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理實驗課的基本程序
物理實驗課的基本方式是學生的獨立操作與書寫報告。其基本程序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實驗前的預習、實驗、寫實驗報告。具體要求如下。
(一)實驗前的預習環節
在到實驗室進行實驗之前,必須進行認真且充分的預習,才能保證在短短的上課時間內順利完成實驗操作,并得到較多的收獲。
預習的作用是:
①明確實驗的目的、任務;
②搞清實驗的原理;
③初步了解實驗裝置與實驗步驟,擬訂實驗操作與觀測記錄的計劃,做好回答思考題的準備。
為此,首先要仔細閱讀,盡量弄懂與該實驗有關的實驗教材中的內容(必要時還應讀一些參考資料),在此基礎上寫好預習報告。其內容包括:
①實驗名稱;
②實驗目的;
③實驗原理或實驗內容(要求簡要列出主要的計算公式、電路圖、光路圖等);
④列出有特色的主要儀器設備;
⑤關鍵的實驗步驟(要求突出關鍵性的調整方法和測量技巧,其他內容只要求簡單列出);
⑥在實驗記錄欄內畫好記錄的表格。
總之,預習報告要圖文并茂、內容全面、簡明扼要。
(二)實驗環節
學生應帶著實驗預習報告與其他資料提前進入實驗室,并將預習報告放在桌上供教師檢查。實驗課進行的程序及要求大致如下。
(1)檢查預習情況 教師在實驗課開始時通過提問和逐個審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2)教師作指導性講解 學生應注意聽講,做好記錄。
(3)實驗操作 實驗前要熟悉儀器,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和用法,然后將儀器安裝調整好。在實驗過程中,應認真操作,注意觀察,仔細進行分析和判斷,正確地、實事求是地讀取和記錄測量數據。如果不合理或有顯著錯誤,應加以分析或重作。
(4)觀測與記錄 實驗中對物理現象的觀察與對物理量的測量記錄通常是實驗操作的中心任務,也是實驗報告的主要依據,因而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①觀察測量:觀察測量要求及時、系統、準確、細致。許多物理現象與物理量是在動態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因而要抓住本質,測量要精確定量,切忌馬虎、粗糙。對每次測量結果要進行及時的初步分析判斷。當發現不夠理想時,應找出原因,并適當安排重復觀測。
②記錄:記錄要求完整、清晰,并一律寫在記錄欄的表格內,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實驗的條件。例如:實驗時間、地點、組別、同組人、室溫、氣壓、濕度……
b.儀器、設備、元器件的規格、精度、已知參數等。實驗中經教師同意更換儀器、物品時,應重新登載有關數據。
c.測量的數據。要力求清晰、準確地記載在事先設計的記錄表格內。如若表格考慮不周,也應很有規律地順次記載,并馬上注明這是哪一個物理量、使用的物理單位及測量序號等。切忌亂記,以免事后分辨不清。記載數據要嚴肅認真,來不得半點馬虎。要盡可能地反映測量的最高精確程度,不允許無謂地丟失有效數字位數。字跡要工整,尤其是數字要分明。
d.物理現象與物理過程。記載實驗中所觀察記錄的一切現象與過程(包括圖形),力求準確(定量)描述。提倡勤觀察、善思考、多記錄的實驗風格。
最后,記錄必須經教師審查簽字后方能生效。有不合要求處,應予以改正乃至重做。
(5)清理 操作、記錄經教師簽字認為合格后,進行實驗儀器的清理,檢查其完好程度并向教師報告,經允許再離開實驗室。
(三)寫實驗報告環節
實驗報告是實驗工作的總結,也是實驗成果的書面反映。報告中應有清晰的思路、齊全的數據和圖表以及科學的結論。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設備、實驗步驟,這些都是預習報告的內容,已要求在實驗課前寫好,但在實驗課后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
(2)測試記錄。實驗記錄紙上的現場記錄是(必須保留的)原始憑證。課后,不允許再作任何修改,也不允許將它作為計算表格。實驗報告紙上必須重新列出計算表格,將所需的數據列入其中。
(3)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這是實驗報告的重點,要求寫出數據處理的主要過程、圖線、結果(解析表達式或其他論斷)。
(4)對實驗誤差進行分析,估算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度。鼓勵學生討論引起誤差的主要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減少誤差、提高實驗水平的措施。
(5)回答每次實驗所留的作業題,其解答要寫在實驗報告的末尾。
最后,實驗報告連同原始實驗記錄一并交教師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