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難于上青天
書名: 農(nóng)家有余閑作者名: 楓橋飛雪本章字數(shù): 3183字更新時間: 2019-09-25 15:47:10
周家的人走后,吳二嬸呆坐了一陣,突然如獲大赦似的,跑進廚房里,給神龕里的灶王爺磕了幾個頭,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清香。
不止山桃娘這么說,幾天前她就有所耳聞。說這賈大仙是太乙天尊下凡,能夠呼風喚雨,斬妖除魔,能讓瞎子復明,讓偏癱下地,讓成親多年無兒無女的婦人夢蘭有兆……
想不到這樣的人物,竟然來了東山鎮(zhèn)。
老天有眼,終于派了救苦救難的神仙下凡,來拯救她了!才得佳婿,又聞喜訊,吳二嬸眼前一片光明,久久無法平靜下來。
輾轉(zhuǎn)反側(cè)了一夜,第二天雞叫過頭遍,便早早起身,穿了簇新的衣服,挎了只籃子,裝上香燭貢品。拉起吳音,往鎮(zhèn)上走去。
“快,賈大仙百靈百驗,每天求他指點迷津的人,能排滿一條街。晚了,可就趕不上了。”
吳音揉著惺忪睡眼,背著竹簍,跟在吳二嬸身后:“娘,昨天不是跟你說過了嗎?什么神通廣大,降妖除魔。都是不過是些障眼法,是江湖騙子騙人的勾當。”
“阿彌陀佛,莫怪莫怪……”
吳二嬸趕緊念了聲佛號,又斥責吳音道:“呸呸呸!不得對大仙不敬!大仙西河鎮(zhèn),當場拔除了附在病人身上的鬼魅,那人當場就能下地走路了,鎮(zhèn)上人人都看見了,也是假的?”
一人這么說,吳二嬸自是不信。可是人人都這么說,不由得她不信。
看著的她虔誠惶恐的樣子,吳音不覺好笑:“娘,阿彌陀佛是佛教的,太乙天尊是道教的。他倆根本不是一個體系,甚至還是死對頭……”
“閉嘴!就你知道的多!”
吳二嬸悶頭趕路,不再理會吳音,免得她再說出什么大不敬的話。
賈大仙落腳的土地廟外,已被人里三圈,外三圈的,圍得水泄不通。
吳二嬸嘆了口氣,當下心涼了半截。不過趕了三十多里路,好不容易來一趟,總不能就這么回去。何況這一時半會兒的也走不動。便讓吳音自行去王掌柜那里賣藥,自己整了整衣襟,擠進人群里等著。
賈大仙早間要吐納,清修,練功,畫符,元神出竅,上達天聽……直到巳時,才會開門見客。
其實,這不就是給自己睡懶覺找借口嗎?奈何大仙就是大仙,找個借口,都是如此的超凡脫俗。既可以光明正大的賴床,又增加了神秘感,還能利用這些排隊的人來制造聲勢,讓人的愿望在等待中變得更加迫切……可謂一舉數(shù)得。
吳音搖了搖頭,艱難的穿過人群,走上另一條略顯清冷的街。
賈大仙尚在西河鎮(zhèn)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波及到了東山鎮(zhèn)的醫(yī)藥行業(yè)。如今他到了東山鎮(zhèn),想來王掌柜的生意,比前些日子更加艱難。
吳音不好意思登門,就在集市上溜達起來。
人都去了土地廟,市場不景氣,就連攤位也比往日里少了些。
走過賣燈籠的地攤,吳音鬼使神差的停住腳步,拿起放在角落里的,那盞尚未被賣掉的走馬燈。
“姑娘好眼力啊,這叫做走馬燈,在里面點上蠟燭,自己就會轉(zhuǎn)起來,當真有趣的緊吶!”
好容易見到個買主光顧,攤主趕緊熱情的介紹起來。看到吳音似乎愛不釋手的樣子,老板又推薦起另外一盞來:“姑娘,這燈上若是畫上了人像,那才更好玩呢。到晚上一點起來,整間屋子里都是曼妙人影呢,就像有人在跳舞一樣啊。你看看這個,這個可是鎮(zhèn)上有名的畫師給畫的。這畫兒上,正是咱拂云縣第一美男子,米萬人公子呢……”
“美男子……”
吳音忍俊不禁,向攤主手中的燈籠望去一眼。感慨這拂云縣果然是個窮鄉(xiāng)僻壤,第一美男,也沒什么出類拔萃的地方,甚至不如二十世紀過氣的九流小明星。
畫。
真不曉得柳臨風買這個燈,是打算畫些什么上去。
見顧客依舊不為所動,攤主便訕訕的將這燈放到一旁,拿起另一盞鳳凰花燈:“不瞞姑娘說,你手中的那盞,已經(jīng)被人預訂了呢,買主讓我給他留七天,今天剛好是第七天,他們等下就會來拿。姑娘再不妨看看這盞……”
“掌柜的,不用忙了。”
背著吳二嬸偷偷攢下來的錢,就像是前陣子米缸里的米,粒粒可數(shù)。人都不在了,還糾結(jié)這個燈作什么?
吳音心中掙扎一番,終是將燈籠依依不舍的放下:“那兩位公子已經(jīng)離開了此地,特意讓我來轉(zhuǎn)告掌柜一聲,這盞燈,他們不要了。”
“啊?”
