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中華經典藏書·升級版)
- 楊天才譯注
- 1808字
- 2021-03-03 17:32:20
謙卦
《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3],地道變盈而流謙[4],鬼神害盈而福謙[5],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象》曰:地中有山[6],謙。君子以裒多益寡[7],稱物平施。
【注釋】
[1]謙:卦名,下艮上坤
,艮為山,坤為地。山本應在地上,而在《謙》象中,高山卻卑處地下以象征“謙虛”。周公曾曰:“夫《易》有一道焉,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國家,近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韓詩外傳》卷三)須要強調的是,《謙》六四至上六為坤,六二至六四互為坎,則二至五有《師》象。故自五爻始,有用兵征伐之語。謙德有禮,禮不能服之,則須用兵征伐。故用禮謙讓的同時還須有武力的準備。當謙則謙,謙而好禮,方可謂之“謙謙君子”。當武則武,武而“用師”,凜然難犯,此《謙》之文武之道。
[2]君子有終:《集解》引虞翻曰:“‘君子’謂三,艮‘終萬物’,故‘君子有終’。”
[3]虧盈而益謙:如日高則落,月滿則虧,故曰“虧盈”。又如日出則上升,月虛則漸盈,故曰“虧盈”而“益謙”。
[4]變盈:如河水滿則溢,山陵高則摧。流謙:地洼則漸平,溝虛則水至。
[5]鬼神害盈而福謙:指富裕過甚則為鬼神所忌害。
[6]地中有山:《謙》卦之內為艮,艮為山,外為坤,坤為地。
[7]裒(póu)多益寡:削減過多者以補充寡少者。裒,削減。益,補充,補助。
【譯文】
《謙》卦象征著謙虛:亨通。君子若保持謙虛的美德,就能得到美好的結果。
《彖傳》說:謙虛,亨通。天因為能將其光明、雨露下濟于地而愈顯其光明,大地的本性在于處于低底之處而地氣冉冉上升。天道的規律是虧損滿盈而補益謙虛,大地的規律是改變滿盈而充實謙虛,鬼神的本性是損害滿盈而施福于謙虛,人類的本性是厭惡滿盈而愛好謙虛。人愛好謙虛,處于尊位就光榮,即使是處于卑賤之位也不可超越,所以君子能有好的結果。
《象傳》說:巍峨的高山就在大地之中,這種情形象征著謙虛。因此,君子對待事物的態度是削減過多的,補充不足的,權衡事物,然后公平地施予。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鳴謙[10],貞吉。
《象》曰:“鳴謙,貞吉”,中心得也。
《象》曰:“勞謙君子”,萬民服也。
六四,無不利,撝謙[13]。
《象》曰:“無不利,撝謙”,不違則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象》曰:“鳴謙”,志未得也[16]。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注釋】
[8]謙謙:謙而又謙。
[9]用涉大川:六二至六三互為坎,坎為水。初六本與四應,然失位不能應四,動而變正,則上應六四,涉川而應四,故曰“涉大川”。
[10]鳴謙:九三至六五互震,震為雷,聲應六二,故曰“鳴謙”。
[11]勞謙:九三本有“乾乾”、“夕惕”之德,于《謙》中又位居互坎之中,坎為勞,故曰“勞謙”。
[12]君子有終:九三為陽,為一卦之主,故為君子;處艮上,艮為“萬物之終始”。
[13]撝(huī)謙:六四本應下應初九,因初九失位不得相應,近取九三而應之。九三居艮上,艮為手,六四在互震中,震為動,手動,故有“揮”象。就卦德而言,六四乘三承五,不敢自安,然因其得位居正,與眾陰一起擁護九三,因而與整個《謙》卦的精神保持一致。撝,揮動。
[14]不富以其鄰:鄰指四、上爻。六五以柔居君位,雖以謙德服眾,然眾陰乘陽,陰虛而陽實,故不能富。
[15]利用侵伐:六五居尊位,有討伐之權,故曰“利用侵伐”。
[16]志未得:上六雖有謙虛的美名,但因其柔居偏遠之地,使其與九三之相應受到重重阻礙,故“志未得”,有行師之意。
【譯文】
謙而又謙的君子,可以涉越大河,吉祥。
《象傳》說:“君子謙而又謙”,這說明初六以謙卑來制約自己。
六二,宣揚謙虛的美德,吉祥。
《象傳》說:“宣揚謙虛的美德能獲得吉祥”,這是因為心中堅守正道的緣故。
九三,有功勞而能謙虛的君子,必然有一個美好的結果,吉祥。
《象傳》說:“有功勞而能謙虛的君子”,天下的萬民都信服他。
六四,無有不利,發揮謙虛的美德。
《象傳》說:“無有不利,發揮謙虛的美德”,說明六四不違背謙虛的法則。
六五,不富裕是因為其鄰國的原因,我用武力討伐,無有不利。
《象傳》說:“我用武力討伐”,只是征伐那些驕橫不服的邦國。
上六,宣揚謙虛的美德,就有利于用兵作戰,征伐那些不服的小國和都邑。
《象傳》說:“宣揚謙虛的美德”,然而心中的志向仍然未能實現。“可以出兵作戰”,征伐那些不服的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