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國內桑枝種植及其應用現狀

我國是世界蠶業的發祥地,也是桑樹植物資源的起源中心和分布中心。從“神農耕桑得利”、“伏羲化蠶”、黃帝“淳化鳥獸蟲蛾”、嫘祖“始教民育蠶”等的史籍記載,到張騫奉命出使西域,開辟著名的“絲綢之路”,不僅反映了中國發明栽桑養蠶的古老歷史,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栽桑養蠶文化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從中國蠶桑業發展史來看,桑樹的栽植與中國數千年歷史緊密相聯,并長期影響國計民生。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桑樹學科的研究和桑樹栽植已不僅僅是單純為了養蠶,而是向養蠶、生態、綠化、食品、醫藥等方面發展,呈現多元化利用格局。

一、我國的桑樹種質資源及其分布

1.種質資源 根據國內外植物學家的分類學說,經過整理和鑒定,我國有5個桑種及4個變種,是世界上桑種最多的國家,其中栽培種有魯桑、白桑、廣東桑、瑞穗桑等4個;野生種有長穗桑、長果桑、黑桑、華桑、細齒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雞桑等11個;變種有蒙桑的變種鬼桑,白桑的變種大葉桑、垂枝桑、白脈桑等。目前,我國已搜集保存的桑樹種質資源數量達到2600余份,是世界上桑樹種質資源擁有量最多的國家。

2.種質資源分布 我國的桑樹種質資源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西南、華南等是我國桑樹種質資源分布的主要地區。四川、貴州、福建、河南等省都發現千年以上古桑。在西藏發現樹齡1650年左右的古桑,其樹干直徑超過4m。在雅魯藏布江畔及江心島上還保留著較大面積的千年古桑林。桑樹長期生長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各個地區的典型種質資源成為相應的生態型。按照生態型分布劃分,我國的桑樹種質資源分布如下。

(1)珠江流域的廣東桑類型以廣東、廣西分布為主。桑樹發芽早,多屬早生早熟桑,葉小,枝條細長,花、葚多,再生能力強,耐剪伐,抗寒性弱,耐濕性強。

(2)太湖流域的湖桑類型以太湖流域分布為主。多屬中、晚生桑,葉形大,葉肉厚,葉質柔軟,硬化遲,發條數中等,枝條粗長,花、葚較少。

(3)四川盆地的嘉定桑類型以四川、重慶分布為主。多屬中生中熟桑,發條數較少,枝條粗長,葉形大,硬化遲,花穗較多,葚較少,抗真菌病能力強。

(4)長江中游的摘桑類型主要指安徽以及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區。多屬中生中熟桑,發條數少,枝條粗壯,葉形很大,硬化遲,花穗小,葚少,抗寒性較弱,樹型高大。

(5)黃河下游的魯桑類型主要包括山東及河北的部分地區。多屬中生中熟或晚生晚熟桑,發條數中等,枝條粗短,葉形中等,硬化較早,花、葚小而少,抗寒耐旱性較強,易發生赤銹病。黃土高原的格魯桑類型包括山西省、陜西省的東北部和甘肅省的東南部。多屬中生中熟桑,發條數多,枝條細直,葉形較小,硬化較早,耐旱性較強,易感黑枯型細菌病。

(6)新疆的北桑類型包括新疆、青海以及藏北和隴北的部分地區。多屬晚生中熟桑,發條數多,枝條細直,花、葚較多,根系發達,側根擴展面大,適應風力大、沙暴多和干旱天氣的不良環境,抗病能力較強。

(7)東北的遼桑類型主要包括東北三省及周邊地區。多屬于中生中熟桑,發條數多,枝條細長且彈性好,抗積雪壓力能力強,硬化早,根系發達,入土層深,抗寒性強,易發生褐斑病。

二、桑樹的多元化利用

人們充分利用桑樹資源的獨特功效,研究開發出了在醫藥、食品、化工、動物養殖等領域利用的產品。這不僅變廢為寶,避免了環境污染,而且對拓寬傳統蠶絲業的產業領域,促進蠶絲業的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1.桑枝的利用 桑枝條可分為桑皮部、木質部、髄部三大部分。桑皮的外層稱外皮部(也叫黑皮),靠近木質部部分的皮層稱韌皮部(也叫白皮)。一般而言,木質部占桑枝條的40%~50%,韌皮部占8%~10%,外皮部占5%~7%,但因品種、部位不同,枝條各部分比例也有差異。

