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登基大典:問卜
- 重建殷商
- 酸辣昊坤
- 2301字
- 2019-11-01 22:41:25
在帝乙大王宣讀完退位的詔書后,商容等一眾大臣從自己的桌子旁邊痛苦流涕,死活懇求帝乙大王不要退位,也不知是真?zhèn)倪€是做樣子,反正殷受被他們哭的情緒也有些帶動了。
帝乙大王也是做盡人王之德,從王座上起身遠(yuǎn)遠(yuǎn)做攙扶樣子,眼中也是一片淚水,表明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實在是做不了人王之位,還請諸位老臣體量人王之位的不易。并且也勉勵了諸位大臣這么多年工作的功績,并且承諾殷商不會忘記他們,也希望他們繼續(xù)肯為殷商做出更多的貢獻(xiàn)云云。
這場面看的殷受真是如坐針氈,是在是太讓人牙酸了。
接下來就是必要的占卜儀式了,很多人以為占卜要在半夜黑黢黢的房間里面進(jìn)行,這都是后世的巫師神婆給后人的誤導(dǎo)。真正的行巫占卜是根據(jù)想要卜問的神明來選擇占卜時間的,就比如黎國的國主登基時的占卜是選在了晚上,因為他們信奉的是火神,象征著火神的火焰只有在夜間才是最耀眼的時刻。
根據(jù)軒轅黃帝的算法,殷商屬金德,尚白色,這也是殷受的華服渾身通白的原因,人王是太陽的化身,因此,人王的占卜時間就被定在了屬龍的辰時。
原先禮官的計劃中是請殷受接引祖廟的長明燈火,引燃廣場上的木炭,用炭火炙烤陸龜龜甲行卜。
殷受本身是絲毫沒有其他人口中的通靈能力,殷受也問過帝乙大王,帝乙大王也是如實回答他并沒有通靈的能力,他作為大巫主要是依靠解讀每次占卜的龜甲文書,來實現(xiàn)占卜能力的。
殷受一直想為甲骨文做個辯解,其實殷商是有成熟美觀的系統(tǒng)文字的,后世所留的刻在龜甲上,銘在青銅器上的文字都是根據(jù)當(dāng)時的那次占卜所燒出的形狀尋找最相近的文字,用來解釋。每次占卜燒完龜殼獸骨之后,占卜的人都要講所燒制的形狀臨摹到獸骨上,所以就形成了后世一直所傳的甲骨文,實際上殷商時期的象形文字不只是甲骨文上燒刻的那么簡單的。
殷受這次的占卜摒棄香料等麻醉人們神經(jīng)的那些東西,深冬的空氣清冽無比,殷受深深地呼吸一口,對著遠(yuǎn)出等候的徐欽富打了個手勢。只見徐欽富抱著一個銅盒子從遠(yuǎn)處悄悄的跑來,將懷中盒子遞給外圍禮官,請禮官交給殷受。
殷受接過盒子,從中取出八面銅鏡,這八面銅鏡被徐欽富打磨的光滑無比,真如那后世的鏡子那般光可照人。仔細(xì)看去殷受手中的這八面鏡子表面全都是凹陷進(jìn)去的,就像后世的凹面鏡一般。殷受確實是想用凹面鏡聚集太陽光,點燃炭火,他也考慮過冬天早晨的陽光能不能有足夠的溫度點燃炭火,在實驗幾次之后,殷受安排徐欽富去打磨了八面凹面銅鏡。
將銅鏡鑲嵌在火盆的固定位置后,引導(dǎo)陽光在火盆內(nèi)多次折射也有可能達(dá)到炭火的燃點。當(dāng)然,殷受也是做了其他的計劃,一旦是陰天的話,那就直接接引長明燈火占卜了。
殷受在眾人看不見的角度將銅鏡鑲嵌到火盆上,在他人看來他仿佛就是伏跪在火盆上方一般。
“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我這科學(xué)小王子不能失敗不能失敗。”殷受嘴里念叨了,放開了蓋在火盆上方的手。
