
(2)“偏移”命令
單擊“修改”選項卡“修改”面板
(偏移),在選項欄上
輸入要偏移的距離,以距離的形式對構建進行偏移;如果點擊圖形方式,將以圖形的形式進行偏移,然后輸入要移動的數值;如果勾選復制,那么偏移的原構建存在,相當于把原構建進行復制,如果不勾選復制,那么原構建移動到新的位置。
(3)“鏡像”命令
例如:鏡像(并復制)門,如圖2-3所示。


圖2-3 鏡像(并復制)門
首先選中要鏡像的門,然后單擊“修改”選項卡“修改”面板,單擊
(鏡像-拾取軸)或
(鏡像-繪制軸)。要移動選定項目(而不生成其副本),應清除選項欄上的“復制”
然后選擇要鏡像的圖元,并按Enter鍵。選擇或繪制用作鏡像軸的線。即完成鏡像操作。
(4)“移動”命令
例如:窗戶分割構件的移動,如圖2-4所示。

圖2-4 窗戶構件的移動
選擇要移動的圖元,然后單擊“修改 | <圖元>”選項卡“修改”面板
(移動)。在選項欄上單擊所需的選項:
。
約束:勾選“約束”可限制圖元沿著與其垂直或共線的矢量方向的移動。
分開:勾選“分開”可在移動前中斷所選圖元和其他圖元之間的關聯。例如,要移動連接到其他墻的墻時,該選項很有用。也可以使用“分開”選項將依賴于主體的圖元從當前主體移動到新的主體上。例如,可以將一扇窗從一面墻移到另一面墻上。使用此功能時,最好清除“約束”選項。單擊一次以輸入移動的起點。
此時將會顯示該圖元的預覽圖像,沿著希望圖元移動的方向移動光標,光標會捕捉到捕捉點。此時會顯示尺寸標注作為參考。
再次單擊以完成移動操作,或者如果要更精確地進行移動,可鍵入圖元要移動的距離值,然后按Enter鍵。完成窗構件的移動。
(5)“復制”命令
首先選中所要復制的構件,然后單擊“修改 | <圖元>”選項卡“修改”面板
(復制)。在選項欄上單擊所需的選項:
。
約束:勾選“約束”可限制圖元沿著與其垂直或共線的矢量方向的移動。
分開:勾選“分開”可在移動前中斷所選圖元和其他圖元之間的關聯。
多個:勾選“多個”可復制多個構建到新的位置。
(6)“修剪/延伸”命令
其操作如表2-1所示。
表2-1 “修剪/延伸”命令操作


圖2-5 兩個所選圖元修剪或延伸成一個角

圖2-6 一個圖元修剪或延伸到其他圖元定義的邊界

圖2-7 水平墻選作邊界的修剪/延伸多個圖元
(7)“陣列”命令
陣列的圖元可以為沿一條線(線性陣列),如圖2-8所示;也可以為沿一個弧形(半徑陣列),如圖2-9所示。

