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2章 章: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山陰大講堂上,專家正在講述著河西走廊的故事。

“河西走廊,英文名為Hexi Corridor,古稱雍州、涼州,簡稱“河西”,晉朝的前涼、后涼、南涼、北涼、西涼、大涼在此建都,其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黃河之西,被稱為“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又稱雍涼之地,是古涼州、雍州的屬地,治所所在地。河西走廊曾是佛教東傳的要道與第一站、絲路西去的咽喉;這里漢時即設四郡,戍兵屯田,是漢朝經略西北的軍事重鎮,后來又因諸多山脈的天然阻隔,成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戰火的棲息場所。東周春秋時為被西戎占領,戰國先秦時被月氏人占,后被匈奴攻破,占領建城池。在公元前1年已經有了經貿和宗教往來的古道,后漢武帝劉徹初設二郡武威郡、酒泉郡,而后武威郡分張掖郡、酒泉郡分敦煌郡,其并入華夏版圖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河西是甘肅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于祁連山以東,合黎山以西,烏鞘嶺以北,甘肅XJ邊界以南,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為南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極其重視的地方,因位于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其輝煌從西漢開始一直延續到民國。先秦時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再到悠久的宗教融合,民族融合,尤其是佛教,西域高僧、大師云集,大小乘佛教通過河西傳入長安,古代四大譯經家有三位與河西有著深厚淵源,足見河西在中國佛教的地位。歷朝的很多帝王、宰相、大將出自河西,赫赫有名的西涼錦馬超、大理段氏皇族、大唐皇族李氏、草圣張芝、格律詩開創者陰鏗、唐朝宰相楊恭仁等都出自此地。”

“大家有疑問么?”

“教授,河西走廊的歷史,您能具體講講么?”

“先秦時期,大約在7500到4000年前,從涼州的磨嘴子、馬家窯文化,皇娘娘臺遺址、海藏寺遺址的齊家文化,沙井子、暖泉的沙井文化等證明從那時起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在四千年以前涼州就率先進入了青銅時代,是上古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玉帛之路的重要節點,主要是游牧部落。夏商時期,大約前2070至前1046,在夏商時期,雍州、涼州地處的犬戎的勢力范圍,河西走廊為西戎的駐地,西戎首領行使司法權,因為是游牧部落,繁衍生息的場所不固定。西周,前1046,周武王滅商后所建立西周,此地為北羌、馬羌、西戎占據,此地游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但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北羌、馬羌、西戎是中國最古老的幾個強悍部落,雄踞西北長達幾個世紀。西周時中國分為九州,此地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東周,前770,周平王定都洛邑,建立東周,此地為雍州屬地,春秋以前為西戎占據。雍州,禹貢的“黑水西河惟雍州”,到爾雅的釋地:“河西曰雍州”,都有明確的史載。黑水即張掖黑河,或謂即黨河,或謂即大通河,諸說不一。是中國古九州之一。秦朝初年,前221,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始皇帝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雍州的這部分土地為月氏駐牧地,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此處是月氏人的屬地,亦稱月支、禺知的屬地,隸屬于雍州,月氏人游牧于河西走廊西部武威與敦煌地區,實力強大,為匈奴勁敵。西漢高祖元年,前202,高祖劉邦正式稱皇帝,建立西漢,劉邦原想定都洛陽,后遷往長安。由于北方匈奴過于強大,高祖劉邦忍辱負重實施大臣婁敬的和親策略,休養生息。后來的呂后、惠帝、文帝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先后向匈奴單于冒頓單于、老上單于、軍臣單于遣送很多皇室公主和親,并奉送大批財物,在其中涼州扮演重要角色。西漢前元六年,前174,擁有東方最強軍事實力的草原梟雄冒頓單于遣右賢王大敗月氏,后又派老上單于殺其王據此地,隨即占領河西走廊。后匈奴休屠王筑蓋臧城即姑臧城、休屠城。姑臧二字來源于姑臧山,而姑臧山是西戎、月氏和匈奴部落的生活和游牧場所,其名來自匈奴語,匈奴語已無可考。西漢元朔三年,前126,武帝改雍州曰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涼故也。涼州因此而得名,至此從古雍州改名涼州,成為漢代十三州之一,領河西諸地,故姑臧有“雍涼之都”之美譽。西漢元狩二年,前121,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整個河西納入西漢版圖。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基礎上,增設河西四郡。前106年武威郡轄姑臧、張掖、武威、休屠、揟次、鸞鳥、媼圍、蒼松、宣威十縣。以姑臧為治所。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天下為十三州各置一刺史,史稱十三刺史部。在涼州范圍內置涼州刺史部,涼州刺史部政府駐地武威郡,涼州刺史是西漢最重要的幾個刺史之一,權力很大,涼州轄武威郡、酒泉郡、金城郡、敦煌郡、隴西郡、漢陽郡、武都郡、安定郡、北地郡、張掖郡、張掖屬國、居延屬國,司法權由郡守行使。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東西長約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市。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漢唐時的“絲綢之路”經這里通向中亞、西亞,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不僅是昔日的古戰場,也是甘肅著名的糧倉,過烏鞘嶺,再過古浪峽到西涼,那就是一馬平川,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必爭之地,這就是河西走廊與金城蘭州以南地區的本質區別。河西走廊又稱甘肅走廊,其南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連山脈。其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組成,西寬東窄,由柴達木盆地至酒泉之間為最寬,約300公里。祁連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最高峰疏勒南山團結1峰海拔為6,305米,這基本上接近了青藏高原大多數山峰的高度。祁連山北側和南側分別以大起大落的明顯斷裂由高山一下降至平原,北坡與河西走廊的相對高度在2,000米以上,而南坡與柴達木盆地間僅1,000多米。在祁連山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著豐厚的永久積雪和史前冰川覆蓋,這些積雪和冰川在每年特定的季節融化,為這一地區大量的綠洲和耕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北側則為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絕大多數山峰海拔在2,000-2,500米之間,個別高峰達到了3,600米。這里山地地形起伏,逐漸趨于平緩,可以算準平原。河西走廊介于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的狹長平地,因其位于黃河以西,故得名。西漢初期,河西走廊是匈奴人游牧的地方。通西域有功的漢武帝使者張騫第一次西去是在公元前139年,他就在這里被匈奴截住,軟禁了十年,娶妻生子。他壯志未酬誓不休,終于逃離西去,完成了使命,但在歸中原途中,又在這一帶被匈奴截留,一年多后,才回到長安,可見,通西域必須經過河西走廊。張騫第二次去西域在公元前119年,這次行走比較順利。因為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鏖戰河西走廊,將匈奴驅趕出去,咽喉之道得以暢通無阻,《爾雅·釋地》:“河西曰雍州”,雍州在黃河以西,可見東漢時期的河西走廊有很長一段時間里屬于雍州,治所在姑臧。”

“那在河西走廊那里一般有哪些族群生存著?”

“民族有漢、蒙古、藏、裕固、哈薩克、回、滿等近50個民族。”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宣恩县| 饶平县| 昭通市| 温泉县| 镇坪县| 双牌县| 霍邱县| 琼中| 北碚区| 哈巴河县| 廉江市| 杂多县| 台中市| 闸北区| 三台县| 苗栗县| 闻喜县| 庆元县| 凤阳县| 新化县| 连江县| 盖州市| 泰州市| 西畴县| 托克逊县| 监利县| 北碚区| 罗田县| 丹巴县| 重庆市| 贡觉县| 福泉市| 红安县| 阜新| 保定市| 中阳县| 格尔木市| 霞浦县| 南充市|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