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再怎么“找原因”,也沒法改變一個人

青年:咱們先來梳理一下辯題。先生說“人可以改變”,而且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對吧?

哲人:是的,無一例外。

青年:關于幸福的議題稍后再說,首先我要問問您“改變”一事。人的確都期待改變,我是如此,隨便問一個路人恐怕也會得到相同的答案。但是,為什么人家都“期待改變”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大家都無法改變。假若輕易就可以改變,那么人們就不會特意“期待改變”了。

人即使想要改變也無法改變。正因為如此,才會不斷有人被宣揚可以改變人的新興宗教或怪異的自我啟發課程所蒙騙。難道不是這樣嗎?

哲人:那么,我要反過來問問你。為什么你會如此固執地主張人無法改變呢?

青年:原因是這樣的。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間中閉門不出的男子。他很希望到外面去,如果可以的話還想要像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變”目前的自己。作為朋友我可以擔保他是一位非常認真并且對社會有用的男人。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間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間一步馬上就會心悸不已、手腳發抖。這應該是一種神經癥。即使想要改變也無法改變。

哲人:你認為他無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什么呢?

青年:詳細情況我不太清楚。也許是因為與父母關系不和或者是由于在學校或職場受到欺辱而留下了心靈創傷,抑或是因為太過嬌生慣養了吧。總之,我也不方便詳細打聽他的過去或者家庭狀況。

哲人:總而言之,你朋友在“過去”有些心靈創傷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結果,他無法再到外面去。你是要說明這一點嗎?

青年:那是當然。在結果之前肯定先有原因。我總覺得他有些奇怪。

哲人:那么,我們假設他無法走出去的原因是他小時候的家庭環境。假設他在父母的虐待下長大,從未體會過人間真情,所以才會懼怕與人交往,以致閉門不出。這種情況可能存在吧?

青年:很有可能。那應該就會造成極大的心靈創傷。

哲人:而且你說“一切結果之前都先有原因”。總之,你認為現在的我(結果)是由過去的事情(原因)所決定。可以這樣理解吧?

青年:當然。

哲人:假若如你所言,如果所有人的“現在”都由“過去”所決定,那豈不是很奇怪嗎?

同時,如果不是所有在父母虐待中長大的人都和你朋友一樣閉門不出,那么事情就講不通了。所謂過去決定現在、原因支配結果應該就是這樣吧?

青年:您想說什么呢?

哲人:如果一味地關注過去的原因,企圖僅僅靠原因去解釋事物,那就會陷入“決定論”。也就是說,最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現在甚至未來全部都由過去的事情所決定,而且根本無法改變。是這樣吧?

青年:那么,您是說與過去沒有關系?

哲人:是的,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

青年:那么,對立點很快就明確了。但是,如果按照先生所言,我的朋友豈不是成了毫無理由地閉門不出了?因為先生說與過去的事情沒有關系嘛。對不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他之所以閉門不出肯定有一定的原因。若非如此,那根本講不通!

哲人:是的,那樣的確講不通。所以,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青年:現在的目的?

哲人:你的朋友并不是因為不安才無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順序正好相反,我認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緒

青年:啊?!

哲人:也就是說,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這個目的,之后才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懼之類的情緒。阿德勒心理學把這叫作“目的論”。

青年:您是在開玩笑吧!您說是他自己制造出不安或恐懼?那么,先生也就是說我的朋友在裝病嗎?

哲人:不是裝病。你朋友所感覺到的不安或恐懼是真實的,有時他可能還會被劇烈的頭痛所折磨或者被猛烈的腹痛所困擾。但是,這些癥狀也是為了達到“不出去”這個目的而制造出來的。

青年:絕對不可能!這種論調太不可思議了!

哲人:不,這正是“原因論”和“目的論”的區別所在。你所說的全都是根據原因論而來的。但是,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腾冲县| 满城县| 平顺县| 华坪县| 巩义市| 会理县| 济南市| 灵台县| 崇文区| 磐石市| 巢湖市| 荥阳市| 平舆县| 台中市| 吴堡县| 镇坪县| 五常市| 达拉特旗| 阳朔县| 梓潼县| 来凤县| 横峰县| 龙胜| 龙门县| 彰武县| 武宣县| 普陀区| 上高县| 阳城县| 天台县| 临桂县| 明光市| 淄博市| 深圳市| 荥经县| 五家渠市| 西城区| 怀柔区| 门头沟区| 金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