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離子電池與無機納米電極材料
- 王恒國 段潛 李艷輝
- 534字
- 2020-01-22 11:31:41
第3章 一維V2O5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自從Whittingham等[1~3]在1976年首次報道了鋰離子嵌入V2O5結構中具有可逆的電化學性能之后,V2O5以其成本低、易合成和能量密度高等優點,被人們作為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而得到廣泛研究。V2O5中釩成+5價,而釩的穩定低價態是+2價,因此理論上可以實現3個電子的轉移[4~8]。即便在電壓范圍限制的情況下,一般也可以實現兩個電子的轉移。而相對于只能實現一個或更少電子轉移的LiCoO2、LiFePO4、LiMn2O4而言,V2O5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因此成為了研究熱點。但是,在鋰離子電池深度充放電過程中,由于V2O5的結構穩定性差和電子導電率低等缺陷,嚴重限制了其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為了改善V2O5的電化學性能,目前的研究熱點側重于制備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9~16]。這類材料電解液能很好地擴散到物質內部,形成更多的電化學反應活性位點,縮短鋰離子擴散路徑,借此實現高倍率下電極材料性能的充分發揮[17]。
鑒于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在提高其電化學性能方面的突出表現,我們利用靜電紡絲技術并結合煅燒溫度的改變,制備了具有可控結構的一維V2O5納米材料[18]。將所制備的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用作正極材料組裝成模擬電池,測試了其充放電循環性能以及循環伏安曲線,探討了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作正極材料的充放電機理,發現V2O5納米纖維的形貌對其充放電性能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