全部的人都不知道殷受在干什么,也不去取火,也不點火,就只是跪坐在占卜道具前嘴里念念有詞,五分鐘的時間,殷受終于發(fā)現(xiàn)火盆中的木炭上開始有一絲絲的白煙冒出來,殷受大喜過望,趕緊裝模作樣揮舞雙手,手中同時抓了一把面粉,并沒有放手,面粉也是殷受提前準(zhǔn)備好的道具,他提前從徐欽富的銅盒中取出放在火盆一旁。
就在白煙消失、火炭變紅的一瞬間,殷受猛地在火炭上方撒了一把面粉,要是其他時間,這把面粉肯定是要讓殷受渾身是面粉了,但是殷受這身華服本身就是白色的,飄落在上面的面粉絲毫看不出痕跡。
“嘭”火苗竄出半尺高,把殷受嚇了一大跳,好懸把他眉毛燒光。
周圍坐著的眾人比殷受受到的驚嚇更多,他們可沒有見過類似的情況啊,一時間紛紛跪倒在地,口中念著殷受的名字。這一刻,殷受在他們心中是真正的太陽之子。
身后的禮官趕緊將占卜用的鉆釘、石錘、龜甲、龍骨等物品遞上,殷受用鉆釘隨意的在龜甲龍骨上劃拉了幾下,又用石錘敲打了幾下龜甲龍骨。這本身是讓占卜者更容易的占卜出來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而用到的一些物品,但是對于殷受來說,那都沒有必要,他就是要試一下占卜的玄妙之處。
殷受嘴中念念有詞,將龍骨投入火盆,又將龜甲放在火焰上方蓋住,失去空氣的火焰慢慢的熄滅,但是滾燙的能量仍然在火盆中活躍的碰撞。
過了幾十秒的時間,殷受感覺到一股火熱的能量從龜甲中傳導(dǎo)到殷受身上,因為禹王杖不在身邊,殷受也沒有辦法分辨這種能量到底是什么。好在提前安排了蜚蠊在外面憑借含香刀的幫助看看他占卜時有沒有什么特殊的顏色的能量影響他。
殷受看著那龜甲上面慢慢的出現(xiàn)兩個圖案,一個是像是火柴人形狀的人形,另一個像是太陽的形狀。感覺是個好兆頭,一把過,殷受用鉆釘將龜甲挑出,又用鉆釘將火盆中的龍骨插出來,放在青銅案盤上交給身后等候的禮官那里。
六位禮官看了一眼,用了幾秒鐘時間交換了意見,當(dāng)即宣讀占卜結(jié)果:殷受太子,受天命當(dāng)為人王。
禮官攙扶起殷受,眾人慌忙跪拜,帝乙大王也從椅子上起身,將殷受扶到大座之上,自己坐在了右首,殷受當(dāng)仁不讓,坐了下去,并示意眾人平身。
禮官遞上文書,殷受接過,起身宣讀道:
人王臣受,敢用玄牡,明告于人王:帝乙稽協(xié)王運,紹天明命,以命受曰:“昔者唐堯禪位虞舜,虞舜又以禪禹,邁德垂訓(xùn),多歷年載。暨商德無衰,武丁大王撥亂濟(jì)民,此則商之有大造于我也。誕惟四方之民,罔不祗順,開國建侯,宣禮明刑,廓清梁、岷,苞懷揚、越,函夏興仁,八紘同軌,遐邇馳義,祥瑞屢臻,天人協(xié)應(yīng),無思不服。肆予憲章三后,用集大命于茲。”受惟德不嗣,辭不獲命。于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獻(xiàn)陪隸,暨于百蠻君長,僉曰:“皇天鑒下,求民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讓所得距違。”天序不可以無統(tǒng),人神不可以曠主,受虔奉皇運,畏天之威,敢不欽承休命,敬簡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天,以永答民望,敷佑萬國。惟明德是饗。
即刻,殷受稱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