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學過程,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等教育資源。機械工業出版社組織全國60余所職業院校(其中大部分是示范性院校和骨干院校)的骨干教師共同策劃、編寫并出版的“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系列叢書,已歷經十余年的積淀和發展,今后將更加結合國家職業教育文件精神,致力于建設符合現代職業教育教學需求的教材體系,打造充分適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的、體現工學結合特點的新型精品化教材。
“全國高等職業教育規劃教材”涵蓋計算機、電子和機電三個專業,目前在銷教材300余種,其中“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累計獲獎教材60余種,更有4種獲得國家級精品教材。該系列教材依托于高職高專計算機、電子、機電三個專業編委會,充分體現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的需要,其內容和質量頗受授課教師的認可。
在系列教材策劃和編寫的過程中,主編院校通過編委會平臺充分調研相關院校的專業課程體系,認真討論課程教學大綱,積極聽取相關專家意見,并融合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吸收職業教育改革成果,尋求企業合作,針對不同的課程性質采取差異化的編寫策略。其中,核心基礎課程的教材在保持扎實的理論基礎的同時,增加實訓和習題以及相關的多媒體配套資源;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則強調理論與實訓緊密結合,采用理實一體的編寫模式:涉及實用技術的課程則在教材中引入了最新的知識、技術、工藝和方法,同時重視企業參與,吸納來自企業的真實案例。此外,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對部分課程進行了整合和優化。
歸納起來,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圍繞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這條主線來設計教材的結構、內容和形式。
2)合理安排基礎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比例。基礎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強調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訓練,適當增加實訓環節。
3)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對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論述容易理解、清晰簡潔,多用圖表來表達信息;增加相關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實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4)教材內容緊隨技術和經濟的發展而更新,及時將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案例等引入教材。同時注重吸收最新的教學理念,并積極支持新專業的教材建設。
5)注重立體化教材建設。通過主教材、電子教案、配套素材光盤、實訓指導和習題及解答等教學資源的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服務水平,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
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速度很快,加之我們的水平和經驗有限,因此在教材的編寫和出版過程中難免出現問題和疏漏。我們懇請使用這套教材的師生及時向我們反饋質量信息,以利于我們今后不斷提高教材的出版質量,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多、更適用的教材。
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