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
- 李治安 杜家驥
- 574字
- 2020-06-23 14:28:50
第二章 古代官僚和行政管理的主宰——皇帝
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王朝政體,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君主專制式的中央集權”。這種特征的體制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是集權,地方集權于中央,中央集權于皇帝;第二是皇權的至高無上,具有統轄一切的絕對性權威和獨裁性。就第一點而言,它有別于以前的貴族領主制,否定了在領主分封政體下,我的臣仆之臣仆非我臣仆式的隔級不轄的統治體制,將皇權貫通到中央、地方,直到最基層的臣民。第二點,則有別于近代以后的“民主制”,國家大政的最終決定取決于皇帝,而不是臣民,皇帝集各種權力于一身,其權力的行使不受任何法律的制約,實行獨裁式統治。而且,秦及以后各代皇帝,不僅繼承了先秦君主的專制獨裁,而且將這種專制竭力向極端方向發展,可謂登峰造極、無以復加。總之,處在貴族領主制與近代民主制發展階段中間的君主官僚政治,皇帝是行政的主導與核心。在這種政體下,無論哪一王朝建立,由異姓充任的各級政府官吏,其職位只能是及身而止,只有皇位、皇權可以一姓世襲。為了保持皇位的一姓世襲,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皇權的絕對權威,并以集權的形式、專制的手段去駕馭臣民,對整個國家進行統轄、治理,也形成了一系列的規制,這一切,構成了皇帝制度的主要內容。這一制度,對官僚政治及王朝政治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而,研究古代官僚和行政管理,首先應闡述處于主宰地位的皇帝與皇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