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鈧冶金
- 呂子劍 翟秀靜
- 1061字
- 2020-02-26 14:33:51
2.2 鈧的地球化學
目前,世界上重要的伴生鈧的礦床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沉積型鈾礦床、鋁土礦礦床和磷塊巖礦床;風化淋濾型磷酸鹽巖礦床;堿性-超基性巖型磷、稀土、稀有礦床;偉晶巖型鈹、鈮礦床;碳酸鹽巖型鈮礦床;熱液型鈾礦床和鎢、錫及鉬礦床。
鈧(Sc3+)的富集與巖石礦物形成的類質同晶置換相關,尤其是Sc3+與Fe3+、Mg2+的類質同晶置換,生成含氧或羥基配合物,這在結晶巖和云英巖中尤為明顯。鈧與其他離子進行類質同晶置換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元素的離子半徑、配位數及電負性等性質的綜合相似性,這就解釋了鈧成礦少的原因。鈧的主要礦物見表2.2。
表2.2 鈧的主要礦物

鈧的主要礦物介紹如下。
(1)鈧釔石(thortveitite) 化學式為(Sc,Y)2Si2O7,Sc2O3含量為33.8%~42.3%。鈧釔石含有約15%的稀土氧化物。鈧釔石呈灰綠色到近黑色,相對密度為3.68,莫氏硬度為6~7,屬于單斜晶系。鈧釔石與獨居石等礦物共存于偉晶巖中。
鈧釔石產于挪威、馬達加斯加、日本和前蘇聯等地。其中,馬達加斯加的鈧釔石中含有8.4%的ZrO2,不含釔,被稱為鋯鈧石,化學式為(Sc,Zr)2Si2O7,相對密度為3.492,屬于單斜晶系。
(2)水磷鈧石(sterrittite) 化學式為Sc(PO4)·2H2O,Sc2O3含量約為39.22%,P2O5含量約為40.35%,H2O含量約為40.35%。水磷鈧石呈深藍色到鉛灰色,相對密度為2.35,莫氏硬度為4,屬于單斜晶系。水磷鈧石的變體是硅磷鈹石(kolbeckite),部分鈧被鈹和鈣置換。水磷鈧石主要在美國和德國被發現。
(3)鈹硅鈧礦(bazzite) 化學式為Be3(Sc,Al)2Si6O18,Sc2O3含量約為14.6%,BeO含量約為13%。鈹硅鈧礦是綠柱石的變體,呈藍色六角形結晶,相對密度為2.77,莫氏硬度為6.5~7,含鈧、鐵和稀土元素等。鈹硅鈧礦在意大利、瑞典和前蘇聯被發現存在,但量很少。
(4)硅鈧鋇鎂石(magbasite) 化學式為KBa(Al,Sc)Fe2+Mg5F2Si6O20,Sc2O3含量約為2.1%。硅鈧鋇鎂石形成細針形、扇形和纖維結聚狀,呈無色、略帶粉紅色或紫色。硅鈧鋇鎂石的莫氏硬度約為5,相對密度為3.41。硅鈧鋇鎂石在熱液礦床中被發現。
(5)鈧錳鉭礦(scimolite) 化學式為(Ta,Nb,Sn,Mn,Fe,Sc)I2O4,Sc2O3含量為5%~6.1%。鈧錳鉭礦呈暗灰色,相對密度為5~6,屬于斜方晶系。鈧錳鉭礦產于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的長石-石英-螢石偉晶巖中,不常見。
(6)鈧鈦硅釔鈰礦(scperrierite) 其化學式較復雜,具體為(Ce,La,Ca)4(Fe2+,Sc)(Ti,Fe3+)2Ti2(O4/Si2O7)2,Sc2O3含量約為4.3%。鈧鈦硅釔鈰礦呈黑色,或紅色加黑色,相對密度為4.25。鈧鈦硅釔鈰礦主要在哈薩克斯塔被發現,但很稀少。表2.3列出了部分含鈧礦物,主要包括氧化物礦、含氧酸鹽礦和硅酸鹽礦的組成和含量。
表2.3 含鈧礦物的組成和含量

處理這些礦石時,鈧主要富集于冶煉渣和處理液中,可進一步濕法處理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