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紡織行業中的信息系統

隨著以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等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信息技術逐漸應用在紡織行業的技術研究與設計、生產、管理、市場營銷等各個方面,而它與新材料、先進制造技術及紡織業其他變革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正推動傳統紡織步入現代紡織的新階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紡織品設計與研發信息系統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工藝設備等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礎條件的不斷成熟,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信息系統在紡織品設計與研發方面的應用也逐步擴展。

在紡織品的研發設計方面,以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為基礎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了紡織品設計與研發的信息化。CAD等輔助設計軟件在紡織業的應用相對起步較早,是我國實施CAD的四個重點行業之一,各類CAD軟件在服裝、色織、印染、毛紡等行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應用系統有服裝CAD、織物CAD(大提花和小提花)、測色配色系統等。

在紡織工藝的設計方面,傳統的棉紡工藝設計主要依靠工藝人員的經驗來完成,涉及的知識面寬、內容多、經驗性強,工藝參數的確定建立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之上。傳統的棉紡織工藝設計方法工作量大,工藝變更頻繁,工藝讓步處理帶有盲目性,難以對工藝過程進行預測和控制,影響了產品的生產效率以及質量的穩定性。而且,設計質量因人而異,無法對已有的大量工藝進行對比分析,以獲取優化方案,極大影響了棉紡織品加工的質量、成本和效率。

基于此,相關技術研究人員在前期信息系統基本技術框架的基礎上設計和研發基于MCR和.Net的智能工藝設計軟件平臺系統,該智能工藝設計軟件平臺系統可以提高棉紡織品設計的效率,縮短設計周期,能夠在以往工藝、相關特征和參數的基礎上產生新工藝,從而獲得低耗、優質、高附加值的棉紡織品,使得棉紡織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生產制造信息系統

在紡織生產制造方面,以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信息系統已經深入應用到紡紗、織造、印染等紡織工藝流程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紡紗系統和織造系統。

1.數字化紡紗系統

隨著紡紗工藝技術創新、機械設備創新、輔助材料創新等領域方向的創新,以及信息技術在紡織生產制造的過程中應用的不斷深化,逐漸實現了全套紡織機械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并集成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化棉紡生產系統的五萬錠實體。其中由中國恒天集團各公司協作生產的系統化棉紡設備,已于2015年5月在江蘇南通大生集團一廠示范車間投產運行,整套系統化設備運轉良好。目前,已做到每萬錠每日三班用工從30年前的365人減少到了20人,實現了紡紗生產勞動力的大幅下降。數字化棉紡生產系統的應用,顯著提高了自動化水平,減少了用工,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并形成了信息化匯集,配備了精紡機斷頭自動檢測、自動報警。受信息引導,值車工可乘坐專用小電動車,被自動運送到斷頭位置以便處理斷頭。

2.織造系統

目前在紡織織造生產過程中,信息系統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紡織制造執行系統、織機的織機的監測與控制系統以及織物疵點檢測系統等。

(1)紡織制造執行系統。隨著ERP等管理信息系統在紡織行業的應用和推廣,制造執行系統(MES)在紡織企業中正在逐步得到應用,清華大學CIMS中心等初步研究出針對紡織行業特點的MES系統,并在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北京銅牛針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MES在整個紡織行業中的應用還僅僅是剛起步。

(2)織機監測系統。在紡織制造系統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生產過程監控方面的織機監測系統,近年來有多個單位開發研制出各具特色的織機監測系統,對織布生產的現代化管理促進很大,其中典型的例子是:天津紡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整體搬遷為契機,為全線的進口紡紗織布設備配置了數據在線采集裝置,實現了織布生產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3)織物疵點檢測系統。傳統的織物疵點檢測均是在織機上取下坯布以后,在驗布機上檢驗、標記、品質扣分或織物裁剪疵點剔除,且檢測方式多為人工檢測,誤檢率漏檢率高,嚴重制約了紡織品質量的提升。基于此,設計研發了織物疵點檢測系統,可以實現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停止織機運轉,電子信息通知人員在停臺織機上拆除織口處與疵點有關的幾根緯紗后,重新開機織造,這樣免除了嚴重疵點需要驗布裁剪而造成的損失,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三)紡織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系統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紡織生產和經營管理中,使紡織生產向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網絡化和快速反應方向發展,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也由推廣普及逐步向行業化的深層次應用推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紡織生產集成化管理系統,紡織生產集成化管理系統是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根據紡織企業生產管理信息化發展的實際需求,將紡織生產過程中的各個車間部門的信息系統進行集成和共享,為企業構建一個集成化信息管理共享平臺,使得在整個局域網內實現生產數據的共享。這樣,一方面可以方便高層生產管理者實現生產成本與利潤的核算以及生產過程與生產計劃的監控和調度;另一方面也可為各個生產車間和部門提供集成化生產管理所需的基礎數據。

