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教材“去魯”是民族退化

新學期開學之際,傳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材刪除了魯迅《風箏》的消息。“去魯”是近年來新編教材的舊話題了,但是依然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為何要“去魯”呢?綜合教材編輯、出版方和一些受訪教師的言論,理由有兩點:其一,在國內中學教材中長期“一家獨大”的魯迅文章,是閱讀貧乏時代的選擇,現在之所以壓縮魯迅文章的篇目,是為了及時追蹤新人新作,給時新作家的文章及時入選教材挪地方;其二,魯迅的文章對中學生來說,過于深刻,甚至過于沉重,教師難教,學生難學,“不接地氣”,以更適合中學生閱讀興趣的新人新作替換魯迅文章,就是為了新編教材“更接地氣”、更“大眾化”。

文章代有不同,教材編選因時變更,這無可厚非;所謂因材施教,編選教材要針對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為了標榜求新而“以新去舊”,為了迎合學生而“從淺避深”,真的是語文教材“新編”的當然準則嗎?

人教社的這冊新編《語文》(初一上冊),刪除魯迅《風箏》等文后,新編入了9篇范文,其中有莫懷戚的《散步》、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魏巍的《我的老師》、馬及時的《王幾何》和賈平凹的《風雨》等。就寫親情而論,《散步》寫作者在一家三代的一次散步擇路中“聽母親隨兒子”,而達成“三代和諧”,失于圖解教化;《秋天的懷念》作者對亡母生前的無私之愛的追思痛摯動人,但是其情其文似乎也未出傳統悼亡之作——是痛勝于思。寫老師的兩篇文章,《我的老師》是作者應報社之約稿的“命題作文”,是一篇隨意拉雜的記敘文,情散文乏;《王幾何》則是一篇極盡夸張、臉譜化的描寫一位幾何教師的“滑稽傳記”,通篇讀下來,作者行文的牽強、做作給人印象強烈。《風雨》寫一場鄉村風雨,把風雨中的景物條分縷析,如技藝嫻熟的廚師展示令人目眩的刀法,文字峭峻,但情寡韻淡。

魯迅的《風箏》,寫他少年時代粗暴地撕毀了小弟偷偷自制的風箏,以懲罰小弟的“沒出息”和表現為兄的“強勝”;而到中年之后,他突然明白“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他少年時的做法是對小弟的“精神的虐殺”。然而,中年的魯迅,面對同樣已到中年的小弟,已經沒有辦法“補過”了,最令他自責而難以解脫的是,當他終于有機會向小弟敘說這件少年往事時,小弟卻“什么也不記得了”。魯迅不可解脫的深痛,不是他曾經對小弟的粗暴,而是這粗暴施行于小弟永逝不回的童年——因此是得不到寬恕的。可以說,《風箏》用一個親情的故事,揭示了一個深于親情的人生哲理:關愛必須從理解開始,因為生命的歷程不會在時間中重復。

語文教材范文的編選,是文學作品經典的編選。編選的基本準則,用主編中國第一部文學總集《昭明文選》的梁朝文學家蕭統的話說,“事出于沈思,義歸乎翰藻”,即入選文章當以思想性和文學性兩者為勝。以之為標準,上述新選的五篇文章是難與《風箏》匹敵的。姑且不論文章的思想性,單就語言藝術而言,《風箏》文字自然貼切而迥勁醇厚,是這五篇文章都不具備的。在《王幾何》中,描寫一位幾何老師的形體特征,前后竟然出現“頭方耳大、矮胖結實”和“胖得像彌勒佛”這樣兩相矛盾的描寫(“彌勒佛”何曾示人以“頭方”“結實”的形象?)。在魯迅的文章中,是絕不會出現這樣撞墻的文字的。而就寫景而言,如果我們將《風箏》描寫風箏在天空飛翔的文字與《風雨》中描寫風雨的文字相比,就可知兩文在情趣義理層面的厚薄高下。

從小學升到中學,本是兒童步少年,向社會開啟心靈的時際,范文的選擇,應當給學生一個跨入心智新階段的啟示,魯迅的《風箏》正是一篇以親情開拓少年心智的經典之作。人教社以圖解幼教題材的《散步》取代《風箏》,表現的是當下教育以“去經典”迎合“閱讀退化”。兒童文學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說:“我小學五年級時,沒什么書好看,只有讀魯迅作品的單行本,看著看著就看進去了,初中時達到癡迷程度。我們那個時候能讀懂,現在的孩子就讀不懂了?難道大家的閱讀能力退化了?”這種“閱讀退化”正是文化消費市場培養的“娛樂閱讀”趣味主導出版的結果。去經典之“重”,求流行閱讀之“輕”,從各類暢銷書排行榜的榜單即可看出。經典閱讀的缺失正在導致國民閱讀力和語言表達力的退化。以老師難教、學生難懂為由,把魯迅“請走”,正是當前社會過度娛樂化、大眾閱讀過度淺表化的反映。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僅因為它們是大師天才之作,還因為它們作為民族乃至人類文化的精神歷史結晶,是經過歷史淘漉的人類精神創造,具有深刻的文化建構力和深遠的精神影響力。經典教育,不僅是語言精粹的傳承,而且是民族精神命脈的延續。對于接受教育的學生,接受經典必然是一個求知識、育心智、樹精神的學習歷程——準確講,是學生的語言人格和精神人格的培養歷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做教師的職責,就是要通過傳授新知識、解除疑問迷惑,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考能力,拓展其視野,提升其精神。老師避難就易,“去魯”以“去經典”迎合學生“興趣”和“接受力”,其實是放棄了教育的提升功能。

編教材就是要以經典為主為重。不教經典,何成教材?如果教材的編選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而教師的教學以學生既有知識為水準,那么何談教育學生和提升學生?當我們培養未來人才的普及教育都以“大眾化”為導向的時候,還有什么力量可以支撐這個文化退化、精神沉淪的物質化時代的民族精神?當前“閱讀退化”現象,不僅是文學認知力和語言表達力的退化,而且是國人的精神退化的病兆。

(原載《人民日報》2013年9月17日14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谷县| 夏邑县| 衡阳市| 扶绥县| 金乡县| 手游| 游戏| 深圳市| 西丰县| 邵阳县| 巩留县| 永清县| 宁陵县| 子洲县| 丰县| 田林县| 同心县| 兰西县| 云浮市| 神木县| 兰溪市| 获嘉县| 宜城市| 华阴市| 图木舒克市| 来安县| 乌苏市| 阳泉市| 五河县| 曲阜市| 三亚市| 和平县| 宜川县| 泸溪县| 新乡县| 建平县| 高雄市| 丘北县| 茂名市| 烟台市|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