(1)在醫藥上的利用。桑枝所含化學成分種類較多,主要有多糖、黃酮類化合物、香豆精類化合物、生物堿,此外還含有揮發油、氨基酸、有機酸及各種維生素等,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傳統醫藥記載,桑枝性平、味苦,入肝、脾、肺、腎經,具有祛風濕、利關節、行水氣之功效,主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攣、腳氣浮腫、肌膚風癢等。近代中醫把桑枝加入復方藥中服用,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還可用于治療糖尿病引發的周圍神經病變。

(2)在食品上的應用。桑枝皮中還含有較多的果膠。通過堿煮、過濾、酸化、沉淀等程序可以提取果膠,用作食品工業和醫藥工業原料。果膠能促進人體的代謝,使代謝氮部分隨糞便排出,具有較好的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和抑菌作用。同時,果膠還是治療腸道失常癥的良方,也可作止血藥的輔助劑、人造血漿的增稠劑以及鉛、汞等重金屬中毒的良好解毒劑和預防劑。

桑枝富含的多種營養成分,非常適合作為食用菌的培養基質。桑枝屑做培養基質栽培香菇、黑木耳、蘑菇、姬菇等食用菌,品質好,產量高,質量上乘,經濟效益顯著。同時,桑枝中富含有鉀、鈣、鎂等16種礦質元素,硒的含量尤其高,可用于培養富硒蘑菇。還可以用來栽培桑枝靈芝,桑枝靈芝與雜木靈芝、原木靈芝相比,主要藥理成分靈芝多糖高30%以上。

(3)在化學工業上的利用。由桑枝提取的促進毛發生長的物質制取的養發液不僅對人的枯發病和脫發、落發病有效,對毛皮生長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桑條是生產纖維板的好原料,利用桑條生產纖維板,可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利用桑枝中纖維素和灰分含量比一般木材高的特性,已開發出桑枝高檔紙。

(4)在紡織工業上的應用。桑枝的韌皮中含有桑皮纖維的含量占50%左右,通過對韌皮進行脫膠處理制得桑皮纖維。桑皮纖維時一種新型的天然植物纖維,應用于紡織領域始于20世紀90年代,國內許多學者對桑皮纖維的脫膠、紡、織、印染處理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南部縣綠神絲綢有限責任公司積極探索桑皮纖維制造設備技術、對桑皮纖維進行科技成果轉化開發,2005年4月,桑皮纖維織衣項目、初試、中試已完成。瞿才新等人對桑皮纖維的可紡性進行了深入研究,利用桑皮纖維開發了高品質色紡服裝面料并實現了產業化生產。

2.桑葉的利用 生長期的桑葉,水分約占75%,干物25%左右。干物中粗蛋白約占29%,粗脂肪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0%左右,灰分12%。

(1)在醫藥上的利用。我國的許多古典醫藥著作中記載將桑葉作為中醫臨床常用的中藥材,利用桑葉及其復方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鼻出血、眼疾、痤瘡、高血壓、高血糖、絲蟲病性象皮腫和乳糜尿等疾病,均有明顯效果。姚連初等利用單味桑葉研制桑葉注射液,該注射液有抗絲蟲病的作用,用于治療象皮腫、絲蟲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王培義等利用桑葉分別研制了桑葉片、桑葉浸膏膠囊、桑葉口服液等制劑,用于治療絲蟲性象皮腫和乳糜尿。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從桑葉中提取降血糖的有效成分,并將其開發成防治糖尿病的新產品——桑寧茶,藥理和臨床試驗證明其降糖效果明顯。佟偉功等利用桑葉、菊花、決明子等中藥開發了一種明目液,可清除眼內異物、消除眼睛疲勞、預防眼黏膜炎癥,具有明目、防治眼睛干澀和眼部美容的作用。

(2)在食品上的利用。桑葉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作為調節生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的食品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桑葉因其風味獨特、綠色無害、天然保健等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目前利用桑葉研制的食品很多,包括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飲料、調味品等,已開發的產品有桑葉茶、桑葉汁飲料、桑葉冰淇淋、桑葉掛面、桑葉豆腐、桑葉餅干、桑葉豆粉、桑葉酒、桑葉火腿腸、桑葉醋、桑葉醬等。