圖2-8 線性陣列

圖2-9 半徑陣列
其操作步驟如下。
a.選擇要在陣列中復制的圖元,然后單擊“修改 | <圖元>”選項卡“修改”面板
(陣列)。
b.單擊“修改”選項卡“修改”面板
(陣列),選擇要在陣列中復制的圖元,然后按Enter鍵。
c.在選項欄上單擊所需的選項:。
單擊,代表線性陣列,此時所需設置的參數的含義如下。
成組并關聯:將陣列的每個成員包括在一個組中。如果未選擇此選項,Revit 將會創建指定數量的副本,而不會使它們成組。在放置后,每個副本都獨立于其他副本。
項目數:指定陣列中所有選定圖元的副本總數。
移動到第二個:指定陣列中每個成員間的間距。其他陣列成員出現在第二個成員之后。
移動到最后一個:指定陣列的整個跨度。陣列成員會在第一個成員和最后一個成員之間以相等間隔分布。
約束:用于限制陣列成員沿著與所選的圖元垂直或共線的矢量方向移動。
如果選擇“移動到:第二個”,則將按如下所示放置陣列成員。
a.在繪圖區域中單擊以指明測量的起點。
b.在成員之間將光標移動到所需的距離。移動光標時,會顯示一個框,指明所選圖元的尺寸。該框將沿捕捉點移動。尺寸標注將顯示在第一個單擊位置與當前光標位置之間。
c.再次單擊以放置第二個成員,或者鍵入尺寸標注并按Enter鍵。
● 如果選擇“移動到:最后一個”,則將按如下要求放置陣列成員。
a.在繪圖區域中單擊以指明測量的起點。
b.將光標移動到所需的最后一個陣列成員的位置。移動光標時,會顯示一個框,指明所選圖元的尺寸。該框將沿捕捉點移動。尺寸標注將顯示在第一個單擊位置與當前光標位置之間。
c.再次單擊以放置最后一個成員,或者指定尺寸標注并按Enter鍵。
● 如果在選項欄上選擇了“成組并關聯”,則會出現一個數字框,指明要在陣列中創建的副本數。如果需要,可修改該數字并按 Enter鍵。
單擊,代表半徑陣列,此時選項欄的選項為:
、
、
。
半徑陣列,除了可以設置所需的項目數外,還可以設置角度,其操作步驟類似線性陣列,在此就不一一敘述了。
(8)“縮放”命令
選擇要縮放的圖元,然后單擊“修改 | <圖元>”選項卡“修改”面板
(縮放)。
“縮放”工具適用于線、墻、圖像、DWG和DXF導入、參照平面以及尺寸標注的位置,可以圖形方式或數值方式按比例縮放圖元。
2.2 Revit 三維建模的基本原理
2.2.1 平面視圖
平面視圖分為樓層平面視圖與天花板投影平面視圖。樓層平面視圖是新項目的默認視圖。大多數項目至少包含一個樓層平面。樓層平面視圖在將新標高添加到項目中時自動創建;天花板投影平面視圖在將新標高添加到項目中時自動創建,大多數項目至少包含一個天花板投影平面(RCP)視圖。
(1)創建平面視圖
① 單擊“視圖”選項卡“創建”面板
“平面視圖”下拉列表,然后單擊
(樓層平面)
(天花板投影平面)。
② 在“新建平面”對話框中:
● 對于“類型”,從列表中選擇視圖類型,或者單擊“編輯類型”以修改現有視圖類型或創建新的視圖類型。
● 選擇一個或多個要創建平面視圖的標高。
● 要為已具有平面視圖的標高創建平面視圖,可清除“不復制現有視圖”。
③ 單擊“確定”。
注:如果復制了平面視圖,則復制的視圖顯示在項目瀏覽器中時將帶有以下符號:標高 1(1),其中圓括號中的值隨副本數目的增加而增加。
(2)設置視圖方向
① 在項目瀏覽器中,選擇一個結構平面視圖。“視圖方向”參數不可用于其他類型的平面視圖。
② 在“屬性”選項板上,單擊(編輯類型)。
③ 在“類型屬性”對話框中,選擇“向上”或“向下”作為“視圖方向”。
④ 單擊“確定”。
(3)按后剪裁平面剪切平面視圖
如果存在跨多個標高的圖元(例如斜墻),可能需要剪切在后剪裁平面位置的平面視圖。如圖2-10所示,如果僅需要墻按照墻在標高3的視圖范圍中的顯示在平面視圖中可見,則可以使用“截剪裁”參數從視圖中剪裁該墻。

圖2-10 剪切平面視圖
使用平面視圖的“截剪裁”參數可以激活此功能。后剪裁平面由“視圖深度”參數定義,該參數是視圖的“視圖范圍”屬性的一部分。
圖2-11顯示了該模型的剖切面和視圖深度以及使用“截剪裁”參數選項(“剪裁時無截面線”、“剪裁時有截面線”和“不剪裁”)后生成的平面視圖表示。

圖2-11 剖切面和視圖深度以及使用“截剪線”參數選項后生成的平面視圖表示
平面區域服從其父視圖的“截剪裁”參數設置,但遵從自身的“視圖范圍”設置。按后剪裁平面剪切平面視圖時,在某些視圖中具有符號表示法的圖元(例如,結構梁)和不可剪切族不受影響。將顯示這些圖元和族,但不進行剪切。此屬性確實會影響打印。
下面介紹一下按后剪裁平面剪切平面視圖的步驟。
① 在項目瀏覽器中,選擇要由后剪裁平面剖切的平面視圖。
② 在“屬性”選項板上的“范圍”下,找到“截剪裁”參數,“截剪裁”參數可用于平面視圖和場地視圖。
③ 單擊“值”列中的按鈕,此時顯示“截剪裁”對話框。如圖2-12所示。

