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了如指掌
書的誕生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詩歌305首。《詩經》最初稱為《詩》或“詩三百”。這些詩當初都是配樂而歌的歌詞,保留著古代詩歌、音樂、舞蹈相結合的形式,但在長期的流傳中,樂譜和舞蹈失傳,就只剩下了詩歌。
內容串燒
《詩經》的內容非常豐富,最多的是描寫愛情和婚姻的詩,還有描繪和記錄古代人民勞動和生活的詩,有關戰爭和徭役的詩歌,諷刺統治者貪婪的詩歌等。《詩經》是按照風、雅、頌來分類編輯的。“風”是各國的土風歌謠,大多為民歌。“雅”是正聲雅樂,又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小雅”74篇,是貴族宴享時的樂歌。“頌”是統治階級宗廟祭祀的樂歌,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心靈旅行
《詩經》是我國勞動人民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詩歌樸實、優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與歸,宜其室家。”“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些優美的詩歌向我們展示了古代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走進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