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口呼“官家
- 大宋第一閑人
- 法大小蔣
- 2011字
- 2019-07-18 23:18:50
“殺?”趙匡胤皺了皺眉頭,目光中頓時帶了一股寒意,“必須要殺嗎?”
其實趙匡胤并不是一個有婦人之仁的人,他只是在盡可能地進行著利益的衡量。
要知道眼前的符太后乃是符彥卿之女,而符彥卿是什么人?他乃是當今魏王,邊疆重臣,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朝,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威望極高,手下有不乏強兵悍將,如果自己殺了他的女兒和外孫,他能饒得了自己?
趙匡胤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穩住那些鎮守一方的強將重臣,只有取得了他們的支持,自己才能坐穩這個皇位。
而且如果留下小皇帝柴宗訓一命,也能很大程度上穩定那些本來忠于后周的朝臣,讓他們甘愿為自己效力。
想清楚了這些之后,趙匡胤便喟然嘆道,“奪其位,殺其子,不義也,吾不愿為也!”
趙匡胤這話就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因此一旁的趙普也不好再說些什么,而對面的符太后聽到這句承諾后,便鼓足勇氣探問道,“點檢或可忘先帝之恩,然不念連襟之情也?”
符太后這句話問得就很有水平了,因為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前不久剛迎娶了符太后的妹妹符蓉為妾室,這就相當于符太后和趙匡胤之間也有點兒親戚關系。
其實趙匡胤之所以愿意跟符彥卿聯姻,不過是想交好這些有勢力的邊將,為將來的這件大事做準備。
而聯姻這件事情確實給趙匡胤帶來了肉眼可見的好處,同時也讓他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符太后的信任和支持,不至于被韓通打壓得太狠,要不然他又哪里能夠輕易得到率軍出征的機會?
只不過符太后和符彥卿沒有想到的是,趙匡胤辜負了符家對他的這種信任,而且他們后悔也來不及了。
趙匡胤清楚,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只要自己留下符太后一命,已經年過花甲的符彥卿就絕對不會與自己為難,畢竟他的小女兒是趙家的人,他們符家的榮華富貴也不會因為這次政變遭受多少損失。
因此趙匡胤便點了點頭問道,“不知太后如今作何打算?”
“落發為尼,到功德禪院天清寺陪侍先帝?!?
好!要的就是這種態度!只要你不再想著爭皇位,我就絕對不會難為與你!于是趙匡胤躬身朝符太后行了個禮道,“太后請便,我這就退下了?!?
……
從后殿出來之后,趙匡胤便又匆匆趕去了前面的大殿,只不過在這之前,他已經把自己身上穿的那件黃袍給脫了下來,因為他發現此時并非所有的朝臣都愿意支持自己當皇帝。
而且進入大殿之后,趙匡胤的態度不再像方才那般剛硬,反而在眾人面前一陣長吁短嘆,聲淚俱下道,“吾受世宗厚恩,為六軍所迫,一旦至此,慚負天地,將若之何?吾已成千古罪人矣……”
看著趙匡胤這一番動情的痛哭流涕,大殿中的眾臣仍舊是沉默不語,因為他們都知道,趙匡胤是在演戲。
就像一個女人心里不高興了,在那里裝哭借以提醒你去哄一樣,雖然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道理是基本一樣的。
可無奈的是范質等人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兒,卻并不打算按照趙匡胤的意愿去做,因為他們都覺得趙匡胤的這種做法太過卑鄙,更受不了一直被打壓的趙匡胤竟然一下子躥到了自己頭上。
王審琦見趙匡胤的這種泣不成聲竟然得不到一點兒回應,一時間不禁替他感到尷尬,于是便率先跪倒在地上道,“點檢作天子,此乃上天之意,臣王審琦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些比較弱勢的朝臣見王審琦如此,心里自然是沒了主意,因此便也跟著跪了下去大呼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可即便是身處這種情形,范質也沒有選擇屈服,而是將目光瞥到一邊,一梗脖子道,“陛下在后殿,這里哪有什么陛下!”
趙匡胤見這個范質竟然如此不識抬舉,不由得怒火中燒,可他現在又不好當場說些什么,誰知就在這時,王彥升忽然急吼吼地闖進來道,“點檢……額……陛下,韓通反賊業已伏誅,還請陛下……”
“從今以后不要再叫我陛下!”趙匡胤看著眼前跪倒在地的王彥升,直有一種一腳把他踹出去的沖動:你什么時候進來不好?非得這個時候進來?而且還把誅殺韓通的事情給當眾說了出來,是不是蠢?
王彥升見趙匡胤竟然朝著自己大發脾氣,嚇得連頭都不敢抬起來了,而其他將領見趙匡胤如此,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誰知就在這時,一直呆在角落的高處俊突然上前兩步道,“臣高處俊見過官家!”
“哦?官家?”趙匡胤聽到高處俊這樣稱呼自己,不由得愣了一下,因為這個時候“官家”還泛指朝廷、官府、公家,總的來說,就是一種對做官的人的尊稱。
雖說高處俊突然叫了一聲“官家”替自己解了圍,但趙匡胤心里總有些不是滋味,自己明明是要做皇帝的,怎么能當一個區區的“官家”呢?
可面對這種情境,趙匡胤也不好再加以強求,便順水推舟道,“對,我是官家,與朝中諸位皆同,只是一個官家而已?!?
“官家此言差矣,此官家非彼官家也!”趙匡胤朝趙匡胤拱手一拜,爾后呵呵笑道,“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皆是賢明無私,代表上天來治理天下,想自古堯舜禪位,傳為美談,如今官家亦同也!”
趙匡胤聽到高處俊的這番解釋,先是琢磨了一下,緊接著心里頭便感到一陣舒服,因為高處俊不僅替自己緩解了稱呼的尷尬,而且還以堯舜為例,暗示自己可仿效三皇五帝禪位之制,不必拘泥于血統私家傳承,這個提議簡直妙得很?。?
官家,好!以后就這樣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