(3)在動物養殖上的利用。桑葉作為動物飼料尤其是青綠飼料的最顯著特性是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動物體內和體外試驗證明,在通常情況下動物對桑葉的消化率為70%~90%。桑葉作為飼料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對所有家畜都具有很好的適口性,當動物首次接觸桑葉時,很容易接受而無攝食障礙。桑葉作為泌乳母牛的補充料,能提高奶產量并降低飼料成本;桑葉作為幼犢牛的補充料,可以節約牛乳或代乳料的消耗量,并促進犢牛瘤胃的發育和成長。

3.桑根的利用 在桑園改造更新時,常常挖掘桑樹,得到大量的桑根。桑根刮去最外面一層黃棕色皮,再除去里層木質部,取白色的內皮曬干,即為桑根白皮。桑根白皮含桑皮素、桑皮色烯素、環桑皮素、環桑皮色烯素及樺皮酸等,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

(1)在醫藥上的應用。桑白皮,味甘,性寒,能瀉肺平喘及行水消腫,主治肺熱、水腫、小便短少、糖尿病及骨折等癥。它是我國常用的大宗中藥材,藥用價值較高,應用范圍較廣泛。用酒精和熱水浸提桑根皮得到的降壓劑,都有降壓效果,使用量越多,則降壓作用越大,并且以熱水浸提到的成分降壓作用持續時間較酒精浸提的長。如果把桑根置蒸釜內蒸煮,可得到茶褐色的蒸煮液,加入洗澡水中,用其沐浴,對中風、神經性疾病等有特效。

(2)在食品上的應用。桑根風干,切碎,加水煮沸得浸泡液,其碎渣再加適量燒酒蒸煮,蒸煮渣用浸泡液浸泡,最后的浸泡液再加食用酒精和適量香精即成桑根酒。

(3)在化工上的應用。利用桑根制取的養發素可作為商品投放市場,對防止落發、頭屑多等有較好的效果,還能滋養頭發,增加光澤。

4.桑葚的綜合利用 桑葚前期為綠色,中期變為紅色,成熟后為紫黑色(也有呈白色的)。因品種、栽培條件的不同,成熟的早晚、大小、形狀以及品質都有較大差異。

桑葚中,水分一般占84.71%,粗蛋白0.36%,游離酸1.86%,轉化糖9.19%,粗纖維0.91%,灰分0.66%。此外,還含有蕓香甙、花青素甙、胡蘿卜素、維生素B、B2、C、煙酸、脂肪油(主要在種子內)等。

(1)在醫藥上的利用。桑葚膏是由桑葚水煎液與蔗糖糖漿熬制成的棕褐色黏稠液體,具有補肝腎、益經血的作用。將桑葚汁和蜂蜜按10:4的配方熬制成桑葚蜜,其功能滋養肝腎、補益氣血,可治療青年白發、神經衰弱等癥。以桑葚、茯苓、山藥等為原料,并配以強化鋅制成的“降脂延衰液”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氧化脂質、動脈硬化指數及升高血清鋅的作用,并可能有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紅細胞中8OD活性的效應,預防動脈硬化和血管老化及一定的延緩衰老的作用。胡覺民等利用桑葚、枸杞、山藥、茯苓等藥食兩用中藥材研制了“降糖頤壽飲”,動物試驗表明,該保健飲品能對抗四氧嘧啶和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趙學軍等用桑葚、虎杖、絞股藍等中藥研制成五味肝泰沖劑,大鼠皮下注射[4g/(kg?d)]能使由CCl4引起的谷丙轉氨酶降低,其組織病理學有明顯改善,但不影響血清蛋白,與乙肝寧沖劑效果相差無幾。

(2)在食品上的利用。在食品工業中,利用桑葚已經開發出桑果汁、桑葚乳飲料、桑果酒、桑果醬、桑葚冰淇淋、桑果醋等食品,還從中提取天然食用紅色素作為食品添加劑。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采用建立桑葚基地、就地榨汁、低溫儲存桑果原汁等手段,成功地解決了桑果汁的原料供應問題,研制出鮮榨桑果汁飲料推向市場。而且,采用全汁發酵方法生產的桑葚果酒,具有顏色鮮艷、營養豐富、醇香可口等特點,所含花青素和白藜蘆醇分別是市售紅葡萄酒的5倍和2倍,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一種可以同葡萄酒相媲美的保健果酒。董玉新用食用酒精浸泡桑葚研制出桑葚浸泡酒。童漢清等在普通冰淇淋的基礎上加入新鮮桑葚汁,研制出桑葚冰淇淋,使冰淇淋的營養更加全面,既可解暑又有保健功效,還具有艷麗誘人的顏色,是夏日理想食品。閬州醋業公司利用固態發酵生產了桑葚醋,其色澤紅棕、香郁甘醇,富含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開胃健脾、強身固體等功效。

