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7章 章:滿洲八姓各千秋,始于足下亦不同

“八大姓指的是大清王朝時滿族的八個顯赫的姓氏。分別是仝,也就是佟佳氏;關(guān),也就是瓜爾佳氏;馬,也就是馬佳氏;索,索綽羅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鈕祜祿氏。八姓,俗呼滿洲八大姓。現(xiàn)今俗稱謂八大姓的滿族著姓姓氏,是自清代中期以后而冠用和改用的漢字姓。而歷史上,滿洲是女真人的直系后裔,是早期進入遼東地區(qū)的滿族先世。”

“滿族的姓氏在歷史長河中,演變頻繁。滿洲雖始有定性,后皆指名為姓。遼東的滿族八大姓氏在近代冠、改漢字姓中,亦是如此。《養(yǎng)吉齋叢錄》記有:凡公私文牘,稱名不舉姓,人皆以其名之第一字稱之,著姓然。其命名或用滿語,或用漢文;用漢文,將用二字,不準用三字,以其與滿語混也。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清代中后期滿族各氏族在冠用漢字姓與改用漢字姓過程中,出現(xiàn)了極不規(guī)范的趨勢。這種趨勢的出現(xiàn),連封建清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乾隆皇帝也感到震驚,不得不下達如下諭旨:八旗滿洲、蒙古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鈕鈷祿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于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guān)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之久,必將各本姓遺忘,不復(fù)有知者。然而,統(tǒng)治階級的震驚與整飭,實際上并沒有起到任何束縛滿族各姓氏冠漢字姓與改漢字姓的作用,甚至在皇室宗族內(nèi)部,不規(guī)范的冠以漢字姓的事例也在出現(xiàn)。清太祖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的后裔,滿姓為愛新覺羅,但在這一時期,有一族支竟取漢字溥字為姓,一直沿用至今。在這種不規(guī)范的冠用漢字姓與改用漢字姓的民族文化融合中,遼東滿洲八大姓也在上述前提下,分別由原來的滿洲姓氏分別冠用和改用了漢字姓,姓氏為:仝、關(guān)、馬、索、赫、富、那、郎沿用至今。”

“老師,你能給我們具體講講么?”

“佛滿洲佟姓氏族成員遍布遼東每一區(qū)域。近代和現(xiàn)代地名佟佳江,佟佳、佟甲、佟家等諸多村堡名,都是他們生活過的地方。佟姓或童姓、仝姓,同為滿族一姓,是為同音異字,皆源出佟佳。佟佳清初為姓氏佟佳氏。關(guān)于清初佟佳氏,《滿洲八旗氏族通譜》對佟佳氏成員佟養(yǎng)正做了如下記載:“佟養(yǎng)正,XHQ人,世居佟家地方。其祖達爾漢圖墨圖于明時,同東旺、王肇州、索勝格等,往來近邊貿(mào)易,遂寓居開原,繼遷撫順。”在史料記載中,明末清初佟姓為佟佳氏,是以地名佟佳為姓氏的,而其氏族成員多有進入明邊進行貿(mào)易之人。作為以地為氏,是明代女真人冠用姓氏的一大特征,他們是處于不斷地遷徙及漁獵采集生活中的需求,而以棲居地為姓氏的,諸如覺爾察氏、章佳氏、索綽羅氏等都是如此。但這些姓氏是出現(xiàn)在明代的女真姓氏,其以地為氏的范疇近似于今日的佟家村,章家堡等近代以姓命名的地名相仿佛。但是,這些自明代以后所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其所用姓氏并非是他們氏族的原始姓氏。在明代中期以前,據(jù)朝鮮《龍飛御天歌》記載:女真中有夾溫一姓。經(jīng)史料查證,夾溫是遠在金、元時期的女真姓氏,亦是夾谷姓氏的諧音。夾谷是金代一個較大的女真人著姓。《金史·列傳》中有十數(shù)位夾谷姓氏之人載人傳記之中。如:夾谷清臣本名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篤人也。姿壯雄偉,善騎射。皇統(tǒng)八年,襲祖駛達猛安。夾谷衡,本名阿里布,山東西路猛安益打把謀克人也。大定十三年,創(chuàng)設(shè)女直進士舉,衡中第四人,補東平府教授。關(guān)于夾谷這一姓氏,《金史·國語》注釋為:夾谷曰仝。仝與佟、童是漢字中的同音異字,又同為夾谷姓而演變?yōu)槌r史料中所載的夾溫姓氏。這一姓氏歷史上,曾被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先世應(yīng)用過,史料亦有記載,如依蘭豆漫夾溫猛哥帖木兒、童凡察、童叫場、佟塔失、佟努爾哈赤等。從上可知,今日建州女真人的后裔,冠用漢字姓的佟、童及仝姓,均是出自金代的女真夾谷姓氏。”

