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先秦時期的美女形象——北方美人
美女莊姜
先秦文學作品之中,最早繪寫美女的詩篇應乃《詩經》的《碩人》。此詩贊美齊國公主莊姜57的美艷。《春秋左傳》云衛莊公娶齊國太子姜得臣的妹妹,人稱莊姜。莊姜長得美麗,卻沒為衛莊公生下兒子,衛國人所寫的《碩人》就是她。58《碩人》一詩贊賞她的美艷,大意說:有一人豐滿修長,穿錦衣褧氅(罩衣),她是齊侯女兒,是衛侯妻子,東宮太子的妹妹,邢侯的小姨,姐姐是譚公妻子。她的手指幼嫩似蘆葦的新芽,皮膚白皙如凝固的油脂,頸部細長白亮如天牛幼蟲,牙齒潔白整齊似瓠瓜種子。她有螓蟬般的烏黑發髻,飛蛾觸須似的幼細眼眉,笑起來美麗吸引,雙目回望時明麗動人。59此詩以“螓首蛾眉”形容莊姜的美麗外表,一般學者譯“螓首”為“如螓蟬般方廣的額”,筆者未能茍同,相信是指她烏黑似蟬翼形狀的發髻或發式。
詩歌敘述莊姜優越的社會地位:本身是公主,丈夫、兄長、姐夫、妹夫又是王侯貴族。又詳細描繪了她的外表——擁有柔軟幼嫩的手,白滑凈潔的皮膚,雪白而長的頸項,潔白整齊的牙齒,彎曲幼細的雙眉,烏黑秀麗的發髻。她的微笑甜美誘人,雙目漂亮而黑白分明。
從諸項形容莊姜美貌之中,可窺見古人對美女的要求:一、白滑的皮膚;二、雪白修長的頸項;三、潔白整齊的牙齒;四、幼細而彎的雙眉;五、烏黑的秀發;六、黑白分明的美目。情態方面,是以其嫵媚淺笑吸引人。此詩的美人莊姜除了漂亮的外表,還擁有高貴的身份。莊姜之美是由高貴的身份、美麗的容貌和嫵媚的情態建構而成的,因而成為春秋時期的絕色美人。
美人孟姜
春秋時期,人們對絕色美女的審美觀點,透過《詩經》作者展示,如《有女同車》記述齊國公主孟姜之美,詩歌大意是:有一名女子同坐車上,她的容顏如木槿花朵一般美麗。馬車飛快地奔馳,她佩戴著玉器首飾。她就是美人孟姜,孟姜長得美麗又嫻雅。有一名女子同坐車上,她的容顏如木槿花瓣一般美麗。馬車飛快地奔馳,她佩戴的美玉鏘鏘響起。她就是美人孟姜,孟姜的品德高尚令人難忘。60此詩以朝生暮落的白色木槿花(舜華)寫孟姜美麗的容顏,又特別寫她身上佩帶的美玉,暗示其衣著華麗、身份高貴。
孟姜是誰?坊間有不同的說法,較可信的是指齊國公主。《列女傳》云:齊姜乃齊桓公的宗室女兒、晉文公的夫人。61據悉,春秋時期齊國為姜姓,而“孟”乃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的,故人稱齊國國君之長女為“孟姜”。因孟姜乃齊國公主,故又名“齊姜”。
中國古代以衣飾的華美,象征人物的尊貴以及品格的高尚。此種要求美容、美飾、美心的條件,常見于《詩經》的作品。似乎在先秦時代的詩人心目中,理想的美女不僅容貌美好,衣著華麗,而且品德高貴。如《君子偕老》62一詩,沒有直接描繪女子的容貌,卻以華麗的衣飾喻示她的高貴美麗。詩歌大意云:與君子白頭偕老,發副(假髻)笄著各種玉制簪子。儀表雍容自得,像山岳像江河,穿著錦衣繡袍的象服(古代王后及諸侯夫人之服飾)最是合宜。63
此詩指出美人的秀發如云般秀麗濃密,不必用假飾。美人前額雪白,暗示她擁有雪白的肌膚;佩帶的乃玉制的耳環、象骨的發釵,則以美玉及象骨之白暗示其高尚貞潔。女子的美貌及華麗衣飾,讓人驚為天人。詩人更贊賞女子艷美無雙,乃國邦的美女64。《君子偕老》所寫的美女有兩大美的特質:一、雪白的肌膚;二、秀麗濃密的頭發。
先秦時代,人們審視美女,不僅著重容貌,亦著重衣飾;故詩歌描繪美女雙眼、手腕、秀發、肌膚等,甚至仔細描繪女子的穿戴,以建構心目中的美女。在三百多首《詩經》的作品里,筆者抽選十首詠寫美人的詩篇——《關雎》《靜女》《君子偕老》《碩人》《有女同車》《出其東門》《野有蔓草》《月出》《都人士》《思齊》,進一步審視先秦詩人對美人的描述。(見附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