(四)紡織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

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技術等在紡織服裝行業的供應鏈及物流管理系統的應用和發展,具體來說包括紡織物流信息系統、紡織服裝供應鏈智能管理系統、全球采購和供應系統以及虛擬供應鏈管理系統等。

1.現代化的紡織物流信息系統

隨著RFID等無線射頻技術的發展,為紡織服裝企業的物流供應鏈系統的設計與研發提供了基礎。現代化的紡織物流信息系統,主要包括一些軟硬件系統,如立體貨架存儲系統、自動包裝和運輸系統,以及一些大型的倉庫管理系統等。

2.紡織服裝供應鏈智能管理系統

隨著紡織服裝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集成與分析以及電子商務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以及信息系統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應用的逐漸深化,各種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的物流數據得以在線保存和記錄。基于這些龐大的歷史數據,設計研發紡織供應鏈的智能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紡織企業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需求的有效預測,從而為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提供有效的決策支持。

3.全球采購和供應信息系統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也越來越重要,建立全球采購和供應信息系統,可以實現對物流運輸訂單的實時查詢與管理、協作企業的物流需求信息的共享與管理,有助于生產及供應鏈協作企業之間物流信息的共享,促進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及企業間協作效率的提升。

4.虛擬供應鏈管理系統

虛擬供應鏈系統是以虛擬供應鏈的概念為基礎,基于品牌運營和增值,建立虛擬供應鏈的一種創新體系結構。以虛擬供應鏈信息流、物流的服務系統作為支撐,包括客戶、供應商、制造商、承運商、分銷商、零售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等參與者共同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主要戰略思想就是要通過成員間的有效合作,建立低成本、高效率、響應性好、敏捷度高的經營機制,從而獲得競爭優勢。

虛擬供應鏈管理體系通過強大的供應鏈信息系統,實現根據終端市場需求下訂單生產實現“零庫存”,從而使生產面向訂單而不是面向庫存。進行以用戶為中心的業務流程再造,實現渠道的扁平化,提升物流管理效率,針對終端市場做出及時和快速的反應。超低的庫存使公司的資金流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同時也讓終端經銷商理解市場需求,而生產的產品都是“以銷定產”的適銷對路產品,而不是放在經銷商的倉庫中需要降價銷售或者大力促銷的滯銷產品,加快了貨物流轉速度。

(五)市場營銷與客戶服務信息系統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以及云計算、物聯網、移動計算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新的營銷模式不斷涌現,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紡織服裝電子商務。

隨著紡織服裝電子商務的發展,各個企業在紡織服裝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之上,設計研發了訂單管理系統、客戶服務系統以及遠程試衣系統等。

其中以CRM為代表的客戶服務系統,實現了人工服務和系統智能服務相結合的客戶服務模式,實現了全天24小時無間斷的客戶服務,在提高客戶體驗和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也降低了客戶服務成本,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銷售額的提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买车| 荔波县| 伊宁县| 浦县| 泽州县| 柘城县| 温泉县| 昌江| 凤翔县| 大港区| 偏关县| 新乡市| 普格县| 澄城县| 固安县| 苏尼特左旗| 团风县| 义马市| 胶南市| 太仓市| 宜兰市| 清镇市| 潢川县| 疏附县| 平塘县| 南靖县| 桐城市| 曲阳县| 册亨县| 龙海市| 玛多县| 仁布县| 和政县| 栾城县| 六枝特区| 罗山县| 三都| 涟源市| 景德镇市|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