“那第二個關(guān)氏呢?”

“滿族關(guān)氏是由清前女真姓氏瓜爾佳氏而改用漢字姓演變的一個姓氏。滿語kor,漢譯為“館”,“閣”之意,亦可譯為:“住所”之意。瓜爾佳氏氏族,是清初遼東地區(qū)人口眾多歷史地位十分顯赫的一個氏族。宗族改用漢字姓關(guān)姓,是于清代中期以后改用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清前,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始創(chuàng)業(yè)之時,今日滿族關(guān)姓的先世瓜爾佳氏成員即投身在后金政權(quán)的一統(tǒng)大業(yè)之中。后金時期,氏族中許多成員為有清一代的開國元勛。曾被清太祖努爾哈赤封為輔政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早在1588年與父索爾果一道,親率所屬蘇完瓜爾佳部五百戶歸附。費英東在后金政權(quán)初創(chuàng)時期,勇猛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被授于一等大臣。此外,尚有圖賴、剛林等諸多瓜爾佳氏族成員成為有清一代重臣,并以其卓著的業(yè)績而名垂青史。瓜爾佳氏是以地域而命名的姓氏,這一姓氏的應(yīng)用,由明伊始直至清初。瓜爾佳氏部分史料亦有稱之為哈爾佳者,但二者之間只是諧音上的變化。遠在明代以前,今日遼東滿族關(guān)姓的先世是由金、元時期的女真姓氏古里甲姓氏演變?yōu)楣蠣柤研帐系摹F湫帐涎葑儯言谇宕∧觊g欽定修撰的《滿洲源流考》中得到證實。古里甲姓氏在金代史料中屢有記載,《金史·列傳》第四十九記有:“古里甲石倫,隆安人,以武舉登第。”從金、元時期的姓氏古里甲到明清之際的姓氏瓜爾佳,顯然從讀音上即可發(fā)現(xiàn),是由音移變化而形成的。但在金代,古里甲作為女真人的氏族大姓,《金史·國語》注釋為:“古里甲曰汪”,即譯漢字姓為汪姓。追溯今日遼東滿族關(guān)姓的先世,歷史上最初生活在HLJ及松花江中下游廣大地區(qū),此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部族數(shù)經(jīng)遷徙,而分居在東北各地。但作為瓜爾佳部族的原始居住地,據(jù)清史學(xué)者李林先生考證,“原是遼代五國部轄地,金代改稱胡里改部,即今日HLJ依蘭縣境內(nèi)”。而今日遼東的瓜爾佳氏后裔,則是南遷中遷至遼東的,氏族后裔所用的瓜爾佳姓氏是于遷徙居住中,以地為氏而形成的姓氏。由古里甲至瓜爾佳音移上的變化,是一種歷史的巧合。歷史上,遼東關(guān)姓宗族的姓氏演變應(yīng)為:金、元時期,古里甲(漢譯汪姓);明、清初,瓜爾佳;清代中后期至今,關(guān)。而關(guān)姓則屬于改用漢字姓所用的一個姓氏。”

