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云弄巧,飛星傳情,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東白山群山峰巒起伏,崇峻崔巍,山上終年繞霧,峻嶺平川時隱時現。自隋開皇九年設置婺州,唐改名東陽郡,宋稱騖州東陽郡,故歷史上東白茶,有姿州東白和東陽東白之稱。東白山主峰旁,有虎鹿二峰對峙,主峰頂,有石臼,平時干涸無水,而每逢天旱,卻會汩汩涌出水來,即使千人飲酌,也涓流不涸。因此人們常常祈雨于此,稱石臼為玉女泉。”
“玉女泉?”
“對,明鏡似的高山天池、玉女泉,相傳是七仙女沐浴嬉水的地方,至今巖石背上留有仙女下凡時踩的腳印。這東白山可是著名的愛情圣地,仙姑殿聲名遠播,七夕廟會歷經數百年久盛不衰,周邊縣市成千上萬善男信女青年男女為了紀念牛郎織女堅貞不渝的愛情在七月七上山朝拜,乞求愛情幸福、婚姻美滿。香火旺盛,歷來為宗教勝地,山水形勝,人文蔥郁啊。”
“那是什么?”
“東白山莊,東白山莊創建于1996年,選址建在唐太和六年建造的東白山禪林寺院舊址上,屋后竹山環抱猶如孔雀開屏。置身冬暖夏涼的孔雀塢,看群山終年云霧繚繞,有一種身臨仙境的感覺。遍布的峰壡,千姿百態的霧崧,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化莫測的云海,構成東白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花卷,形成獨特的東白山獨特魅力。這山上有兩絕,一是生活用水取自巖縫間滲出的山泉,常年不干涸,清甜甘洌;二是茶葉奇香撲鼻,處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茶葉無公害無污染,香高味醇。”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日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柔情似每年七夕,古時年輕男女們都會提前一天來到東白山,登上太白峰,在仙姑殿中留下他們對愛情向往的許愿和忠貞的誓言,然后靜靜的在山上等待日出,期望看到美麗的七夕巧云,從而得到牛郎織女的愛情祝福。然后下山來到殿南村一帶逛廟會,拜一拜民間四大仙之一的柳仙。”
一行人在東白山考察,另一波人則繼續往山陰南部的山區行駛著。
“王壇鎮為柯橋區南部山區鎮,因有碩大盈圍的黃檀古樹而得名。地處小舜江源頭保護區域,會稽山縱深腹地,東臨上虞區湯浦鎮,西接柯橋區稽東鎮,南毗嵊州市谷來鎮,北靠柯橋區平水鎮。匯入小舜江的南北二溪環繞集鎮,被稱為清水搖籃養生福地。這具有千年歷史的王壇,古稱東土鄉,元為會稽縣二十八都,明清升為城鄉。”
風光旖旎、境幽史悠、山水錦繡、氣候宜人。舜王廟、五百崗、香雪梅海、舜湖探源、青陶峽谷、陶隱嶺古道、深山竹海、生態山村、茶園風情、南溪江景被稱為王壇十景。在王壇,春賞山花爛漫,夏聆溪水潺潺,秋醉滿山紅葉,冬觀銀裝素裹,一年四季各有神韻。
“專家們,這里旅游資源豐富,有現存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舜廟和王壇、青壇、王城等舜王遺跡;有供虞紹平原三百萬人口飲用水源頭的小舜江和風景旖旎的南北溪;有散落著民風淳樸,環境優美的生態山村和保留著虞舜遺跡、名人古跡、古色古香的宗祠和臺門;有以游走、騎游為主功能的鄉村古道旅游區和陶弘景、徐霞客留下的足跡,號稱中國江南游走第一鎮。天下明德從舜始,中華首孝自王壇。還有聞名于世的三絕三怪——磚雕、石雕、木雕,此外,靈樹、怪地、靈魚渾然天成。千百年來,浸潤于舜德文化中的王壇,民風淳樸,鄉風文明。”
專家們在介紹員的介紹下紛紛點頭,此時在這南部山區的一個洞穴里,幾個年輕人正悄悄地闖進了一座不被人知的古墓。
“還要繼續往前走么?會不會遇見什么呀?”
“你這膽小鬼,怕啥,我都和你說,這穴啊,早就空了,如果不空,那些老古董專家老早來了。”
“陰陰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或者改日再多找些人一起來。”
鳥語花香自怡人,洞穴之內有銘文: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盡時,此情綿綿無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