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滑脂配方與制備300例
- 李東光
- 830字
- 2020-01-19 11:53:30
極壓型復合鋰基潤滑脂
原料配比
制備方法
將十二羥基硬脂酸、水楊酸甲酯加入到1/2的500SN礦油中,加熱至82~88℃,待十二羥基硬脂酸熔化后,加入一水合氫氧化鋰和硼酸的混合水溶液,皂化脫水后,升溫至200℃,加入余量的礦油作急冷油,攪拌均勻后靜置冷卻至室溫,研磨均勻,潤滑脂滴點>260℃,1/4錐入度為69~78。
原料配伍
本品各組分質量份配比范圍為:500SN礦油255,十二羥基硬脂酸33.2~42,水楊酸甲酯2.13~8.4,硼酸0.86~3.42,一水合氫氧化鋰7.1~9.3。
潤滑脂中的基礎油是決定潤滑脂的抗氧化性、蒸發損失、低溫流動性及潤滑性能等各項特性的主要因素,由于本品是在高溫條件下應用的,所以可選用黏度較高的中質或重質中性基礎礦物油,也可以根據對產品的特殊性能要求選用合成烴油、酯類油、硅油或上述油類的混合油。
潤滑脂中稠化劑的作用是將基礎油稠化而使潤滑脂成為有塑性、黏附性及密封性的穩定膠體。本品的稠化劑體系由(A)、(B)和(C)三組分的復合鋰皂組成。
(A)是C16~C20羥基脂肪酸或其低級烷基酯(如甲基),最好為十二羥基硬脂酸。
(B)是C3~C14羥基羧酸或其低級烷基酯(如甲基、乙基、丙基等),其中連接羥基的碳原子在離開羧酸不超過6個碳原子的分子鏈上,常用的是水楊酸、乳酸等。
(C)是硼酸化合物,常用硼酸單鋰鹽。
添加劑的作用是改善潤滑脂的使用性能,如本品的極壓抗磨性能,延緩潤滑脂在使用中的氧化變質過程,延長其使用壽命。本品加入的一組復合添加劑包括兩種極壓抗磨性、油性劑及增黏劑。
產品應用
本品主要用作工業潤滑脂。
產品特性
本品的優點是將復合鋰基脂的高溫性能和復合添加劑的高效極壓抗磨性能結合在一起,制成一種既能耐高溫又能耐重負荷的潤滑脂。這種潤滑脂的滴點在260℃以上,綜合磨損值可高達588N(60kg·f)。而目前市售的工作極壓鋰基潤滑脂的滴點僅在180℃左右,使用的溫度范圍僅在-20~130℃內,若在超過150℃的條件下使用,就會流失,因此不能滿足工業上高溫使用的要求,本品可以在-20~200℃的寬溫度范圍內使用,使用壽命長,這是其他現有極壓鋰基潤滑脂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