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送你一份年度管理大餐:2018年度最受歡迎TOP10(《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作者名: 哈佛商業評論本章字數: 819字更新時間: 2021-04-25 16:50:11
關于工作
《未來十年消失概率最小的十種職業,你安全嗎?》這篇來自李開復的文章告訴我們,人工智能既會產生贏家,也會產生輸家,這取決于具體工作內容。盡管人工智能可以在基于數據優化的少數工作中遠勝人類,但它無法自然地與人類互動,肢體動作不像人類那么靈巧,也做不到創意地跨領域思考或其他一些需要復雜策略的工作。人工智能會帶來失業浪潮,隨之而來的還有個人危機。也許我們都應該捫心自問:在智能機器時代,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么?
《普通員工與最佳員工,差別究竟在哪兒?》告訴我們,最佳員工的效率常常高于其余89%的員工,到底什么因素讓一個人成為出色的員工?我們發現把最佳員工與普通員工區分開來的是這些品質:高目標高要求、善于合作、做團隊的好代表、迎接改變而不是抵觸、積極主動、信守承諾、有良好的判斷力、懂得妥協、給予誠實反饋。
《有這5種跡象,你就該換工作了》指出,無論一份工作多么單調無聊,我們都很難下定決心辭了它。為了幫助你決定是否遇到了好的時機可以換一份工作,心理學的研究為你提供了以下五個跡象來辨別:你沒有學到東西、你在工作中表現不佳、你的價值被低估了、你工作只是為了賺錢、你不喜歡你的老板。
《沒水平的領導,最愛問這5個問題》認為,提問,是領導者的重要技能。問對問題,能夠幫助領導者預測形勢變化、抓住商機,帶領企業走向成功,不恰當的問題則會招致非議和責難。領導者應該避免提及下面這些問題:1.出了什么問題?2.誰該為此負責?3.為什么不這么做?4.我們不是試過這個方法了嗎?5.我們怎么沒做出新產品呢?
《為什么壞人總能在職場春風得意?》這篇文章認為,一部分原因在于,擁有黑暗性格特質的人更外向、對新事物抱有更開放的態度,更加好奇,自尊心更強。除此之外,由于拒絕合作和利己行為,黑暗性格的特質能提高競爭力。另外有研究表明,精神變態與具有權術主義傾向的人能夠利用誘惑和威脅的手段嚇退潛在的競爭對手,獲得老板的青睞。不過我們需要明白,這些人的成功往往以犧牲群體利益為代價。
- “雙碳”目標下的金融創新發展(《北大金融評論》2021年第3期)
- 外資青睞的中國資產已從大金融轉向科技和消費(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26期)
- 世界這么大,我想攢一筆(財蜜eMook)
- 買入大牛股的9個關鍵(雪球「島」系列)
- 海外知名機構瞭望2022:全面注冊制開啟新一輪做多良機(證券市場紅周刊2021年49期)
- 商業周刊/中文版:邏輯與行動:日本金融
- 上海信息化(2021年第5期)
- 菜市場的文藝復興
- 長生的初創公司(《哈佛商業評論》2016年第3期)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8期)
- 對話:國泰基金基金經理程洲(《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36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2年第02期)
- 特區40年(《商界》2020年第6期)
- 哈佛商業評論·什么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精選必讀系列)(全8冊)
- 四季度是很好的建倉時點(《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