攤主錯愕:“那這訂金……”
“既然失約在前,訂金便自然沒有討還的道理。辛苦掌柜的了。”
約摸著時間差不多了,吳音便買了幾個包子,走回土地廟去。
正看到朱漆大門打開,走出來兩個年輕的徒弟,吆五喝六的,讓門前的善男信女排作幾隊。
待隊伍消停下來,門里才又走出個三十上下的青衫道士。一問旁邊的人,才知道這還不是賈大仙,而是他的關(guān)門大弟子,胡通道長。
胡通道長居高臨下的掃了一眼,清了清嗓子,踱著步子邁下石階,從幾百號人排成的方陣中間穿過。
“道長,我第一個來的,天不亮就等在這里了呢……”
一個農(nóng)戶模樣的男子哈腰套著近乎道。
“妄語,請——”
吳音乍聽到這一句,還有些不明白,待看到那兩個小徒弟將這人架起,遠遠的拉出去,才曉得這人是犯了的不得開口說話的忌諱,被取消了資格。
見此情形,吳二嬸慌忙將包子塞回給吳音,讓她走遠一些,免得犯了其他的忌諱。
胡通道長轉(zhuǎn)了一圈,時而點頭,時而搖頭,最終挑選出來十二位信眾。而這十二位,還要再經(jīng)過賈大仙的親自甄選,最終只留下三位有緣人,可以得償所愿。
吳二嬸的運氣當真不錯,才頭一次來,就被選中為十二人之一,進到土地廟中求見賈大仙。
吳音想要跟去,卻被門口的小徒弟攔下,只得在山門外等著。
土地廟不大,四丈見方的庭院一左一右種著兩棵樹,后面就是一座大殿。大殿門戶洞開,土地爺?shù)哪嘞窕覔鋼涞亩俗谏衽_上,泥像腦后的墻壁,正中懸掛著一方碩大的金色匾額,上書四個如斗大字:心誠則靈。
胡通道長讓眾人等在院子里,徑自走進大殿,對在蒲團上打坐的賈大仙說了句什么。
大仙臂彎里拂塵一甩,緩緩睜開眼睛。寬袍大袖,長須長髯,襯托著眼角幾道大慈大悲的皺紋,倒還真有幾分仙風道骨。
大仙走到眾人面前,和善的問了幾句。最后挑出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婦人,一個腦滿腸肥的中年鄉(xiāng)紳,和一名面帶羞怯,說話間還會臉紅的年輕女子。
胡通道長發(fā)話道:“今日的有緣人名額已滿。大家上炷平安香,都請回吧。”
話音一落,就見那兩個小徒弟一人托著空木盤,一人托著只盛了九支線香的香盒,走到眾人跟前。
離得最近的婦人嘆了口氣,從懷中摸出一串大約百枚的銅板放下。而后,才小心翼翼的拈起線香,在一根蠟燭上點燃,插進大殿門前的香爐里,恭恭敬敬的禱告一番。
一炷香一百個銅板,似乎是約定成俗的規(guī)矩。
輪到吳二嬸,她局促的捏了捏袖兜里寒酸的幾十文錢,一番忐忑,終是一咬牙,將耳朵上一對銀耳環(huán)摘下,放進木盤里。
胡通道長的眼皮子略翻了翻,吳二嬸趁機問道:“道長,請問……怎樣才能成為有緣人啊?”
胡通道長懶懶的打量了她一眼,看到吳二嬸臉上粗糙的肌膚,和布滿老繭的手,便將視線又投回山門處,有些不耐煩的解釋道:“多多修行,心誠則靈,等緣分到了,自然就是有緣人了。快去上香吧,別耽誤下一個。”
原以為受苦受難的日子終于到了頭,想不到卻功虧一簣。吳二嬸臉色煞白,搖搖晃晃的走到門口,吳音忙攙住了她的手臂。
大仙沒有選中她,卻是正中吳音的下懷。不然還不曉得要花多少銀子,付出多少代價,最后如何收場。萬一……這大仙劫完財,還要劫別的,她豈非又多出一個便宜爹?
“娘,大仙不幫忙不要緊的,你才三十一歲,總會有別的辦法。不如我陪你去集市逛一逛?”
吳音的話,吳二嬸全然沒有聽到,滿耳朵都只是周圍的議論紛紛。
路人甲:“我都來了三回了,前兩回還選進了山門,這回,連山門都沒進……”
路人乙:“你才三回,我都五回了。”
路人丙“怎么可能?大仙到咱們東山鎮(zhèn),才四天呀!”
路人乙:“怎么不可能,前兩回,我都是跑到西河鎮(zhèn)去等著的。唉,看來這緣分,還得靠修行啊。你看那何老爺,開棺材鋪起家的,夠晦氣吧?可人家一口氣買了十瓶圣水,這才三天,緣分就修到了……”
路人甲:“圣水?”
路人乙:“是啊,你不知道嗎?你們都不知道?這圣水是天上的瑤池甘露,一兩銀子一瓶,不止能加速修行,還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呢……”
吃齋茹素,打坐誦經(jīng),持戒忍辱……什么樣的苦她都咽得下,可是,這曠日持久的修行,又如何抵得上瑤池甘露的功效?
唉!銀子!
大仙能夠救苦救難不假,可自己,卻連大仙的門檻都夠不著。吳二嬸沉重的嘆了一聲,加快腳步,逃也似的離開了這條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