(3)在化學工業上的利用。桑葚含有豐富的天然紅色素,是生產天然食用紅色素的理想資源。利用桑葚紅色素隨pH的改變發生靈敏變化,而且顏色變化具有可逆性的特性,可作酸堿指示劑。將桑葚紅色素用于蠶絲織物染色上的研究表明:桑葚紅色素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經桑葚紅色素染色的蠶絲織物具有優良的抗紫外線性能。桑葚因具有烏發、生發、滋養毛發等作用,可用來作化妝品,如桑葚香波、發油、護發素等。

三、桑皮纖維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在國外工業化發達的地區擁有傳統種桑養蠶業的國家很少,對桑皮纖維的開發利用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即使是一些傳統的桑蠶養殖國家,對這方面的資源開發也僅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國外利用桑樹枝開發紡織纖維方面的研究與開發生產幾乎沒有。

國內對桑枝的綜合利用及桑皮纖維基本性能的認識始于20世紀90年代,對桑皮的綜合利用及桑皮纖維基本性能有了初步認識。目前,關于桑皮纖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幾個方面。

1.桑皮纖維脫膠工藝 制取桑皮纖維的方法主要還是集中在自然脫膠法、化學脫膠法等一些傳統的脫膠方法上,這些方法的缺點是脫膠工藝過長,脫膠效果不明顯或對桑皮纖維中纖維素損傷過大、環境壓力大,極大地限制了桑皮纖維的產業化。利用微波—生物酶—化學輔助聯合法脫膠具有環保、高效的特點。

2.桑皮纖維結構與性能 桑皮纖維結構與性能主要是指形態結構、聚集態結構和力學性能。采用數字式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和研究桑皮纖維的縱向表面和橫截面形態特征;利用紅外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偏光顯微鏡等現代物理測試分析方法,對桑皮纖維的內部結構進行研究。

3.桑皮纖維紡紗及織造技術 桑皮纖維與大多數天然纖維或常規棉型化學纖維有良好的互混性,工藝纖維由于纖度粗,通常只能紡粗特紗,可利用其纖維長度長的優勢,直接與棉、麻、棉型化纖等纖維混紡,開發中粗特桑皮纖維混紡紗線。目前已有桑皮纖維/棉、桑皮纖維/黏膠基甲殼素纖維、桑皮纖維/棉/絲、桑皮纖維/苧麻/竹漿等各類混紡紗見諸報道,同時也有人開發了桑皮纖維/棉轉杯紗??梢岳蒙Fだw維混紡紗開發各類機織和針織面料。

4.桑皮纖維染整技術 由于桑皮纖維是纖維素纖維,用棉等纖維素纖維的染色方法即可對其進行染色。桑皮纖維可用直接染料、還原染料、堿性染料、硫化染料等進行染色,上色效果非常好。

5.桑皮纖維非織造及復合材料加工 可用環氧樹脂將碳納米管和桑皮纖維結合一起制成具有吸波功能的復合材料;也可采用棉紡的開清棉設備,結合氣流成網與水刺加工技術生產出具有自然降解、抗菌抑菌的水刺醫用非織造布。

四、桑皮纖維開發的生態意義

每畝桑田的廢桑枝條可產桑皮纖維近100kg,過去部分用來當柴燒,后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也用上了液化氣,大量的桑條被棄在了田頭。將桑枝變廢為寶,開發新型的桑皮纖維,并利用此類纖維開發紗線及紡織產品,不僅可以緩解紡織資源緊張的問題,而且還能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同時,可以科學地解決桑枝燃燒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平塘县| 米脂县| 施甸县| 禄劝| 临安市| 安福县| 老河口市| 攀枝花市| 富平县| 巴南区| 慈利县| 新乡县| 新乡市| 金门县| 长治市| 常德市| 玛多县| 田东县| 克山县| 八宿县| 玉树县| 昔阳县| 安龙县| 桦甸市| 兖州市| 临武县| 勐海县| 巴彦淖尔市| 贵定县| 河津市| 吉林省| 永济市| 安平县| 东宁县| 平果县| 西安市| 延长县| 华坪县| 普格县| 南江县|