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南渡,至西溪,想在此建都,后得鳳凰山,丟下一句:’西溪且留下’;此處故名留下。暖日當空,在西溪河的光影里,尋找千年留下古鎮如今還有什么留下。
一河縱貫、兩岸古宅石橋,記憶深刻。臨近冬日的古街正在進入保護改造工程施工中,接近收尾,老街上宅子空空,蕭瑟寒風中空無一人。
山居以來,經常要路過古鎮,但礙于交通擁堵,從未停留游觀一番。直到前不久一個秋陽午后,去留下菜場買菜,時間尚早,但見有留下古玩一條街招商廣告赫然風中招展,乃前去溜達了一圈,所見之情狀與去冬大異其趣了,許多販售假古玩、工藝品、玉石器的攤販,沿著老街一字排開,而整修一新的店家都開門營業了,只是原先的住戶似乎沒多少了,古街的外觀是翻新了,人氣卻是寡淡的。一些XJ和田玉材料的商販,在用生硬的漢語吆喝著,而地上的東西全是看上去皮色誘人的籽料。這座杭州的千年第一古鎮,終究沒逃脫市場化的命運而改頭換面了。雖然河水悠然,古樟掩映,石橋橫臥,老宅櫛比,美人靠猶在,甚至一些老手藝的店鋪還張掛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招牌,但那些假冒粗劣的假古董,花花綠綠的新工藝品,還有什么洗腳洗頭店,卻讓人感覺不到一點古鎮風貌。
站在忠義橋上,老爺爺默默嘆氣,忠義橋建于南宋嘉定11年,長18米,寬3.5米,孔徑8米,是杭州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另外,盈春橋、古慶春橋、古靈慈橋也各有出處。這四座橋,和方氏家宅、古洋茶行、古河岸等具有歷史風貌的歷史建筑及周邊環境都屬于留下重點保護的對象。至于說南宋輦道、宋高宗禁酒界碑,象沈永順、俞大興、方正大三家酒醬園,還有胡升隆、陶隆盛、萬隆等七家米行及大興館、得月樓等知名的老菜館,都次第恢復中。聞名于世的杭州名菜清湯魚圓、醋熘金魚就是大興館當時的招牌菜。茶市街只是古鎮留下之一。修繕恢復后的古鎮留下,重現古橋、石庫門、馬頭墻、過街樓、小青瓦、兩坡頂、老虎窗、粉墻黛瓦、美人靠、過街樓等歷史文化建筑,讓人們能夠體會到古鎮的韻味,展現清末民初江南古鎮的風格。
據《元豐九域志》載:北宋時,錢塘縣設南陽、北關、安溪、西溪4鎮11鄉。宋高宗到杭州后,曾有意在西溪建紫禁城,后來又決定把原來的杭州州治擴建為皇城,并對官員說,“西溪且留下”,此后留下之名代替了西溪。如今昔日的南陽、北關、安溪已經消失在歲月的長河里,獨留下保留千年,成為杭州建成最早的古鎮。留下是在杭州中心城區保留到最后的一個建制鎮,這實在是因為杭州人內心舍不得這個“第一鎮”。且不說,留下曾經是宋高宗有意建皇宮的地方,杭州民間還有留下老十八家的傳說,今天土生土長的杭州人根都在留下。當年沖天大將軍黃巢起義的時候,義軍在戰亂中保護了留下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十八戶窮兄弟,而正是這十八戶人家衍生出了今天數百萬的杭州人。有一出《桑園寄子》的京劇名段正是取材于此,傳唱至今。
留下留了近千年,西溪且留下,成就了一個千年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