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化學
- 楊娟 李橫江 曾小華
- 1093字
- 2020-02-26 13:06:17
前言
我國《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試點高校要制定符合應用技術人才成長特點的培養方案,全面推進學分制和模塊化教學,為不同來源的學生制定多樣化人才培養方案。”對于轉型期的工程技術型大學,各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加快地方高校轉型發展進程,推動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要轉變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轉變教育發展理念,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普通化學作為大學基礎課程之一,自1952年開設該課程以來經歷了多次變革,目前普通化學作為各院校非化學類專業開展的基礎化學類課程,適用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自動化等工科專業。國家普通化學大綱規范的制訂對普通化學理論有了一個良好的指導,但是對于不同專業的特殊要求很難兼顧,同時缺乏實驗部分大綱的統一和完善,普通化學課時短、實驗課時不足的矛盾一直沒有得到解決。
目前工程技術研究和工作離不開各種基礎的化學知識,隨著環保材料在土木建筑、城市給水排水及環境治理等城市建設中的大量應用,生物制藥及各種生物發酵制品的普及和應用,化學課程對工科專業來說更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解決本科生在經過第一年的基礎課學習后,對所學專業依然概念模糊,沒有方向感的問題,編者對本書內容進行適合工程類專業的普通化學教材的改革,增加了各工科專業對化學知識的應用實例,對培養造就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
本書由武昌首義學院和湖北醫藥學院聯合編寫,其中第1章、第2章、第8章、第9章和部分附錄由湖北醫藥學院曾小華老師及所在院校老師馬俊凱、王紅梅編寫;第3章、第4章、第5章、第11章部分章節、第12章部分章節由武昌首義學院李橫江老師、黃培老師及部分編委編寫;第6章、第7章、第10章、第11章部分章節、第12章部分章節、第14章和部分附錄由武昌首義學院楊娟老師、黃培老師及部分編委編寫,第11章部分章節、第12章部分章節、第13章由武昌首義學院楊曉曦老師、郭怡楠老師及部分編委編寫。最終稿件由武昌首義學院楊娟老師進行整理編合,在此,編者特對全體編委表示由衷的感謝!
本教材為教研課題“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基礎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普通化學》為例)”、“做實“3+1”培養模式,促進校企深度融合——以生物工程專業為例”、“環境工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提供了支撐;同時科研課題“廢舊動力電池正極活性成分濕法浸出與高溫固相法再生技術研究”、“秸稈和玉米芯低分子量降解產物制備水泥緩凝劑研究”也為本教材提供了支持。
由于時間和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廣大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編 者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