教授喝了口水繼續(xù)說道:“至于馬姓,滿族馬姓在遼東地區(qū)分為漢軍旗人和滿洲旗人兩個不同的血緣集團。由于兩個不同的血緣集團冠漢字姓相同,又同居住生活在遼東地區(qū),所以極容易產(chǎn)生源流上的混淆。漢軍旗人馬姓,是指清代中前期投歸、降俘和其他原因而加入滿族民族共同體的原漢族馬姓氏族。他們在加入滿族民族共同體編入漢軍八旗后,也和滿洲八旗各氏族一樣,撰修族譜,并在族譜撰修過程中,將其馬氏姓氏之中加一“佳”字,形成馬佳氏,使世人難以區(qū)別誰是女真人后裔,誰是中原漢族人的后裔。滿洲八旗中女真人后裔的馬姓宗族,清代前期,他們的氏族姓氏為馬佳氏。是以地名命姓氏的一個宗族。《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記有:“馬佳,本系地名,因以為氏。其氏族散處于綏芬、馬佳及各地方”。在人物傳記上,史料對馬佳氏的先世多有記述。“赫東額,XHQ人,世居馬佳地方,國初來歸。國初,赫東額同親弟尼馬禪率滿洲五十五戶來歸。”“羅爾機,正紅旗人,世居馬佳地方,國初來歸。其子羅多理原任護軍校。”由此可知,滿洲八旗中的馬佳氏氏族,是清代中期以后冠漢字姓馬姓的一個氏族。他們冠姓時,是在原女真姓氏馬佳的稱謂中,取其頭一字馬字為姓而形成了形似漢姓的馬姓姓氏。在滿族社會發(fā)展史上,馬佳氏僅僅是清代中前期至明代的馬姓氏族先世的姓氏,并已從相關(guān)的史料中得到佐證,是出自地域而冠之姓氏,對此,《馬佳氏譜書》亦有記載:“我馬佳氏發(fā)源于滿洲馬佳地方,世居嘉理庫城。”可是,在此以前,史料記載中并沒有出現(xiàn)馬佳氏這一姓氏,據(jù)《馬佳氏譜書》族源記述:“原夫我遠祖,所自出實與費莫氏之先,同屬一源。會遭家難,播遷于嘉理庫馬佳地方,因以為氏”,“馬佳、費莫實為同族”。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歷史上女真人馬佳氏這一姓氏的出現(xiàn),是由宗族遭受災(zāi)難而撥出一支擇地另居后產(chǎn)生的。這一支的原姓氏應(yīng)是金、元時期的費莫氏。費莫氏據(jù)《滿洲源流考》記載:“舊時稱作裴滿氏。”《金史·國語》記有:“裴滿曰麻。”即金代的女真裴滿姓氏,漢譯為麻姓。這樣,金以后,今日遼東滿族馬姓宗族的姓氏演變?yōu)椋航稹⒃獣r期裴滿氏(漢譯麻姓);元末明初費莫氏;明至清代中期以前演變?yōu)轳R佳氏;清代中期以后音移冠用漢字姓馬姓。”

“嗯,記住了。”

“今天乏了,就講到這吧……散了吧,明日繼續(xù)……”

“好的,教授早些休息。”

“好好好,你們回去注意安全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龙江县| 抚远县| 湖口县| 南平市| 岢岚县| 金沙县| 南丰县| 疏附县| 夏津县| 孙吴县| 巴彦县| 商丘市| 应用必备| 开封县| 余庆县| 同仁县| 恩施市| 河源市| 西城区| 称多县| 永宁县| 合水县| 拉萨市| 都江堰市| 霸州市| 金秀| 新民市| 灵石县| 临城县| 彭水| 普兰县| 志丹县| 农安县| 英吉沙县| 广南县| 岑巩县| 上犹县| 涿鹿县| 太白县| 根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