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章節安排

本書希望以音節結構作為切入點,從對鄂東南方言個案的研究中,思考湘贛方言的深層聯系,并探討音節結構在方言分合中所扮演的角色,章節安排如下:

(1)總結前人對鄂東南方言性質的研究——第二章;

(2)概括鄂東南方言聲韻調的共時特點和歷史定位——第三章;

(3)對照湘贛方言,梳理鄂東南方言韻母的主要音韻層次,對其演變進行嘗試性的解釋——第四至七章;

(4)從音節結構角度,抽象概括湘贛方言韻母的本質差異,并對鄂東南方言的性質提出自己的看法——第八、九章;

(5)對音節結構在方言分合中所扮演角色的嘗試性討論——第十章;

(6)結語——第十一章。

第二章 鄂東南方言的既往研究

方言分區雖然可以標準不一,但如果遵循嚴格意義上的語言學標準,方言區界跟行政區界往往會有至少百年數量級的延遲。按照最晚出的贛方言分區方案(謝留文2006),贛方言大通片包括十二個市縣:陽新、大冶、通山、咸安、嘉魚、蒲圻、崇陽、通城、監利等九縣(市)屬湖北,臨湘、岳陽、華容等三縣(市)屬湖南,其中監利、臨湘、岳陽僅限部分地區。

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本書僅以大通片的湖北部分作為考察對象,稱為“鄂東南方言”。對其所轄地域的地名及行政歸屬狀況,仍有三點須加以說明:

(1)陽新、大冶今屬黃石市,而通山、咸安、嘉魚、蒲圻、崇陽、通城六縣(區)共同組成地級咸寧市,因此,我們稱咸寧城區為咸安,以免上下位概念相混;

(2)蒲圻已于1996年改稱赤壁(縣級市),本書一仍其舊;

(3)監利屬荊州市,在長江以北,本地稱鄂南,今仍歸入鄂東南區域討論。但本地習稱的鄂東南并不包括監利,為避免概念外延不一,我們姑且稱其為江南八縣。

本章首先利用已有資料,對鄂東南的區域概況做一整理、摘錄,然后對鄂東南方言的既往研究進行回顧,著重分析前人對其性質的判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惠东县| 洪雅县| 临汾市| 客服| 芒康县| 宜都市| 永济市| 五峰| 修武县| 大田县| 克什克腾旗| 通道| 肇东市| 平塘县| 阜宁县| 大关县| 大连市| 闽清县| 呼图壁县| 莱芜市| 理塘县| 吉木乃县| 漠河县| 天长市| 广宁县| 会东县| 东方市| 镇康县| 大厂| 贞丰县| 陕西省| 河津市| 沙湾县| 泽州县| 枣强县| 宁波市| 醴陵市| 绥芬河市| 泊头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