圖2-12 截剪裁
④ 在“截剪裁”對話框中,選擇一個選項,并單擊“確定”。
⑤ (可選)如有必要,也可以單擊“視圖范圍”并修改“視圖深度”設置。當“截剪裁”屬性處于活動狀態時,被選作“視圖深度”的標高就是將要剪裁視圖的位置。
(4)顯示平面視圖
① 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視圖名稱。
② 如果該視圖已打開但隱藏在另一個視圖之后,可單擊“視圖”選項卡 “窗口”面板
“切換窗口”下拉列表
<視圖名稱>。
(5)視圖范圍
每個平面圖都具有“視圖范圍”屬性,該屬性也稱為可見范圍。視圖范圍是可以控制視圖中對象的可見性和外觀的一組水平平面。水平平面為“頂部平面”、“剖切面”和“底部平面”。頂剪裁平面和底剪裁平面表示視圖范圍的最頂部和最底部的部分。剖切面是確定視圖中某些圖元可視剖切高度的平面。這三個平面可以定義視圖范圍的主要范圍。
“視圖深度”是主要范圍之外的附加平面。可以設置視圖深度的標高,以顯示位于底裁剪平面下面的圖元。默認情況下,視圖深度與底部重合。
圖2-13從立面視圖角度顯示平面視圖的視圖范圍名稱:頂部、剖切面
、底部
、偏移量
、主要范圍
和視圖深度
。

圖2-13 立面視圖
2.2.2 立面視圖
立面視圖是默認樣板的一部分。當使用默認樣板創建項目時,項目將包含東、西、南、北4個立面視圖。就是在立面視圖中繪制標高線。將針對繪制的每條標高線創建一個對應的平面視圖。
(1)創建立面視圖
① 打開平面視圖。
② 單擊“視圖”選項卡“創建”面板
“立面”下拉列表
(立面)。此時會顯示一個帶有立面符號的光標。
③ (可選)在“類型選擇器”中,從列表中選擇視圖類型,或者單擊“編輯類型”以修改現有視圖類型或創建新的視圖類型。
④ 將光標放置在墻附近并單擊以放置立面符號。
注:移動光標時,可以按 Tab 鍵來改變箭頭的位置。箭頭會捕捉到垂直墻。
⑤ 要設置不同的內部立面視圖,可高亮顯示立面符號的方形造型并單擊。立面符號會隨用于創建視圖的復選框選項一起顯示,如圖2-14所示。

圖2-14 立面符號
提示:旋轉控制可用于在平面視圖中與斜接圖元對齊。
⑥ 選中復選框表示要創建立面視圖的位置。
⑦ 單擊遠離立面符號的位置以隱藏復選框。
⑧ 高亮顯示符號上的箭頭以選擇它。
⑨ 單擊箭頭一次以查看剪裁平面,如圖2-15所示

圖2-15 實際平面視圖
注:帶有剪裁平面的立面符號。
剪裁平面的端點將捕捉墻并連接墻。可以通過拖曳藍色控件來調整立面的寬度。如果藍色控制柄沒有顯示在視圖中,可選擇剪裁平面,并單擊“修改視圖”選項卡“圖元”面板
“圖元屬性”。在“實例屬性”對話框中,選擇“裁剪視圖”參數,并單擊“確定”。
⑩ 在項目瀏覽器中,選擇新的立面視圖。立面視圖由字母和數字指定,例如,立面:1∶a。
(2)顯示立面視圖
顯示立面視圖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 在項目瀏覽器中雙擊視圖名稱。
② 雙擊立面符號上的箭頭。
③ 選擇立面符號箭頭,并單擊鼠標右鍵,然后選擇“進入立面視圖”。
(3)修改立面符號
① 選擇立面標記箭頭。
② 單擊“修改 | 視圖”選項卡“屬性”面板
(類型屬性)。
③ 通過在“值”字段中單擊來修改相應的屬性值。
④ 單擊“確定”。
(4)修改立面視圖中的剪裁平面
剪裁平面可定義立面視圖的邊界。剪裁平面的端點將捕捉墻并連接墻。可以通過調整剪裁平面的尺寸來調整立面的查看區域大小。
① 在平面視圖中,選擇立面標記箭頭。
② 立面的剪裁平面會在繪圖區域中顯示。如圖2-16所示。

