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 Ti-Be-Zr三元塊體非晶合金的研究

3.1 概述

美國的Tanner[70],在1979年利用快速冷卻甩帶的方法分別在Zr-Be和Ti-Be二元合金中制備出厚度為微米級的非晶薄帶,最大冷卻速度大于106℃/s。二元合金的非晶形成成分區間如圖3-1所示,研究發現Ti-Be二元合金在急速冷卻的條件下只在37%~41%Be很窄的成分區間形成非晶態合金,而Zr-Be能夠形成非晶態合金的成分區間卻非常大,在30%~50%Be之間都能夠形成非晶態合金,說明Ti-Be二元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遠低于Zr-Be二元合金,并且能夠得到非晶的成分區間都在共晶點附近。在二元相圖端部,即含鈹較少的區域,都有過飽和含鈹的固溶體亞穩相析出。作者利用Davies-Uhlmann動力學公式估算形成非晶的臨界冷卻速度,并計算出固液界面的自由能差,發現Zr-Be抑制晶體相均勻形核的自由能壁壘要遠高于Ti-Be。

圖3-1 Tanner在1979年實驗所得Ti-Be和Zr-Be二元合金非晶形成區間[70]

g表示非晶形成區間

1977年Tanner[71]成功制備出厚度為30μm寬1~2mm連續的Ti50Be40Zr10非晶薄帶。文章中通過Ti60-xBe40Zrx來尋找最佳形成非晶合金成分。這是當時已知的比強度最高的非晶合金。這種合金的硬度為7400MPa、屈服強度約為3210MPa、楊氏模量為107×103MPa、密度為4.13g/cm3

2008年,Duan等[72]為了得到更加輕質的鈦基非晶態合金對Ti-Zr-Be三元合金進一步探索,通過電弧熔煉吸鑄制備出直徑為6mm的Ti45Zr20Be35三元非晶合金。添加Cr元素,可以使直徑為6mm的Ti45Zr20Be35非晶合金提高到直徑為8mm的Ti40Zr25Be30Cr5非晶合金,并定義為輕質合金,如圖3-2所示。表3-1為三元合金及典型的Zr基非晶合金的相關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從表中可以看出,去除掉后過渡族重金屬元素使得非晶態合金擁有更加低的密度。這些有助于提高合金的比強度以及開拓非晶態合金的應用領域。

圖3-2 Ti45Zr20Be35(S1、6mm)、Ti45Zr20Be30Cr5(S2、7mm)和Ti40Zr25Be30Cr5(S3、8mm)非晶合金形貌及X射線衍射圖[72]

表3-1 Ti-Zr-Be三元合金及典型“Vitreloy”合金的密度、熱學性能和力學性能

2008年,Wiest和Johnson等報道出具有強玻璃形成能力和大的過冷液相區的Zr-Ti-Be一系列大塊非晶合金[73],該合金體系具有相當大的過冷液相區,其中Zr-Ti-Be-Cu系列合金的過冷液相區間達到165K,是目前為止所有非晶態合金中過冷液相區最寬的合金。如圖3-3所示。圖中顯示Ti-Be-Zr三元合金的液相線隨溫度降低的變化圖及Tanner利用甩帶所得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圍。圖中深灰色區域為1230K的液相范圍,灰色區域為1180K的等溫截面的液相區間,淺灰色區域為1130K等溫截面的液相范圍。由圖可以看出Ti-Be-Zr三元合金液相最低區域在30%~40%Be之間,根據Tanner的甩帶數據可以確定形成非晶合金的成分區間在30%~60%Be,Ti小于60%之間。根據等溫相圖和Tanner的甩帶數據,可以推測出鈦基大塊非晶合金可能出現區域為30%~40%Be和Ti在30%~60%之間。研究表明,Ti-Zr-Be三元合金系具有非常優異的非晶形成能力。雖然Johnson等對Ti-Zr-Be三元合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主要還是集中在三元合金的富鋯區域,對于富鈦區域的研究還很少。為了開發更加輕質的、高比強度的合金,本章將對Ti-Zr-Be三元合金的富Ti區域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圖3-3 Johnson等研究的Zr-Ti基非晶合金(圖中字母表示)圖中虛線范圍為Tanner甩帶實驗數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娄底市| 太和县| 海阳市| 溧水县| 尚志市| 伊宁市| 丁青县| 齐河县| 吉木萨尔县| 新源县| 荆门市| 夏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林芝县| 启东市| 桂林市| 贡觉县| 读书| 南昌市| 尉犁县| 恩平市| 旅游| 多伦县| 五寨县| 绥棱县| 莆田市| 汤阴县| 沂水县| 尉氏县| 忻城县| 罗定市| 滕州市| 建湖县| 翁牛特旗| 大悟县| 望城县| 合阳县| 五华县| 贵州省| 淮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