圖2-16 立面視圖中的剪裁平面
注:如果遠裁剪平面(綠色虛線)不可見,可在“屬性”選項板上,選擇“遠剪裁”參數的一個選項。拖曳藍色圓點或箭頭調整剪裁平面的大小。
2.2.3 剖面視圖
(1)創建剖面視圖
① 打開一個平面、剖面、立面或詳圖視圖。
② 單擊“視圖”選項卡“創建”面板
(剖面)。
③ (可選)在類型選擇器中,從列表中選擇視圖類型,或者單擊“編輯類型”以修改現有視圖類型或創建新的視圖類型。
④ 將光標放置在剖面的起點處,并拖曳光標穿過模型或族。
注:現在可以捕捉與非正交基準或墻平行或垂直的剖面線。可在平面視圖中捕捉到墻。
當到達剖面的終點時單擊。
⑤ 這時將出現剖面線和裁剪區域,并且已選中它們。
⑥ 如果需要,可通過拖曳控制柄(箭頭)來調整裁剪區域的大小。剖面視圖的深度將相應地發生變化。如圖2-17所示。

圖2-17 剖面視圖
⑦ 單擊“修改”或按 Esc 鍵以退出“剖面”工具。
⑧ 要打開剖面視圖,可雙擊剖面標頭或從項目瀏覽器的“剖面”組中選擇剖面視圖。當修改設計或移動剖面線時剖面視圖將隨之改變。
(2)剖面標記可見性
如果剖面視圖的裁剪區域與視圖范圍相交,則可在平面視圖、立面視圖和其他剖面視圖中看到剖面標記。例如,如果重新調整剖面視圖的裁剪區域,使其不再與平面視圖的視圖范圍相交,則剖面符號就不會顯示在平面視圖中。
即使剖面符號的裁剪邊界處于關閉狀態,它們仍然可以顯示在立面視圖中。如果剖面線與高程剪裁平面相交,則剖面將顯示在立面視圖中。要查看和修改高程剪裁平面的位置,可在平面視圖中選擇高程符號的箭頭,然后剪裁平面上就會顯示拖曳控制點。如果重新調整剪裁平面,使其不再與剖面線相交,則剖面就不會顯示在立面視圖中。
2.2.4 三維視圖
三維視圖分為正交三維視圖與透視三維視圖。
(1)創建正交三維視圖
正交三維視圖用于顯示三維視圖中的建筑模型,在正交三維視圖中,不管相機距離的遠近,所有構件的大小均相同。
① 打開一個平面視圖、剖面視圖或立面視圖。
② 單擊“視圖”選項卡“創建”面板
“三維視圖”下拉列表
“相機”。
③ 在選項欄上清除“透視圖”選項。
④ 在繪圖區域中單擊一次以放置相機,然后再次單擊放置目標點。
當前項目的未命名三維視圖將打開并顯示在項目瀏覽器中。如果項目中已經存在未命名視圖,“三維”工具將打開該現有視圖。
通過在項目瀏覽器中的視圖名稱上單擊鼠標右鍵,然后單擊“重命名”,可以重命名默認三維視圖。命名的三維視圖將隨項目一起保存。如果重命名未命名的默認三維視圖,則下次單擊“三維”工具時,Revit 將打開新的未命名視圖。可以使用剖面框來限制三維視圖的可見部分。
例如:將相機放置在模型的東南角。
單擊“視圖”選項卡 “創建”面板
“三維視圖”下拉列表
“默認三維視圖”。
此操作會將相機放置在模型的東南角之上,同時目標定位在第一層的中心。如圖2-18所示。

圖2-18 正交三維視圖
(2)創建透視三維視圖
透視三維視圖用于顯示三維視圖中的建筑模型,在透視三維視圖中,越遠的構件顯示得越小,越近的構件顯示得越大。如圖2-19所示。

圖2-19 透視三維視圖
① 打開一個平面視圖。
② 單擊“視圖”選項卡“創建”面板
“三維視圖”下拉列表
“相機”。
注:如果清除選項欄上的“透視圖”選項,則創建的視圖會是正交三維視圖,不是透視視圖。
③ 在繪圖區域中單擊以放置相機。
④ 將光標拖曳到所需目標然后單擊即可放置。
Revit將創建一個透視三維視圖,并為該視圖指定名稱:三維視圖1、三維視圖2等。要重命名視圖,在項目瀏覽器中的該視圖上單擊鼠標右鍵并選擇“重命名”。
注:在啟用了工作共享的項目中使用時,三維視圖命令會為每個用戶創建一個默認的三維視圖。程序會為該視圖指定{3D-用戶名}名稱。可以使用剖面框來限制三維視圖的可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